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青年大学生公平正义培养的机制探究——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启示

2015-08-15景续晖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公平正义思想思维

景续晖 原 梦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定西743000)

康德倾心编写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大批判,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回答了知识形成的根据和条件,形成对某物的知识在康德看来这才是第一步,这个问题加以延伸就是要追问真实有效的知识的获得凭什么来保证呢?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做了明确的说明,“上帝存在、灵魂不朽、意志自由”保证了获得知识的真实性、有效性,因此,康德认为“实践理性”优于“理论理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思想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在此不讨论康德上帝存在、灵魂不朽、意志自由的东西,但要讨论像康德提出的保证知识可靠性的东西,即当代大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如何保证公平正义,靠什么来保证公平正义。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从事某种职业,培养他们办事公道、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学生就必须时时刻刻、事事处处用公平正义的价值准则为党和人民服务。

一、用中国梦统领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体现。作为当代大学生青年,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既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又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近期理想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才能有效地保证大学生心中公平正义的实现。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用“中国梦”统领,必须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过各种途径渗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全过程。理想信念教育要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以说服教育为主,循循善诱,善于引导,为大学生办实事,解决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各种场合理直气壮地讲马克思主义,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磨炼意志,砥砺品格,树立奉献精神和爱祖国爱人民的政治意识。必须把“中国梦”渗透到高等教育改革的全过程,正确认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观念,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继续发挥艰苦风斗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独立生活、学习、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奋发图强的自觉性。必须把“中国梦”渗透到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主动地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如何实现“中国梦”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中国国情,讲述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历史重任,让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信念坚定,值得信赖,堪负重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在主题活动中提升道德与法律素质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如果一个民族缺乏一种能赋予现代化的制度和管理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1]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就能够驾驭和应对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精心设计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和非正式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主体和法律主体意识,培养这种意识就要求大学生把自律和他律、道德自觉与法律强制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自觉践行者。利用各种途径让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知识,认识二者的重要性,大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什么是善与恶,什么是美与丑,就会自觉地与自己的行为相对照并对这种行为必然导致的结果进行判断,由此进行“作为”或“不作为”的思维指令,对自己思想中的公平正义的概念加以矫正,从而形成正确的公平正义的标准;邀请法律专家向大学生讲解法律知识,参观当地监狱对大学生形成警示教育。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服务的工作中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作则、尽职尽责,多用鼓励语,微笑服务,虚心接受大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做到诚心、热情、周到。培养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师生的关系,与大学生成为好朋友、好伙伴,让大学生深深感受到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平易近人、不斤斤计较、虚怀若谷、胸襟坦荡、落落大方、视野开阔、思想解放、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操感染和熏陶每一位大学生,使他们既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又具备法律思维的能力,迎接社会的机遇与挑战。

三、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指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相对应,又不同于知性思维方式的一种反映和运用客观辩证法的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和主观运用。”[2]37辩证思维就是思考问题的全面性,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表现为符合逻辑的思维,辩证思维既是对千差万别的事物的内在规定,也是对千差万别事物的统一的思维,是“对立统一”的思维,辩证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是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实践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的现实需要。

自觉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各种矛盾,照顾矛盾双方的各自利益,使矛盾妥善解决,矛盾双方均达到满意。要求学生干部带头学习辩证思维,写心得体会,做学习报告,给以全体学生榜样示范。要求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讨论的方式了解大学生思想发展动态,在讨论中要求大学生自觉运用辩证思维剖析问题,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大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教学管理部门在课程设计、各种实习、社会调查、科研活动等“实践性环节”教学中渗透辩证思维的教育,一点一滴,似春雨般滋润大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让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利用现代信息管理平台发扬光大,也可通过主题活动、宣传栏、教室和宿舍文化设计、墙报和版报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

四、在科学合理的学校制度中引导确立正确的社会评价标准

“社会评价……使作为思想活动的社会评价活动成为符合社会评价活动规律的自觉的思想活动,从而使社会群体能够更完善、更精确地评价现实世界、把握现实世界。”[3]6学者张理海认为:“社会评价主要涉及社会评价是如何进行的与何以能进行评价的问题,前者主要是对社会评价的具体过程的描述和分析,后者主要是对社会评价的前提、标准、基础等问题的追问和建构。”[4]3对当代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社会评价,就是在第二种意义上而言的,即让大学生知道社会评价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呢?不同的学者对此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学者李顺德认为:“一定社会的评价标准是这个社会本身客观的需要和历史在它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是该社会评价体系的核心和灵魂。”[5]320学者张理海认为:“社会评价标准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主体的根本利益、社会理想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规范,是社会价值标准和社会理想标准的统一。”[6]尽管对社会评价标准有不同的看法,但不难看出有其共性,社会评价标准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真善美的统一,运用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对发生在社会上的事件进行合理公正客观的评价。

建立适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科研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科研评价制度,制定制度的整个过程需要大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运用各种制度正确评价发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事件,尤其是大学生对自己的任课老师和管理老师进行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促进老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和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提升。利用QQ、微信、微博等各种信息平台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与学生直接对话沟通,适时发布正确的舆论消息,持续转载质量高、思想正确的文章,提升大学生舆论辨别能力,发挥舆论正能量,引导大学生走上人生的正确轨道。利用市场经济的效率、公平和自由原则,培养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有效公平的社会评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度不完善并不能绝对地保证这种空间的现实存在,必然地与现实存在着一定的张力,所以,大学生在理解市场经济原则下客观进行评价,要树立以政府评价为导向的理性化社会评价意识,因为政府评价对民众评价具有整合和范导作用,对政府行为和官员的行为具有规约和监督作用。因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树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法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能够运用法律思维方式和辩证思维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以政府评价为导向的理性化社会评价标准意识,培养大学生心中公平正义的形成,这对未来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王家福.论依法治国[J].法学研究,1996(2).

[2]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3]陈新汉.社会评价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4]张理海.社会评价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5]李顺德.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6]何海兵,秦宏毅.社会评价论的研究进程、问题与进路——近年来国内哲学界社会评价论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家,2008(4).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思想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维跳跳糖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思维跳跳糖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坚持公平正义 增强裁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