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质量视角下的高职生就业信息素养提升研究

2015-08-15毛永贤

黄山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高职生用人单位毕业生

毛永贤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招生就业处,安徽 桐城231400)

随着2014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727 万),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解决高职生的就业问题,如何提高高职生的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就业信息素养的涵义

(一)就业信息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信息时代,就业不只是能力的竞争,也是信息的竞争。就业信息是有关就业的一切资料,内容、类型比较多。从宏观的角度看,就业信息包括国家促进就业的政策、当前的就业形势、劳动人事制度、社会各部门需求情况、职业发展趋势等。从微观的角度看,就业信息主要包括招聘信息、用人单位的情况等。概括起来,高职生需要掌握的就业信息包括以下几类。

1.就业的优惠政策

国家的就业政策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制定的,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应该了解这些政策,如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政策、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等。[1]另外每个地区或单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也制定了一些具体的规定和优惠政策 (体现在人才引进、岗位安排、户口、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毕业生也应该尽量了解。

2.供需情况

高职生要及时了解当年毕业生的供求形势、毕业生的数量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是供大于求还是供小于求,哪些专业比较紧俏,哪些岗位用人需求量比较大。同时还要明确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以及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行业或岗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前景,做到知己知彼。

3.用人单位的详细信息

包括用人单位的准确名称、联系方式、规模、地理环境、经营范围、用人需求、福利待遇等。只有掌握了用人单位的详细信息,才能对用人单位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毕业生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2]85

(二)就业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先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3]243他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和主要信息源解答问题的技能。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也于1989年明确指出:具备信息素养的人能够敏锐地洞察信息需求,能进行信息检索、处理和利用信息。经过40年的研究,信息素养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总体来说,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术、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五个部分,是个体有意识地搜集、选择、加工、评价和利用信息时知识、能力的总和。

就业信息素养是高职生的信息素养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的体现。就业信息素养既是高职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高职生在信息时代就业能力的综合体现。[4]73就业信息素养的高低影响着高职生是否成功就业,影响着就业质量的好坏。因此高职生要增强就业信息意识,遵守就业信息道德,掌握收集就业信息技术,提高获取、加工和使用就业信息的能力。

二、高职生就业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

就业信息是职业选择的基础。在当今社会,高职生的就业不仅仅受自身知识水平、能力、综合素质和社会的就业需求情况的影响,还受自身获得就业信息的质量,收集、处理和应用就业信息的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获得就业信息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选择的路径就越宽;就业信息掌握得越及时、越全面,自身的主动权就越强。但是高职生面临着就业信息的一系列挑战,如就业信息匮乏、就业信息泛滥和大量虚假的就业信息等。

为了解高职生就业信息素养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为样本,对高职生的就业信息素养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对象为大二和大三的高职生。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50 份,收回336 份,其中男生45份,女生291 份; 大二学生112 份,大三学生224份。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发现高职生的就业信息素养现状呈现以下问题。

(一)就业信息意识淡薄,信息知识储备不够

在当今信息时代,受现代通信和传播技术的影响,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大大提高,信息出现大爆炸,大量就业信息呈现在高职生的面前。但是通过调查发现,75%的学生不知道就业信息包含哪些内容,93%的大二学生对就业信息不关注,他们认为自己离毕业还早,还不需要掌握就业信息。这导致其就业信息储备不足,在毕业时往往手足无措。84.6%的大三学生认为掌握的就业信息越多越好,但是如何去获取就业信息,76%的学生认为还是通过学校推荐最好。只有45%的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过就业信息,92.5%的学生竟然没有登录过学校就业信息网。这说明高职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差,不知该如何寻求就业信息。许多高职毕业生因对就业形势、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知之甚少,对学校及社会提供的就业信息不清楚,同时对自身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许多高职生对就业信息的敏感性、洞察力不足,就业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调查显示,只有1%的学生关注自己所学专业的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绝大部分高职生都是机械地、被动地学习。

(二)就业信息能力不高

信息能力即运用和操作信息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它是信息素养的核心。调查显示,72%的学生很少使用电子邮件,平时使用网络主要用于聊天、娱乐或购物等,很少浏览就业网站。88.3%的学生不能熟练掌握office 办公软件,91%的学生还没使用过word 软件制作电子简历。大多数高职生就业信息需求分析和表达的能力不足,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水平较低,不能及时收集、获取和利用就业信息。在泛滥的虚假就业信息面前,高职生缺乏对就业信息进行鉴别、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因为就业信息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不强,许多高职生到处参加招聘会,寻找就业机会,结果既耗费钱财,又遭遇各种“就业陷阱”。

(三)就业信息道德观念淡薄

就业信息道德缺乏现象在高职生中也比较普遍。根据调查,62%的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平平,考试成绩一般,专业技能不强,甚至有补考的科目,也没有参加社会活动。46%的大三学生有求职时向用人单位提供不实的求职信息的想法,如涂改在校成绩、拷贝荣誉证书、编造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和社团职务、根据用人单位的喜好设计简历等。根据以往的案例,由于提供虚假信息,很多高职生在被录用后,常常不能胜任岗位工作,实际能力与简历严重不符。如果就业岗位与自己的预期有差距,38.7%的学生会选择离职,即使还在合同期内。因为很多学生责任意识欠缺,随意违约、毁约,这就使得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增加,扰乱了就业市场秩序。高职生的就业信息道德缺失,严重地影响了高职生的公众形象,影响了用人单位和学校的长期合作关系,使得学校的声誉受到社会质疑,更重要的是影响了高职生自身的长远发展。[5]28-29

