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与建构:生态公民及其养成研究

2015-08-15林于良张家霖王少玉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生态

林于良 张家霖 王少玉

(常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213164)

近期,一部题为《穹顶之下》的纪录片再次掀起人们对雾霾、水污染、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的激烈讨论。然而,传统生态治理的基本思路过多地强调政府的主体责任,带有严重的政府依赖心理,往往忽视了“公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责任和义务。问题的解决必须超越单一的政府治理的框架,在分析公民生态参与现状的基础上,思考唤醒公民生态意识的具体路径,使公民以更加主动的态度去承担生态责任、落实生态实践,培育生态公民。

一、生态公民及其意蕴

生态公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其内在基本规定性的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一般意义上而言,“公民”是具有一定的国籍,以一定的国籍为依托,具有法定权利和义务的人。换言之,生态公民可以简单地规定为“能够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其核心理念与基本目标,依法享有生态环境权利和承担生态环境义务”[1]的生态文明建设主体。

(一)生态公民追求生态规律之真。尊重生态规律之真是生态公民的核心要素,“真”指主体以客体尺度为基础,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生态公民应对人如何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相对成熟完善的认知体系。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3]209也就是说,我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都是与自然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只有遵循生态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稳定健康地发展。有学者指出,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因为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仅与自然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发生着诸多的联系,这诸多的联系对生态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如果人们只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生态”联系的重要性,那么生态问题还是很难处理好的。如果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能够从点滴生态做起,让社会形成生态之风,让世界都充满着生态性,让人—社会—自然真正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条“真”之道,或许就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生态公民必须深切理解的一条路。

(二)生态公民注重公民生态责任和义务。《人类环境宣言》中指出:“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当代和未来世世代代环境的责任。”也就是说,在大多数人还沉溺于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时,作为生态公民更应该站出来积极地承担起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不仅如此,生态公民的责任也是建立在义务而非权利的基础上的,因为生态公民需要克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求,确保以身作则,确保自己的行为规范,以防止其他公民对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公民产生误解,进而阻碍生态公民的养成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三)生态公民强调生态生活方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用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4]67显然,生态生活方式是生态公民应秉持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态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和生活交往方式。劳动需要符合生态主旨自不用说。狭义地来说,“消费是生活方式的核心,消费方式是人们消耗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产品,享受劳务,满足物质需要与文化、健康需要的方式。”[5]233在享受自身劳动创造的价值过程中,做到生态,形成绿色生态的消费方式,是生态公民评判的重要标准。

二、生态公民养成面临的问题

(一)公民生态生活意识不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飞速提高,但是精神和文化水平方面却没有相对匹配,近期一项调查显示公民的生态素养不容乐观。调查中,有80%的人认为我们需要生态的生活,注重生态效益,树立环保意识;有18%的人认为生态化虽然很有利,但是感觉离他们还是很遥远。在那80%的人中,能够基本做到自己不乱丢垃圾,丢垃圾时垃圾分类的人有50%;能够做到节约资源,做到理智绿色的消费的有25%;做到看到他人有不生态行为时能够站出来制止和交流的人仅占10%。据此,生态意识越往深层次就越少有人能够做到,人们暂时还停留在很浅的认知上,没有能够真正入脑入心,形成较高层次的生态素养。生态素养不仅反映在掌握生态环保知识上,更为重要的是生态行为和生态实践。

(二)公民生态实践参与不足。生态公民的养成应该是全国性的,生态社会的实现需要全体社会公民的参与。总体而言,近年来公民对生态实践的参与度有上升的趋势,但与理想的生态公民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农村公民生态实践参与不容乐观。据胡荣对厦门市三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乡镇的调查发现,经济的发展程度与公民参与生态治理呈正相关[6]5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两个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在生态公民养成的道路上产生了两方面的难题:一方面是农民的话语权意识较弱,甚至集体失语,缺乏基本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农民也是主人翁,应该积极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始终不能听到他们强而有力的声音。另一方面,因为贫困使得一些农民没有办法实施一些环保的基本行为,过度的土地开发又产生了恶性循环,再次加重了他们的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结构相对单一,有的地方的经济发展只能靠资源拉动,生态改革建设举步维艰。

(三)生态治理流于形式。以GDP为导向的城市化进程,难以真正做到发展方式向经济、社会、生态有机结合的生态发展方式转变。政府注重GDP的增长,在资源相对不足和没有合适的技术能够弥补至预期的情况下,政府遵循着“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的贯彻和落实大打折扣。政府很难将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文明和谐交融,大量的“高收益”污染企业并未得到真正的改良和转型,企业与政府之间脱节严重,处理事情总是一拖再拖,没有强而有力的手段。

三、生态公民养成的路径

生态公民养成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应集教育、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方式,建构起生态公民广泛养成和普遍自觉的动力机制,让“生态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

(一)培育生态意识:生态公民养成的文化基础。生态意识是“在环境状况和环保规则的认知基础上,积极参与生态环境行为的自觉性”[7]。只有掌握生态科学知识,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价值观。教育是培育生态意识的重要方式,是生态公民养成的文化基础。首先,要培育生态忧患意识。生态忧患意识就是要吸取过去错误发展观念的教训,重新审视我们的处境,做出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更有利的理性思考。其次,要有科学的认知意识。不合理地使用自然资源不仅会造成极大浪费,对环境本身的伤害也十分巨大。我们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化解生态危机,合理地解决好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平衡。最后,要具备责任意识。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沃土,我们在享受地球带来的无限好处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一方面,自己要以身作则,积极贯彻落实好生态行为的思想,要时刻以主人翁的态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好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与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做斗争。斗争不是简单地批评谴责甚至是暴力相向,我们应该在自己完全做到的基础上真心地去说服他们,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明白我们不能因为单纯的物质生活而恣意牺牲生态环境,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至少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片绿色,留下一份美好。这一路也许会十分地艰难,或许会频繁遭受那些还处在迷雾中的人们的恶语相向,但我们必须承担起我们的责任。

(二)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村公民生态参与能力。解决农村的生态治理问题,不仅要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还要保持农村的“自然风貌”,要使更多的农村公民参与生态实践。首先,要解决好农民的经济来源问题。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态科技,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速农业的生态转型,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让农民富起来;另一方面,注意对农民生态参与意识的培养,加强生态教育,逐步建立起主人翁意识,促使农村公民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同时,继续推进大学生村官项目,让更多素质高的人走进农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传播新的知识和技能,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公民自发地参与到生态公民的养成计划中来。

(三)落实生态实践:生态公民养成的关键环节。生态实践是生态公民养成的关键环节,是人类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时的一种“自我救赎”,是人类一种全新变革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实践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生态公民养成,然而生态公民不可能自发形成,需要靠教育和培养。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生态教育,让公民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知识,提高生态意识,树立生态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践行生态生活方式。现代公民,特别是广大青年,“拥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对人和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不愿接受传统习俗或权威的导向和约束”[8],自媒体时代,我们应该加强公民意识的培育,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让公民感受到生态生活离他们很近,让生态生活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1]黄爱宝.生态学政府构建与生态公民养成的互动方式[J].南京社会科学,2007(5).

[2]姚单华.浅析生态公民的基本规定性[J].理论月刊,2009(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刘增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胡荣.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7]周慧,等.生态文明视野下生态公民养成机制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8]曾晨,林于良.草根媒体视阈下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意识培育[J].常州大学学报,2015(3).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生态
论公民美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