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系统观念” 突破生物学科教学难点
2015-08-15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初级中学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初级中学 刘 霞
运用“系统观念” 突破生物学科教学难点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初级中学 刘 霞
初中生物学科的边缘地位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由此产生的教学难点相对增加,影响了教学效果。文章提出,运用系统论思想,科学归类学科教学内容,分析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系统;生物教师;教学目标;教学难点
对于所有生物教师而言, “系统”这一名词引发的直接思考就是动物的八大系统。笔者认为, “系统”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论,是帮助教师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科学参与生物学习过程的一种方法,是决定教师用恰当的手段,引领学生累积生物素材,掌握生物学科学习的规律,是有效、高效地克服生物学科学习中的难点,内化生成学生探究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力武器,是提升学生环保意识的必要途径。
一、准确理解生物教学中 “系统”所包含的丰富内容
系统是由众多相互关联的因素所组成的复合体。初中阶段生物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就是由丰富的教学因素所综合作用的结果。生物学科学习的特质在于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生物现象,进而让学生生成时代所需要的科学精神。
1.教师应分析教材所呈现的各层级教学内容
教师应分析教学内容和丰富的生物现象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以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学习兴趣,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比如,“酗酒对人体的危害”这一教学内容,教材中呈现的水蚤的心率和酒精浓度之间的联系实验,固然能够引发学生对酗酒危害的认识,但水蚤和人体之间的生物学差异很大,要让学生真正认同教材的观念可能会有难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从 “严禁酒后驾车”这一现象分析,通过视频生动呈现酗酒驾车的危害,进而分析其内在的原因,最后再让学生回归家庭社区,主动宣讲酗酒的危害,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就比较符合预期了。
2.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生物学习材料
从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开始,教材就致力于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物现象的习惯。但是,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往往成为某个短时间的实践课程,形成了所谓的实践报告,至于学生是否具备环保精神就很难界定了。例如,学完“生物与环境”后,笔者带领学生到公园参观,力图让他们理解生物圈中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理解食物链等概念,最后让学生用一句话表达保护生物圈的意义,90%以上的学生写出了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句话。笔者再次进行尝试:通过视频展示不同的风景,有青山绿水的桂林,也有污水横溢的城郊,进而让学生感受到锦鳞游泳的美好和蚊蝇纷飞的强烈对比;再做取样分析,水的不同样本在显微镜下呈现决然不同的景象,让学生们认识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人类面前是何等苍白。其中一个学生写出的感受令人深思: “请不要向河道排污,因为,鱼看不到它的路了。”
3.教师有必要了解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主客观因素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分析社会现象中的生物学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分析学生生物学习过程中微妙的心理变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 “亲其师,信其道”。
二、准确定位 “生物教学系统”庞杂内容之间的关联
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丰富,甚至比其他学科更为庞杂,它研究的是包括人自身在内的生命现象和规律,所以,用“系统”的理念厘清内容之间的关联,对学科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系统”的观念要求高屋建瓴,从全局出发,别开生面地找到解决生物教学中重点、难点突破的有效思维方式。分析清楚和生物学科教学相关的内容之间的关联,可从以下3个角度着手:
1.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联
教育必须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构建生物学科系统教学理论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课标,更要熟悉所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使教学成为有源之水。比如, “生物技术”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除了教材所确定的微生物、发酵技术、食品加工保鲜技术、克隆、转基因等内容可以呈现给学生以外,不妨进行 “三聚氰胺”添加到牛奶的话题探究,让学生真正理解生物技术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2.学生在不同学段的认知特征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一共有两个年级段,很多教师简单地认为4个学期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往往忽视了初一年级学生。比如,讲完光合作用以后,有学生进行水草在光的作用下产生氧气的实验,得出一个结论:河水里气泡的出现,是水里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这样的结论所产生的危害虽然不足以危言耸听,但事实的真相不能忽视:河水里泛起的气泡,更多时候是河底的腐殖质分解产生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如何让学生了解真相,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产生错误认识的原因是以偏概全。教师引导得好,就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但涵盖了生物学发展史及发展趋向的相关内容。江苏省南通市以会考的形式完成对学生学科知识的考查,试题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却成为学生考试的难点,这就要求教师把生物学名词教学真正转换成生物学内在的规律教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力图让学生构建基本的生物学理念:生物的完整性、新陈代谢、生长现象、应激性、生殖和发育、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等基本概念应该贯穿整个生物学科教学始终。如果切实做到了这一点,所谓的学习障碍是可以克服的。比如,体循环和肺循环教学内容向来容易让学生混淆各种名词: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血、静脉血、主动脉、肺动脉、腔静脉、肺静脉、左右心房、左右心室、鲜红、暗红等名词组合成一个 “迷魂阵”。但是,只要用新陈代谢的规律贯穿教学过程,辅之以现代教育手段提供的声光电平台,这样的难点不但可以突破,还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运用 “系统论”进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今后这样的尝试还将不断深入下去。科学发展必须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趋势,面对日益丰富的教学内容,系统论必将为教师解决生物教学中的难点指明方向。
[1]李喜先.技术系统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时光,王海臣.以系统论方法指导生物学高考复习[J].生物学教学,2005,(6).
(编辑:易继斌)
G633.91
A
1671-0568(2015)33-00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