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音乐康复元素 创编校本化康复操

2015-08-15张俊宏朱仁琴

现代特殊教育 2015年23期
关键词:广播操聋生智障

● 张俊宏 朱仁琴

本学期,我校开创性地将音乐治疗康复元素融入为特殊学生量身创造的校本化康复操中,通过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辅助特殊学生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根据学生特点,精心设计编排,使创编的校本化康复操凸显康复性、趣味性和易学性。

一、普通广播操难以满足特殊儿童的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各类特教学校只有体育教学大纲而没有体育教材,课间操也通常采用普通学校的广播操。我校也是如此,早操和课间操一直在做全国通用的广播体操。近年来,随着学生残障类型的增多和残障程度的加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普通广播体操越来越不适宜特殊儿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特殊儿童的接受障碍导致动作无法完成或“不到位”

特殊儿童在生理方面存在着一些先天的接受障碍,如听障学生的平衡力和协调性大都存在障碍,学习仅靠眼睛来观察,然后再模仿;智障学生多存在运动和感知觉障碍,只能做些简单动作。而普通广播操是根据普通学生来设计,转体、跳跃、弓箭步等动作对普通儿童来说容易完成,但对聋生和智障学生来说就很难:聋生的视线一旦离开示范者,就会出现动作不到位或整体“乱”的现象;智障学生运动能力欠缺,这些动作可能根本无法完成。

(二)普通广播操的音乐相对平缓,无法满足特殊学生的康复训练需要

普通广播操的音乐比较平稳,节奏前后也比较一致,只在跳跃运动时音乐节奏才会加快一些。这样一成不变的音乐节奏,对于特殊学生特别是自闭症学生来说,无法唤起他们的运动欲望,不能很好地刺激他们的脑部神经。对于经常产生的一些不良情绪,也不能通过音乐结合运动来进行治疗,无法借助广播操对他们进行有效康复。

二、校本化康复操的创编原则

(一)创编动作以康复训练为主体

在特教学校,除了基本的文化知识教学外,最主要的就是康复和技能训练。在此次康复操创编实践中,我们确定了以康复训练为主体的原则。

如聋部操由4 种元素组成,分别是律动、街舞、搏击、太极。律动的生理负荷较小,能有效地活动四肢;街舞对节奏要求较高,能有效提高聋生的节奏感;搏击能训练聋生的发音、节奏感,发展聋生的上下肢力量;太极能调整聋生的呼吸,有效放松身心。这套训练操,体现出从小运动量到大运动量再到小运动量的特点。培智部依据从上到下的原则创作动作,以大肌肉训练为主,有头部运动、伸展运动、扩胸运动、体侧运动、颈部转动等,每个动作训练4 个8 拍并重复一遍。这一点有别于一般的每节4 个8 拍的传统设计,有利于智障生对单个动作的认知学习与强化巩固。

(二)创编动作体现趣味性和易学性

我们在创编校本化康复操时,还凸显出趣味性和易学性。两套操均避免转体和跳跃,增加基本的训练动作,如头部训练、四肢训练等。这样,使两类特殊学生均能很好完成所设计的基本动作。

另外,在设计动作时,我们增加了轻度或中度智障儿童可以学会的精细肌肉群和大肌肉群的运动技能,如握力、扩胸、弯腰等。在创编的康复操中,我们还在聋部中增加了模仿老虎动作、两列学生手拉手四步走以及搏击操中“嗬、嗬”的发音练习,借以对聋生特别是有残余听力和能发音的聋生进行言语训练。培智部增加沙锤敲打等趣味性动作,以增加新康复操的气势及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背景音乐的选择应从音乐治疗实际需要出发

音乐治疗相关理论指出,在进行音乐治疗时,应根据被治疗者不同阶段的反应来选择音乐,以适时进行调节和治疗,也就是正性曲、负性曲、中性曲的有机选择。我们在选取康复操的背景音乐时,遵循这一理念,根据学生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发展需要,将正性曲、负性曲、中性曲有机结合,科学合理地调配组合,使背景音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康复操的实际运用。

三、校本化康复操的创编思路

(一)根据学生实际选择背景音乐

我们在选择背景音乐时,遵循音乐治疗适时选择有效音乐刺激的原则,选择适合特殊学生的音乐。比如聋部操,在起始律动训练时,选择“跳到北京”,搏击操选择“无地自容”,太极选择融入中国元素的琵琶和古筝合奏曲。从我们实际训练情况来看,聋部学生在做操时能在音乐的适时刺激下,很好地完成各类动作。培智部操我们选择欧美风格的平缓舞曲来进行搭配,有效提高了智障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二)运用音乐辅助对特殊儿童进行作业治疗

音乐的节奏因素为特殊学生特别是智障学生提供了运动的结构和动机,可以帮助智障儿童学习走、跑、跳等动作。同时,这些运动又会促进智障儿童自我身体意识、平衡感、空间感、敏捷性、力量感、偏侧感、方向感以及其他基本能力的学习。我们创编的这套康复操,特别是智障儿童的康复操,根据音乐设计了简单的节奏摇摆、点头、踏脚、下蹲等从上而下的基本动作,将音乐和运动有机结合,有助于教师运用音乐辅助进行作业治疗。

(三)融入沙锤等器具辅助

特殊学生特别是智力障碍学生,大肌肉的发展往往不足。因此,在设计动作时,为了训练其大肌肉,我们还将沙锤融入动作训练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使用不同重量的沙锤。这样,训练就可以因应智障学生不同的肌肉力量水平,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达到康复训练的效果。从实际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来看,这套操智障学生易学易用,非常喜欢,学起来兴趣高,做起操来既整齐又效果好。

在校本化康复操的创编过程中,融入音乐康复训练元素,能促进特殊儿童精细运动和粗大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增强注意力,发展其对身体的意识和对自我的认识,能阻断或改变仪式性、强迫性的行为模式,减少焦虑、躁动情绪,促进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接受能力和感知觉的统合,在不断改善特殊学生生理机能的同时,也为他们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打好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广播操聋生智障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读《校园小超人·呼风唤雨的广播操》有感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运用“教学做合一”理论引领小学广播操教学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听着广播做运动:日本人如何爱上广播操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