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语境中财经政法类高校《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范式探索

2015-08-15

关键词:大学语文笔者课堂

阎 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后现代主义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摒弃理想主义哲学,拒斥先验的思考方式,成为当今时代思想与感觉的方法和模式,“后现代性”也就被视为当今“社会精神气质”的标志。在这种社会精神气质的指引下,关注人的生命与存在意义,否定人的本质是“理性”,将认识视为一种“诠释”,从而强调认识视角与意义的多样性,逐渐凸显为一种主流价值追求。本文以此为基本语境,探讨在财经政法类高校革新《大学语文》课教学范式的思路。

财经政法类高校多以文科专业为主,学生的人文素养较高,笔者任教的学校更是211重点院校,表现尤为明显。但由于强烈的专业特点和行业要求,学生也较易形成程序观念和规则意识。他们虽不像纯理工院校的学生那样,趋向唯理性、重实用的价值标准,但也倾向于技术至上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最终形成单向度、唯一的评价体系与标准。以笔者之见,财经政法类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应该具备过硬的财经与法律方面的知识,还要有以这些专业知识为核心形成和发展的健全人生观和价值观。前者教会做事,后者学会做人,两者综合,学生借此形成一种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

为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在讲授《大学语文》①使用的教材是:胡德才主编、李军湘周德梅副主编:《大学语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课时,尝试用一种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现将自己授课的思路和过程展示出来,以求教于方家。

一、从“一言堂”到“回音壁”——自治课堂的建设

大一新生刚进校,多半是怀着“大学还有语文课?”的好奇心进入课堂的。他们以高中语文课为参照,期待着大学语文有什么不同。作为授课教师,除此之外,还要琢磨与中文专业主干课在教学目标上的差别。大学语文课堂既不同于中学时的填鸭式应试教育,一味灌输字词、语法和修辞这些技巧性的知识,也不同于中文专业全面、系统的学科教育,而是立足文本,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各种文学(文化)现象,通过阅读学习各类文学作品,积累人文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人格的塑造。

刚开始上大学语文课时,笔者也采用过“一言堂”的授课方式,两节课满堂灌,效果不是很理想。有时候想把知识讲得更专业点、学术点,自己讲得激情四射,理科专业的学生听起来却是一头雾水,了无兴趣,真是吃力不讨好。要想抓住学生的眼球,让他们重拾对大学语文的热爱,首先得在形式上加以改变。

尼采的“价值重估”,源于他对理想主义知识体系的批判。在他看来,“人们对形而上学的世界只是断定一个他在,一个达不到的、不能理解的他在,一个具有消极性的东西,……有关它的知识将是一切知识中最无用处的。”①尼采:上帝死了——尼采文选[M],戚仁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第58页。他反对将理性当作“偶像”,甚至听任其变为“暴君”。对柏拉图以来西方强大的形而上学体系、宗教体系和其他的价值体系,他给予了全面的否定。通过对西方形而上学与基督教的批判,尼采颠覆了西方传统的道德观,实现了价值重估。重估一切价值,就是要打破一切法则的束缚,摆脱理性与道德的限制,从而恢复人的自然本性,解放人的生命力。

对于大学语文课堂而言,讲授者也不再高踞在讲台之上,扮演绝对意义上的“创世主”,以全知全能的视角俯视芸芸众生,成为向学生训诫的完人。他提供一个观点或视角,却能激发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形成各自独立的观点。讲授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关系不再是一种启蒙/被启蒙,训导/被训导的简化模式,而是像回音壁一般的反复对话状态。课堂上讲授者与学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的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各自独立但又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声音组成真正复调”②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复调小说理论(第2版)[M].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261页。,形成一种类似于巴赫金复调小说的“多音齐鸣”现象。

要让课堂“多音齐鸣”,就要鼓励学生来讲,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上了几周的课后,笔者基本了解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于是就从指定的必讲篇目中挑出几课,安排学生来讲。有的是他们高中学过的课文,如《行路难》《登高》和《赤壁赋》,看看他们能否讲出与高中语文不同的新意来。

首先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要讲。按照笔者事先制定了《大学语文ppt课件制作评价方案》,从版面设计、文字内容、知识点掌握、讲述能力、团队合作、提问设计这几个环节提出要求,每个小组讲课前须提供一个成熟的PPT课件,认可后方能开讲。一般是两节课给他们一个小时时间,笔者开头和最后补充点评,中间同学讲解并提问互动。听讲的同学拿着《评价方案》打分,每个小组评出最佳讲授者。

