APP下载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设计构想

2015-08-15□马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老年人

□马 攀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服务形式[1]。居家养老服务是为了弥补传统的家庭养老能力不足而出现的,是家庭养老的一种补充。为解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笔者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了初步设计,期望能在实际操作中发挥作用,并为其他同类地区提供可行性的参考。

1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责任主体

为农村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首要问题就是确定谁是责任主体。谁是服务费用的承担者谁就可以认为是责任主体。政府、社会和个人都可以成为责任主体。对于农村经济困难的孤寡老年人、独居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应形成以政府主导为基础,社会和慈善组织积极参与的养老责任体系。对于经济条件允许的老年人,可以由老年人自己或者其家人来承担服务费用。

2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责任内容

基层政府的责任可以具体概括为:一是做好政策上的支持。全国老龄办等十部委办局于2008年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农村社区依托乡镇敬老院、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现有设施资源,力争80%左右的乡镇拥有一处集院舍住养和社区照料、居家养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三分之一左右的村委会和自然村拥有一所老年人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站点。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很多处于闲置状态,很多老年人甚至不知道它的用途;二是提供财政上的支持。财政上的支持是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保障;三是尽好监督管理的责任。基层政府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落实和服务质量应承担监管的责任。

3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设计构想

笔者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构想是:以乡镇为单位,成立专项工作组,由乡镇医院的医生为组长,大学生村官、包村干部为成员,为本乡镇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通过定期家访的形式,将所得的信息形成书面材料,有条件的可以形成录音或者视频资料。

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评估机制和干预机制的结合。评估的目的是要获取一些基本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哪些支持性的服务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令他们满意的生活方式。评估是一个教育性的过程,它让老年人和相应的照顾人员注意到可能会危及老年人健康的高危情况。评估可以是定期评估,也可以是定期评估和临时评估。定期评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可以是一个月一次,也可以是一季度一次。而临时评估常常是在老年人发生某个变化之后进行,诸如患上严重的疾病、跌倒、丧偶或者是家庭成员或照顾人员发觉老年人有某方面的困难。一个实实在在的评估即应该识别出老年人能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之处,也应该识别老年人面对的重大挑战。一旦识别出老年人受到的限制,就能以支持老年人康复或者得到替代功能为目标提供具体服务。综合性评估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四大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经济状况和环境安全。

3.1 身体健康的评估及干预

由各个乡镇的医生作为老年人评估小组的成员主要就是因为医生和护士能对老年人的健康做出专业评估。他们可以根据学到的关于生理衰老过程中正常变化的相关医学知识,仔细观察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首先要咨询老年人是否正在遭受某些健康上的问题,比如视力、听力是否有损伤,行走是否困难,是否感到心脏方面有问题,是否患有三高、糖尿病等。得到回答后,可以询问老年人是否正在接受某些治疗,服用哪些药物。在经过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查看老年人的药瓶或者治疗器材。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也关系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跟老年人谈论一下他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了解他的营养是否充足,饮食是否健康合理。笔者在和老年人的交谈中,发现很多老年人都有着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的因为味觉退化而摄入盐分过多,有的喜爱烫食,食物还很烫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吃了,并且吃饭速度很快,不仅会把胃和食道烫伤还会加重肠胃负担。还有部分的老年人因为年轻时期生活清苦,晚年生活富裕了,偏爱大鱼大肉,也是饮食习惯不健康的表现。在发现老年人饮食上有不良习惯后,要以诚恳的态度告诉老年人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提醒老年人的家人注意。

为保障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基层政府可以依托乡镇卫生院,每年对老年人组织进行一次体检。农村的老年人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也没有定期体检的意识,普遍存在着小病是病,大病是命的想法。有点小病小痛硬扛着,等到出现大问题的时候才去医院看病。通过体检可以早期检查出疾病或评估已发现疾病的病情,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3.2 心理健康的评估及干预

当人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进入老年期以后,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变化,对社会和生活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同时还面临着丧偶、慢性病折磨、收入下降等变化,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这也使得老年人的心理状况更加复杂[2]。

心理健康的评估可以从询问老年人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开始。然后可以提问一些相对具体的问题,比如最近有什么烦心事和高兴的事情。从具体的问题中可以看出老年人是怎么应对压力的,其情绪是否健康,记忆力是否衰退。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年人,评估人员可以向他们咨询一些简单的小问题,比如日期和具体物品的名称,从老年人处理和表达逻辑思想、确定时间和方位、回忆近期或者远期的事件中观察到老年人是否出现了痴呆症的症状。

