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晚期孕妇胎动计数依从性调查与分析
2015-08-15潘薇
潘 薇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胎动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冲击子宫壁的活动[1]。一般于16~20周即能自觉胎动,强弱有个体差异。孕28周以后胎动逐渐加强,次数增多,胎动是表明胎儿存活的良好标志[1]。死产最常见的临床先兆为母亲首先感觉到胎动减少(reduced fetal movements,RFM),RFM 的诊断标准仍单独以孕妇的感觉为准,至今为止,无循证医学的证据证明,存在比母亲感知更为准确的诊断方法[2]。有资料表明,胎儿慢性宫内缺氧,在死亡前有一段时间胎动下降,是胎儿在宫内缺氧时维持平衡的一种反应[2]。因此一般情况下要求孕妇于28 周后进行自我胎动计数,每日早、中、晚各数一次,每次一小时,每小时胎动≥3次,正常胎动次数是三次胎动次数相加总和乘以4大于30次,若12小时胎动≤10次或低于自我监测胎动规律的50%,提示胎儿宫内缺氧[1]。胎动计数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自我监测方法,能帮助孕妇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时就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某三甲妇产科医院定期产检孕妇320例。纳入标准:孕周≥28周;孕期检查胎儿未发现异常;接受过医护人员关于胎动计数的健康教育或孕妇学校学习相关知识;愿意参加该调查。排除标准:弱智、沟通困难、不愿意参加该调查者。其中年龄≤25岁20例,占6.67%;26~34岁246例,占82%;≥35岁34例,占11.3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4例,占4.67%;高中及大、中专文化程度90例,占30%;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196例,占65.33%。
1.2 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并将依从性设为高、中、低。向320名孕妇发放问卷,告知计数方法和填写方法,1月后收回问卷300份,收回率93.8%。
1.2.1 依从性高:每日早、中、晚各数一次,每次一小时,填写完全正确;
1.2.2 依从性中:每日数两次,每次数一小时,填写基本正确;
1.2.3 依从性低:每日数一次或数日数一次或不数,填写完全不正确或未填写。
2 结果
计数依从性高的146例,占48.67%;依从性中的60例,占20%;依从性低的94例,占31.33%。
3 分析与讨论
3.1 通过调查显示,大部分孕妇为生育期适龄妇女,文化程度普遍较高,仍然有31.33%的孕妇胎动计数依从性差。分析原因包括:大部分为职业女性,工作及生活的压力较大,影响了按医嘱进行胎动监测;部分孕妇由于忘记而未进行胎动计数;部分孕妇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定期进行产检就可以了;个别孕妇由于是二胎妊娠,认为第一次妊娠都顺利度过,此次妊娠无需过多关注而导致不认真监测胎动。
3.2 情绪因素: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作用,情绪波动起伏较大,往往表现为易激动,为一些极小的事情生气、哭泣[3]。常使配偶及其他家人茫然不知所措,使夫妻、婆媳关系变得紧张,由于情绪的影响导致孕妇降低对胎儿的关注。另外由于妊娠期时间较长,生理、心理引发的不适均由孕妇承受,孕妇可能会感觉身心疲惫而影响了遵医行为。
3.3 健康教育模式:各专科医院已实行100%宣教率,以及参加孕妇学校的相关学习,但仍然有33.33%的孕妇未依照医嘱执行胎动计数,可能跟健康教育的质量有关系,该三甲妇女儿童医院产检孕妇较多,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对孕妇进行健康宣教的时间仓促,语言较简洁,未能让孕妇产生强烈的印象,也未能达到重视的程度,因此可能导致依从性降低。
4 对策
4.1 开展多形式的健康宣教:目前胎动计数主要靠孕妇主观感觉,有时孕妇不能了解胎动计数意义,不能认真正确的记数,为了减少误差,使其认识胎动计数的意义,准确识别胎动,我们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4]。医护人员对待病人应热情、耐心、真诚,帮助孕妇树立正确的自我监护意识。持续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规范健康教育的方式,医护人员应重视对病人的健康指导,并采取认真、严肃的态度,认识该指导行为对病人产生的重要影响,医护人员应规范健康指导的理论基础,并进行一对一或以孕妇学校授课的形式,为孕妇及其家属提供关于自我监护的健康指导,授课尽量安排年资较高的老师,在诊疗过程中提醒孕妇回家进行胎动计数,并以健康小贴士的资料发放给孕妇及家属,重视对家属的健康指导。
4.2 指导孕妇在条件:允许下应减少日常工作,减少家务劳动,指导丈夫及其他重要家庭成员对孕妇给予支持和理解,鼓励其丈夫积极参与产检,并了解产检及自我监护的重要性,对孕妇的遵医行为起监督作用,减少不遵医行为的发生。
4.3 加强孕妇的心理护理,在诊疗过程中应善于观察孕妇的行为及情绪变化,如发现孕妇情绪低落或烦躁,应了解原由并进行疏导。指导孕妇维系良好的夫妻及婆媳关系,帮助孕妇树立自信心,减少负面情绪,对怀孕过程有一定的安全感,从而积极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安危。
综上所述,胎动是胎儿安危的信号,自我监测胎动对于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报告胎动减少的孕妇中,50%会在24h 内发生胎死宫内,而存活的胎儿发生胎儿宫内发育受限(FGR)、死产和母胎输血综合征的风险亦增加[5]。因此自我观察胎动情况十分重要,医护人员有义务帮助孕妇进行正确的胎动计数,保障胎儿的安全。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8.83
[2] 于达.胎动减少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预测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8):28-30
[3] 何燕嫦.1500例孕妇不就医及不遵医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护理,2009,12(16):1490-1491
[4] 孙开琳.胎动计数应用于妊娠期自我监护的临床意义[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7(3):61-62
[5] 林敏.妊娠期自我监测胎动计数的临床意义[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