面对这种讲授方式,大多数同学感到既新奇,又不适应。新奇的是从来没有这么讲过,不适应的是不知道自己怎么讲和怎么听。在讲过两轮,对试讲的同学进行点评,以及指出课件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后讲者就开始慢慢摸出门道、渐入佳境。

首先是在课件的制作上,因为有个班是电子工程学院信息技术管理专业的,电子课件的制作是各领风骚一两周。一开始是PPT,后来就是电子杂志,再就是Prezi,笔者都没见过这种高科技。其次是在讲课的方式上,刚开始讲的学生还很拘束,笔直地站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后面讲的同学就放松了,有的走下讲台,来到教室中间,敢于直视听众并与他们交流。为了让课堂讲授更活泼生动,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篇目,如《伤逝》和《我的四个假想敌》,讲课的同学从中提炼出情节单元,排练成情景剧进行故事再现。枯燥乏味的文字一下子变得活色生香,表演者在讲台上演得入情入戏,听课者看得津津有味,在欢笑声中,一节课给所有参与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是在教学效果上、多数同学表示,让他们讲课,无论是从PPT的制作,到准备讲稿,还是查资料、讲课和互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而且在自己备课的过程中所学到的,远远比被动听课要多得多。对于听课者其实也不容易,因为随时准备被点名回答问题,这也要求听课的同学课前准备,课时积极思考。

讲台不再是他们敬畏的神坛,而成为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室不仅是汲取知识的殿堂,也是他们锻炼能力的演武场。他们不再是一个受众,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主角,或一个参与者。这种自治课堂的延伸,是学生还参与到教学的批、辅、改各个环节,作业相互批阅,考试相互打分。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语文课的意义需要学生来置入,每个同学会根据不同的视角赋予文学作品以不同的解释。这样,大学语文课堂便和传统课堂说再见,真正成为多音齐鸣的自治课堂。

二、从“独木桥”到“生死场”——自主思考的培养

课堂形式的改变,慢慢会影响到课堂内容的变化。自治课堂的建设,就是为了转化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太久而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即引导他们由一元真理论的单向思考转为诠释性认识论的多维思考。应试教育标准化和程序化的考核模式,因强调对知识掌握的正确性往往陷入非此即彼的选择,从而影响学生形成一种不容辩驳、不容置疑的“独木桥”思维方式。学生背“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中心思想”时,可能一个比一个牛,可是却慢慢失去了自己的观点,不会问自己“作者真的是这样想的吗?”或者是“这种思想对吗?”

在大学语文课堂里,这些都需要慢慢改变。大学语文课堂提供的,不应是唯一的标准答案,而应是一个有利于学生慢慢品味、细细思考的“场”。在这个“场”里,每一种意识或思考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尽管有时他们充满矛盾或对立,如同正负两种能量的融合与消长,但都有具有自由表达自身价值的权利。此时讲授者无须作为支配者统领课堂,一些争议问题可以不先做评判,而让真理在争论中逐渐彰显,将课堂变成真理自行置入的“生死场”。

例如课文《商君书》,在日语班上课时,一位学生分析完“一赏、一刑、一教”的含义后,马上就有学生举手表明自己的看法。“一赏、一刑、一教”的做法表面上是维护当时秦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实际上是为了培养一种人,即“一民”,那就是“忠君死战”的战士。他们“物之所加,存战而已矣”,以致“死者不悔,生者务劝”,归根到底不是为了使老百姓有思想,会判断,而只是希望他们成为四肢发达、没有灵魂的钢铁机器。在古希腊,斯巴达就是这样的国家,婴儿一生下来就是为了培养成为战士。商鞅的这种思想,经李斯、秦始皇的继承发展,成为禁锢思想、削弱民智的集权主义滥觞。此语一出,四座皆惊,笔者也深深叹服这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当然有些问题是在辩驳中逐渐明朗的。一个学生讲姜夔的《暗香》,介绍作者时提到王国维称姜夔“有格无情”。但并没有深入下去,因为他只知道王国维看不上姜夔却不知道其中的缘由。于是笔者对王国维臧否姜夔的情况做了进一步的补充。作为南宋名流,姜夔终生布衣,为营生计,只好投靠豪门,仰人接济,如同今天的“求包养”。同朝人就看不起他这点,“白石如王衍口不言阿堵物,而暗中为营三窟计,此其所以可鄙也”(周济语)。这种貌似“清空”,实为“热中”,表里不一,虚伪不堪,王国维看得清,称之为“苏东坡之旷在神,白石之旷在貌”。正在笔者以为填补了学生的知识空白,暗自得意之时,马上有同学表明了不同看法。“姜夔这样做,也是不得已的法子。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一旦科举无名、仕途无门,往往投靠豪门当清客或幕僚。王国维的指责太过于严厉。哪像今天的文化名人郭敬明和韩寒之类的,他们有自己的刊物和电影产业的,谁还会低三下四地求包养?”满堂爆笑,笔者也嘿然而乐。