三、高职生就业信息素养提升探索

就业信息素养影响着高职生的择业能力,是影响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就业信息素养教育,提高高职生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增强高职生的就业信息意识、就业信息道德、获取和处理就业信息的能力,促进高职生更高质量地就业,发挥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能。

(一)构建就业信息素养教育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要提高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把信息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改变信息素养教育即信息技术教学的思想,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分层次、分内容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同时加大硬件投资,建立信息素养实习实训教室,让学生运用检索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渠道完成信息的收集,真正提高信息收集能力。就业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协作,制订切合实际的就业信息素养培养计划,将就业能力的培养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

图书馆要发挥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建立网上就业信息数据库,配合学校其他部门,对全校学生开展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和就业信息检索能力培训,并将服务和培训工作贯穿高职生整个大学阶段。图书馆还要加大硬件建设,改善实习实训设备和网络设备,方便学生使用网络获取就业信息资源。同时要做好服务工作,对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就业信息资源开展指导帮助,及时解决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他们使用这些就业信息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深入持久的信息导向教育,高职生对利用网络获取就业信息有了更深的认识,掌握了获取就业信息的技术和方法,大大提高了他们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

(二)构建就业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1.信息素养教育

要有针对性地在全校开设文献检索、信息检索、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文献检索、信息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使其具备独立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促进其就业能力的提升。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低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以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为主,高年级学生则以培养信息技术水平,提升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利用能力为主。

2.职业指导教育

开展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管理部门要把这些课程作为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纳入教学计划,分阶段、分专业、分形式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形成对高职生的全程职业指导。低年级学生以形成正确的职业认识和创业意识,确定在校期间的学业规划、生活成长规划与社会实践规划为主; 高年级学生以掌握就业信息的获取、鉴别及应用为主,教师同时向其传授就业面试技巧,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择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创业模拟实训,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择业,实现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3.专业教育

专业课教师要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就业知识的理念,把专业课教学内容与就业紧密联系,不能脱离社会需要而盲目地进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知晓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牢牢掌握职业资格考试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其毕业前顺利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开放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样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就能发挥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4.第二课堂教育

在做好第一课堂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开展好第二课堂的教学工作,如举办相关的教育讲座、校友报告会、模拟招聘会、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等,开展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高职生的就业信息意识和就业信息获取、利用的能力。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就业信息道德教育,通过道德讲堂、诚信讲座等途径培养学生不弄虚作假、不随意违约、诚信就业的观念。

(三)完善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决定着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不断拓展信息知识。教师要把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同时要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授业解惑,还要做学生的导师、合作者、信息资源的提供者。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准绳,加强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使其顺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2.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定期安排教师参加就业指导培训,并选派教师参加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课程教学比赛,鼓励就业指导人员参加职业指导师或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关证书,以比赛促教学,以证书促指导,全方位、多途径提高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

(四)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就业信息的丰富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就业的质量,高职院校就业管理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就业信息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及时提供给毕业生有效的就业信息。

1.积极拓宽就业信息来源渠道,加大就业信息收集力度

为了给毕业生提供更有效的就业信息,就业服务部门要安排专职就业工作人员负责就业信息收集工作,如国家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新政策,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各地接收毕业生的政策,升学、入伍、事业单位招考、企业招聘等就业信息,并确保收集工作的专业性、准确性、连续性、时效性和适用性。对于从网上收集到的就业信息,要通过电话咨询、实地调研等方式验证就业信息的真实性,避免出现“就业陷阱”。在收集就业信息时还要考虑到本校学生的学历、专业和就业意向,使就业信息能够发挥它的价值,对本校学生产生实际作用。收集到的就业信息经过审核、筛选后,要及时添加到就业信息库中,及时发挥它们的效用。就业管理部门还要加大与省就业指导中心、兄弟院校、人社部门、用人单位的合作力度,争取实现信息共享,不断丰富就业信息库,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2.搭建高效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

就业信息的直接受益者是毕业生,如何使就业工作人员辛辛苦苦收集到的就业信息发挥最大作用,及时、通畅地传递给毕业生,是就业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站、QQ(群)、飞信、微博、微信、电子邮件等各类信息传播媒介被广泛使用,为就业管理部门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构建立体化的就业平台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加强就业信息网建设,及时向社会和用人单位公布毕业生信息,向毕业生传达就业创业政策法规、各地引进人才政策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招聘会信息,确保信息通畅。同时要在就业信息网开辟就业指导专栏,详细介绍本校毕业生就业流程和档案、报到证的办理等问题,为毕业生顺利毕业、充分就业奠定基础。

[1]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14年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公告[EB/OL].[2014-6-12].http://www.ncss.org.cn/zx/zcfg/qg/284600.shtml.

[2]程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

[3]吴翠花,刘凤英.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4]宋玉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就业信息素养的培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7(3).

[5]朱美芬,张莹莹.论大学生就业伦理的现状与对策[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猜你喜欢

高职生用人单位毕业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