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舟记》中的两个问题

2015-08-15黄发龙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核舟舟子新华字典

黄发龙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五垦学校)

《核舟记》是中学课本中的一篇传统篇目,许多问题和见解已有定论,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本人还是发现两个有待商榷的地方。《核舟记》(人教实验版)文中有“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这么一句话。

一、“若啸呼状”的注释

“若啸呼状”课本中的解释为“好像大声呼喊的样子”。在教学中,我一直这么教,学生也一直如此学,大家都没有异议。结果这届学生的课堂上,有学生说出了不同的理解。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对“啸”的解释分别是:(1)撮着嘴吹口哨;(2)大声呼喊;(3)动物的吼叫;(4)形容飞机、子弹等飞过的声音。根据课文内容,第三、第四种解释肯定不合适,可以排除。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船头的画面是“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他们两人是如此专注,佛印袒胸露乳,神情悠闲地坐在一边,非常洒脱。如果舟子大声喊叫,这与核舟的主题,船头轻松的画面不协调。小窗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对联,这两副对联透着祥和、优美、宁静。客人是诗人名士,正在品读诗书,沉浸其中,船家怎可能大喊大叫?舟子此时应该是吹着口哨,很惬意地享受这份诗书之美与自然之美的巧妙融合。这样才与整个画面那时那刻的意境一致。否则游赤壁的情趣就全然没有了,就无法品味出“大苏泛赤壁”的意境和味道。

二、“椎髻”一词的读音

“椎髻”一词的读音课本注释并未明确标出,课外参考书标注的读音有的是chuíjì,有的是zhuījì,学生的参考书不一样,注音往往不同,给课堂教学和学生阅读造成一定的混乱。究竟读哪一种读音呢?《新华字典》《古汉语字典》都收录了两种读音“chuí”与“zhuī”,没有注明“椎髻”的读音。椎读zhuī 时,意思是构成脊柱的短骨;读chuí 时,同“槌”,解释为敲打东西的器具,大多一头较粗或呈球形。那么古人束起来的发髻应该是靠近头的根部较小,末端较大或呈球形,所以读作chuíjì 才更符合实际。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能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猜你喜欢

核舟舟子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核舟究竟有多大
着力表现事物的特征
《湖心亭看雪》的“舟子”与《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僮仆”形象分析
雪落在水中我听见雪行走的声音
心脏“核舟记”
新版《新华字典》将收入网络用语
《新华字典》修订将加注常用网络流行用语
《新华字典》背后那些事儿
从《核舟记》窥探核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