这样的思考,这样的课堂,不仅解放了授课者,而且也放飞了听课者的思想,让他们独立去欣赏去体会、去思考去判断。在不同思想相互砥砺的“生死场”里,学生潜入文本,出于文本,最终悟于文本。课堂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生产思想,授课也不再是传递知识,而是启迪智慧。

三、从“工具论”到“新感性”——自我人格的塑造

关于大学语文课的定位,早有一些讲授者和研究者对此做过探索,“工具论”的思想比较突出。大学语文的核心目标被界定为,一是“利用大学语文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二是“利用大学语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两个“利用”准确地表达了大学语文的尴尬地位。大学语文只不过是被利用的一门工具,一旦“利用”完,这块鸡肋就会被扔掉。这门课也逐渐变为四不像课程,无怪乎许多大学生将大学语文称为高四。如果连老师都找不到大学语文课的本体论价值,不开弃之可惜,开了又食之无味,又如何做到让学生感兴趣?

从宏观上来讲,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工具,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但从学科本身存在的意义来看,它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意义,这才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学科独有的本体论价值。就大学语文而言,它不仅要培养对语言和文字的价值有深刻理解和感情的人,更要培养对语言文字的美及其表现的道德具有鲜明辨别力的人。尤其是在理科专业设置的大学语文课,它的使命就不再是强调把学生培养成懂技术、好使用的“器具”,而是要塑造具有批判意识和审美情怀的灵魂与人格。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马尔库塞指出,人原来有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现在感性受到理性的压抑,人日趋单维化。“单向度的人”,就是“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不再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第2页。现实社会生活中物质的、技术的和功利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而精神活动和精神追求则被挤压和驱赶,在这种情况下,人成为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的技术性和功利性的动物。要想改变这点,马尔库塞主张建立新感性,就是把感性从理性的压抑中解放出来,使感性和理性达到和谐统一,从而以新的感觉方式知觉世界。而能够发挥这功能、形成建立新感性的,就是艺术和审美。

大学语文课,庶几就能发挥这种功能。当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为啃下《微观经济理论》或者《计量经济学方法》而彻夜苦读时,或许《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和《雅舍小品》能成为他们的心灵鸡汤;当会计系学生为单调的数据公式苦恼不堪时,随手一首小诗或一本小说,可以让他们感受许多鲜活而具体的生命存在方式。阅读经典文学名著,不一定有直接的功利性目的,而是通过个人的内心体验和评价获得某种价值导向。

文学课不像数理化,不只是原理和概念的操作,而是要探索生命本身的问题。要想更好地理解原理和概念,就要回到前理论的生命经验。前理论的生命经验也叫事实性的生命经验,它不是纯粹的认识经验,而是人现实生活的经验,是人的日常实践经验。以个体的日常实践经验去还原原理和概念,海德格尔称之为“范畴直观”,即“人在自己的实际生命中领会存在”。①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286页。这种以自身存在去感受他者存在的方法,笔者称之为“在场融入法”(melt into),即“亲临大师们居住过的地方,融入到现实的氛围之中,感同身受,去体会彼山彼水何以能造就他们。”②阎伟.一个人的欧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第210页。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就是充分还原作家当时的生命体验。大学语文课堂,也就不是被动地等待作品,而是半路上迎接作家,让学生的心灵与作家主动触碰,成为一个能够跨越时空阻隔仿佛令人身临其境的课堂。

在讲《我的四个假想敌》时,学生要情景再现,不仅邀请我客串里面的父亲形象,还要就自身的感受去谈父爱体验。台上台下忙得不亦乐乎,真是应验了张爱玲的一句话,“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在讲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时,为了说明古希腊的命运观,笔者讲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在漫长的欧洲穷游旅途中,我在希腊雅典邂逅了一位来自国内的女孩。但是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我猜中了故事的开头,却没有猜中故事的结局。我俩因意外匆匆相遇,又因意外而匆匆分离。最后,我点题说,“命运,实际上是一场上帝安排好的意外”。正如古希腊悲剧《美狄亚》结尾的偈语——“凡是我们所期望的往往不能实现,而我们所期望不到的,神明却有办法。这件事也就是这样的结局”。同学们都瞪大眼睛听着我的这段“艳遇”,他们时而前仰后合,时而支颐长思,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对命运最细微的审视。

