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教 全面提升语文能力
2015-08-15湖北省丹江口市凉水河镇中学柯正英
◆湖北省丹江口市凉水河镇中学 柯正英
以读促教 全面提升语文能力
◆湖北省丹江口市凉水河镇中学 柯正英
文章以阅读为基础,提出了提高学生领悟能力、答题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能力的措施,符合新课改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若干要求。
朗读教学;领悟能力;答题能力;写作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朗读教学日益受到语文老师的普遍重视,它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声情并茂地朗读就像音乐舞蹈一样,能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情感的熏陶,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以读培养对教材的领悟能力
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就要先读、多读、会读,只有多读才能明白所读文章的意思,日积月累就会提高学生对课文的领悟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把 “读”贯穿于教学的始末,要求学生在课前提前阅读,扫除文字障碍,初步感知文本;课堂上要朗读课文,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通读全文
篇幅较长的文章可默读,也可自由大声朗读;可快读,也可分角色朗读等。篇幅短小的文章可教师范读或听专家朗读,可小组齐读,领读,配乐读等。尤其朗读诗歌或精美的散文时要注意把握语气、语调、语速和重音等,读出个性,读出感情,读出美感。读不为读而读,不是走过场,读而不思则罔,学生要边读边思考,在朗读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脉络,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文章的写作方法等。比如,高尔基的 《海燕》可听名家读,可自由读,可展示读。边读边思考:文章描绘了几幅画面?刻画了海燕怎样的形象?除海燕外,文中还写了哪几种海鸟?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文章运用了怎样的写法?这些问题学生可能在通读两遍后就能领悟一二。当然,要想深入理解,还需要老师结合写作背景适当点拨,否则学生想破脑袋也不得其解。
2.局部读
思而不读则殆,对文章的精彩段落和重点词句结合精读、细读,品读。要读中质疑,带疑再读, “沿波讨源”,方 “虽幽必显”。如鲁迅的 《故乡》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两段肖像描写,可让学生齐读,分组对比读,个人展示读等,学生便不难领会少年和中年闰土的巨大变化,文章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三座大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3.圈点批注读
圈点批注读即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圈出值得玩味的词语或细节,并标注自己的理解。如 《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后,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句中的 “扯”;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伸过来”句中的 “攥”等。把这些词语圈点出来,反复研读,从 “扯”字中,就会知晓胡屠户巴结讨好范进的心理活动和趋炎附势的市侩嘴脸及当时世态炎凉的社会风气。从 “攥” “伸”这两个字中,可看出胡屠户贪图钱财、虚伪世故的性格。
4.旁白加表演式朗读
旁白加表演式朗读即一学生读,另一些学生配合演示动作神情等。如 《核舟记》一文中,船头三人和舟尾俩舟子的坐姿神情描述复杂,学生容易记混淆,采用这种朗读方式,可以使学生很快记住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它对学生理解、领悟文本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不能走形式,玩花架子。在教学中要因文而宜,把朗读教学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二、以读提高对课外现代文答题能力
在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考查中,一个重要的板块就是课外现代文阅读。在答题时, “阅读”尤为重要。学生要积极读,专心读,还要学会读,才能 “披文以入情”, “因情而觅理”,才能有助于答题。怎样读才叫会读呢?
1.小声读或默读
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为后面的答题做好先行工作,因为很多题目都与它们息息相关。如果是记叙文,那么议论、抒情句要反复阅读,用心体会,这样做,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若是议论文或说明文,每段的开头句连起来琢磨着读,自会理清文章的层次。对一些标志性的词语要圈点,如表时间的词语或表地点转移的词语,或表示情感变化的词语等,对进一步理清文章的思路大有帮助。
2.带着问题读
文章读过后,接着要读文后的题目。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地读,目标明确,视野缩小,只锁定相关段落、句子,反复默读,凝神思考,有些答案就会自动浮现出来。
3.结合具体语境读
有些题目是考查学生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这类问题就需要放在具体语境中去思考,先在原文里面划出这些词句,然后把上下句或上下段认真研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例如,句中加点的 “这” “这种”或 “这些”在文中指代什么,若把这些词语放在具体语境中,并结合前面的内容读几遍,答案自然一清二楚。
当然,快速正确答题只有在读通、读懂全文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切忌囫囵吞枣,匆匆上阵,否则出力不讨好,浪费时间,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以读培养写作能力
古人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读书对写作的帮助毋庸置疑。学生由于年龄、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事事都去观察、调查,这就需要他们去借鉴别人的经验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认知,陶冶自己的性情等。古今中外的文学家无不博览群书,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琴棋书画等都有广博的认识,因而写作起来游刃有余,信手拈来。
读书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可摘抄积累一些妙语佳句,它们就像天幕上闪烁的星星,在写作时巧妙运用,定会给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可写写读后感,对立意构思、人物形象、语言修辞等谈谈自己的想法,不仅能提高鉴赏能力,更能提高写作能力。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习、借鉴、创新,持之以恒,写作水平才会随之提高。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不仅课堂上要书声琅琅,课外更要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多积累、多背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社会培养一批高分高能的真正人才。
[1]宋桂香,朱淑兰.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
(编辑:易继斌)
G633.33
A
1671-0568(2015)33-0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