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科学探究”的实践
2015-08-15安徽省怀远实验中学
◆安徽省怀远实验中学 胡 昌
初中物理教学“科学探究”的实践
◆安徽省怀远实验中学 胡 昌
科学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的提升大有益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要适时适度指导、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等措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科学探究;自主学习;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探究是指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是渗透于学生物理学科的所有活动中的”。科学探究包括7个环节,在探究实践中应根据具体的课情来选用,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新模式、多途径,倡导学生 “自主学习”
加强学生 “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采用 “导学案”等课堂教学新模式。通过问题设置、设疑促思、知识归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落实新课程改革。
二、积极开展科学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尽可能开展让学生探究的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中尽量通过实物器材构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物理知识。教学方式由原来教师为课堂主体逐渐向学生为课堂主体转变,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课例1:在 “怎样表示力”的教学中,影响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笔者改变常用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树立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探究① “力的三要素”: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结论:弹簧所挂的钩码个数越多,它所受的_____越大,弹簧的形变 (伸长)越_____,作用效果越________。因此,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探究②:把钩码压在弹簧上。
结论:压在弹簧上的钩码个数越多,它所受的______越大,弹簧的形变 (压缩量)越_____,作用效果越______。比较后发现:作用在弹簧上的大小相等的两个力,因为力的方向不同,形变也不同。因此,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探究③:拔铁钉的实验,请学生以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羊角锤的A、B点拔铁钉,哪种情况更容易些?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因此,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我们把力的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
三、适时适度指导,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在探究学习中,要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教师的指导要做到适时、谨慎、有效,让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
首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控制讲话时间,留给学生三分之二的课堂活动时间,让科学探究真正落实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独立思考,将旧知识进行同化、巩固,把新的知识顺应到旧的知识体系中,并对新知识进行内化和提升。
课例2:探究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探究①: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平稳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3段路程,并记录其运动时间,请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这辆车在这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结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探究②:一只天鹅在空中沿直线飞翔,选取了飞行途中的3段路程,并记录其运动时间。请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天鹅在这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结论:天鹅做变速直线运动,天鹅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
其次,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掌握介入的时间。如果介入过早,学生没有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究;如果介入过迟,会让学生过早地处于无助状态。同时,教师要合理引导,不应该剥夺学生尝试错误和从失败中学习的机会。
四、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全员参与
根据新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目标在于 “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情,降低教学难度,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让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坚决删掉繁、难、偏、旧、怪的题目,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好。
首先,在探究教学中,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照和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积极参与到探究中来。
其次,在探究教学中,我们不仅采用个体研究,更应该采用合作研究或大班集体研究的形式,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各抒己见,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科学探究”的实践是课程改革的特征与标志,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和课改的相关资料,对 “科学探究”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进行有益探索。实践证明,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的提升大有益处,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关文信,毕凤祥,韩艳华.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编辑:杨 迪)
G633.7
A
1671-0568(2015)33-00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