大学语文的教学要求是,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面把语文同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那么作为讲授者,就要把书本融入生活,以人生阅历体验知识,把书本中刻板的原理和概念转化成对人生的感悟,赋予其新的生命内涵。这样,大学语文课堂更像是一种精神的旅行,灵魂的遨游。在讲授者的引导下,学生可以神游各地,拜访文豪,聆听他们的灵魂,感受不同的文化。对气象万千的生命形态有所了解后,感受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学会营建自己的生命格局,并找到自己的人生路径。

结语

以上这种授课思路是实验式且未完成性的,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检验完善。其实,在这种授课方式进行时,笔者就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对这种授课方式的理解上,学生有不同的态度。大一的学生刚刚离开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不久,一部分还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对课堂氛围的把握上,比如讲课的小组精心准备了,在讲台上激情讲授,而课堂却尴尬地沉默着。每个组员只熟悉自己所讲的内容,而对其他小组的讲授内容并不关心。时间长了,学生会将其任务化,在讲课时走过场。

针对以上和未来有可能出现问题,笔者在以下方面加强调整:

其一,自治课堂是放松而不是放纵。让学生讲,不是让他们天马行空,任意发挥,而是要知规矩懂方圆,学会戴着镣铐跳舞。每一部分都要明确知识点,按照课文的教学要求去设计授课内容,并能够解答课后的练习,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基础之上再来发挥。在课堂交流互动环节,针对每个小组都要设计提问,全面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

其二,自主思考要提倡更要引导。虽然前面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因为有多年应试教育的经历,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记忆背诵普遍反感,认为是走老路。笔者从另一个方面阐释了自己的态度。虽然我们现在的大学体制是采用西方现代的教育模式建设的,强调思想和观念的学习,但是中国古代私塾的教育模式也培养了无数人才,记忆背诵是学习知识不可或缺的基本功。笔者现身说法,讲授《前赤壁赋》时,不仅把《前赤壁赋》全文背诵,还背诵了《后赤壁赋》。在学生震惊之时,笔者趁热打铁说,如果你真的喜欢欣赏一个作家的作品,就会在背诵的过程中,重履他当时的心路历程,实现一种灵魂的交融。以这种心态与大师们接近,记忆和背诵不再是“要我背”的压力,而是“我要背”的快乐。

其三,人格的自我塑造是独乐更要共享。虽然人格的建立主要来自于差异性的个体,但同时也脱离不了时代环境和社会氛围的影响。大一的学生虽然个性已基本形成,但人格与世界观的建立仍在发展中。而人格的完善和形成不单单是个人的事,而是在差异性共存的集体环境中成长。歌德虽然说过,个性即幸福。但是,如果没有他人的存在,谁都无法单独享受自己的个性。大学校园不仅传播知识、建立友谊,也有意志和心性的磨砺,大学语文课堂则是自我修养,提升内涵最为生动、活泼的形式。在每个小组备课过程中,他们有分工、有合作,讲课时有配合、有呼应,一般讲得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明显强得多。所以,笔者也鼓励那些貌似内向、不擅长表达的同学去讲,往往这些平常不显山露水同学,讲得都比预期的好。在同学们的掌声和钦佩的眼光中,他们也找到了自信,这或许能为他们健康人格的塑造起到一定的作用。

最后,还要时时听取学生的意见,一些学生的建议也是可取的。比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读或背一篇好文章,还可以向大家推荐一本自己最近读的好书;举办一场辩论赛,以一些争议比较大的作品或历史文学人物为话题,把同学们分为正反两方,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还有开设“古诗文背诵”“汉服欣赏”或“传统民俗”等为主题的专题。这些,都视以后的具体情况再做布置了。

大学语文课堂,让教师和学生在生活的海洋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诗意地思和诗意地说。对于未来的课堂,就引用一位学生的小诗《我心中的大学语文课堂》,既做总结,也是前瞻——

呵,语文的世界那样美妙

而同学们的可爱热情

可以无压力地发出自己的感慨

多年后

忆起当年

那轻松愉快的语文课

眉梢眼角也会爬上笑意呀!

[1] 徐文明.大学语文在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3).

[2] 丁超.摭谈高职大学语文素质化教学之四维实施向度[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3] 张福贵.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4(01).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笔者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老师,别走……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