抑郁和焦虑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严重的抑郁通常包含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抑郁情绪和明显对以往有乐趣的活动比如下象棋、打太极拳等失去了兴趣;二是感到极度悲哀,经常自己发呆或者哭泣,出现习惯性失眠或者嗜睡,正常的睡眠被打乱。老年人在遇到较大的变故后,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很容易造成抑郁,而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会有自杀倾向。根据学者刘燕舞的调查,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现象“已经严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

刘燕舞画出了一条“农村老年人自杀率”的曲线:从1990年开始,中国农村老年人自杀率大幅上升,并保持在高位。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香港大学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近10多年来中国自杀率陡降一半,“跌至世界最低行列”,每10万人自杀人口不足10例。“中国的自杀率总体上是在下降的。但是,农村老年人却越来越难以摆脱这条(自杀的)路,这或许是他们稀释和消化现代老龄化社会痛苦的特有方式。”评估老年人的情绪时必须认真思考其自杀风险,在评估过程中应询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以清楚确认老年人的自杀风险是否存在,是否需要对老年人进行精神疾病的评估。

3.3 经济状况的评估及干预

经济问题是农村老年人养老遇到的首要问题,也是基础性的问题。评估的时候可以咨询一下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老年人比较排斥回答这一问题,所以在评估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问题引出经济问题。比如在询问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时候,如果老年人有正在服用的药物,可以问老年人药品的钱是不是自己支付的。在咨询经济问题的时候,要让老年人相信评估人员是来帮助老年人的,是为了他们好,是为了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这样老年人就会配合评估人员的工作。

总体来说农村老年人的整体收入是偏低的。农村的养老保障主要来自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而土地保障方面的收入是目前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支柱[3]。农村老年人从小养成的干农活的习惯,到年纪大的时候依然保持着。干农活不仅让他们锻炼了身体,也维持着他们在土地上的收入。晚辈孝敬的金钱,所在的基层政府逢年过节发放的抚慰金和面粉、食用油等也是他们收入的组成部分。基层政府在为老年人经济创收上,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层政府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给老年人。这样不仅能让老年人发挥劳动余热,还能享受劳动成果。

3.4 环境安全的评估及干预

评估老年人的环境安全包括观察房屋总体修缮情况、住宅有无安全隐患和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老人在其居住的邻里环境里身体安全有保障[4]。和子女同住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比独居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要好很多,环境也相对安全很多。独居的老年人应该是评估老年人居住环境时的重点对象。独居的老年人大都居住在早年修建的房子里。那些房子有的已经有二三十年甚至更早的历史,很多还是泥土或者泥土和少量红砖的混合结构建造而成的。大部分独居老年人所居住的房子几乎不存在装修,照明条件也以一个电灯泡为主,做饭还采用老式的烧土锅的方式。有些老年人因行动不便,没办法经常打理院子,导致院子里荒草丛生,容易滋生蛇蚁蚊虫,给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安全隐患。评估时需要查看老年人居住空间里的家具是否存在绊脚或者倒落的危险,电线是否老化,是否有易燃物品。老年人因为年老体衰,精力衰退,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一些便利设施,如在使用马桶而不是传统蹲坑,以及安装扶手等。然而因为经济等原因,只有少量老年人享受到了一些日常便利措施。基层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也可以发动社会捐款,为老年人安装便利的生活设施。

老年人的邻里环境也是需要评估的因素之一。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社会交往是单个个体在其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所产生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当就家庭内部不能满足个体的交往需求时,个体就有可能希望能从家庭外部,比如邻里关系中,获到满足[5]。很多独居的老年人居住在老旧的房子里,而通常他们的成年子女会选择新的宅基地或者地段较佳、靠近马路的土地上建造房子。那么老年人居住的老房子所在的村落就有可能慢慢荒废,甚至被遗弃。这种现象在笔者所调研的河南省夏邑县是普遍存在的。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老年人,如果遇到意外事件或者突发事故,可能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得不到帮助甚至不被人知晓。中国有句俗话说是远亲不如近邻。一个好的邻居,一段和谐的邻里关系,不仅可以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帮助,而且可以让老年人在心理上有安全感。对于那些独居在一片废弃村落的孤寡老年人,经济能力又很受限制的,可以接入养老院进行养老。

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是很有前景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相信居家养老服务会为老年人,尤其是为农村老年人的晚年提供更好的服务。

[1]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J].人口学刊,2012(4).

[2]萨日娜,林 毅,李秋萍.西部地区养老院护理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J].全科护理,2008(12).

[3]凌文豪.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J].经济问题,2010(2).

[4]凯瑟琳麦金尼斯·迪特里克.老年社会工作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评估与干预[M].隋玉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田北海,雷 华,钟涨宝.生活境遇与养老意愿——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偏好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2).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居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