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研究

2015-08-15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城东小学

新课程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品德教材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城东小学 朱 艳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研究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城东小学 朱 艳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把握好课程资源的作用。因此,文章分析了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例提出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策略。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是一种新型课程,它有着很强的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学科。因此,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材上,而要深入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真正了解生活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开发课堂和生活中的各类课程资源并加以灵活运用,从而把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生活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习惯。

一、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重视度不够

品德与生活学科是小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学校不重视该学科,不仅课程安排得较少,还时常被其它学科老师占用。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学生的课内学习情况,忽视学生课外的学习与实践。家长也只关注主要考试学科,对于学生的品生成绩和学习情况不太在意;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为品德学习过于单调,不太感兴趣,因此,课程效果大大降低。

2.教学方式陈旧

虽然小学的思品课相比于其它课程更具有趣味性,但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还是习惯采用讲授式教学,无形中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没有关注学生的内心体会,加之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就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和精力都比较旺盛的时期,对于乏味的东西就更难沉下心来学习,这样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就很难被学生们接收,课堂效率也不能得到提高。

3.忽视学生差异

许多教师习惯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行为错误往往会用较为严厉的方法去对待,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只是简单地用成绩来衡量。但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着他们自己鲜明的个性,不可能用统一的标准对他们进行成人式评价。许多教师在进行品生教学中对于表扬有些吝啬,偏爱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其他,甚至对一些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在课堂进行严厉批评,把他们同自己眼中优秀的学生进行比较。有时候一些评价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致使学生缺乏自信心,自卑胆小,甚至影响到他们以后的成长,导致他们形成自卑、封闭的心理。每个学生都有他们优秀的一面,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差异,以包容的心态来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

4.缺少实践活动

很多教师和家长只把品德与生活课当作一门思想教育课,实际上,品德与生活课并不是只是思想教育,它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修正他们的性格,让他们了解生活、热爱生活。当前的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包含了太多知识性的内容,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知识学习给占据了,因此开展实践活动的时间大大减少。日常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如果不结合实践活动来进行,就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很难真正吸收知识。教师不管在课内还是课外,都没有积极开展实际活动,这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策略

1.开发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不仅包括品德与生活课本,还包括学生的练习册和辅导用书。目前的教材内容相比以前更加综合、丰富,教材又是教师接触最多、最方便查阅的资料,因此,开发课程资源可以先从教材资源着手。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不能照本宣科,而要先进行全面、充分地理解,以明确教材的设计目标。例如,在教学 “看我多精神”中,有的教师先把学生请上来,让他们演示标准坐、站姿,但学生姿势都不够标准。其实课文中就有图例,可让学生对照着书中的范例来做,然后再纠正他们的错误,结果学生很快坐端正了。教材中的各个案例都是经过编者仔细研究和反复实践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所以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再采用其它方式辅助教学,从而达到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

2.利用校内资源

校园环境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课程资源之一,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有利渠道。教师在利用校内资源时,要注意利用好校园的环境资源,开设各种各样的活动,把校内场地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比如,在花丛以及草丛中设立“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的宣传标语,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意义,明白爱护校园是每个人的责任。再如,“相约秋天”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用十几分钟的课堂时间来让学生在校园里寻找象征秋天的景物,然后回到课堂一起交流讨论。学生不仅知道了秋天的季节特点,还真切地感受到了身边景物的美好,这样不仅贴合了教学目标,还让学生学会了通过身边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季节,又进一步了解了校园,是非常好的教学体验方式。

3.融合生活资源

品德与生活既然有生活一词,那教学中就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所以开发课程资源更要注重融合生活资源,还要让学生走出校园,感受生活。比如,在 “生病真难受”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感受来进行踊跃地发言,让学生觉得教材的内容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再如,到了春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郊外春游,带他们放风筝、野餐,教他们认识各种植物,告诉他们野外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让他们学习到了许多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使他们更加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不管是生活常识还是自然景观,都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情感体会,让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活动更加富有色彩。

课堂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主动走出封闭型的课堂资源空间,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和开发者,使学生多渠道、多媒体、多方位地进行个性化的体验。教师要充分理解、利用教材资源,把握好校内资源,注重融合生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课本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活、明白道理,从而树立良好的品格,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1]黄福生.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让品德与生活课堂充满活力[J].教师,2015,(1)69-69.

[2]诸娟芳.课堂之精彩在于“改变”——例谈“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4,(7)43-45.

[3]史久峰.开发生活资源引导参与体验[J].软件(电子版),2014,(2) 353-353.

(编辑:杨 迪)

G621

A

1671-0568(2015)33-0038-01

猜你喜欢

品德教材资源
教材精读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