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情感教学

2015-08-15甘肃省镇原县开边中学常虎应

新课程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祥林嫂文本素养

◆甘肃省镇原县开边中学 常虎应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情感教学

◆甘肃省镇原县开边中学 常虎应

情感教学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语文教师可以以丰富的个人情感积累和情感教学预设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达到以教入情,以生促情,以文品情,从而使学生逐步获得情感的浸润和精神的洗礼。

新课改;高中语文;情感教学

伴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课程教学领域正悄然发生着一场深刻变革:语文教学的方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合理,理念更加科学。笔者认为,教学领域中的诸多问题或许可以从情感教学这一角度出发去研究,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开辟新的道路。

一、以教入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教学中,教师的整体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情感教学中,教师的情感积累和情感素养会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成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1.丰富的个人情感积累

语文学科的教学更显现出由其学科特性所决定的特殊性:教学设计与实施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也十分突出,需考虑如何才能将其很好地展现给学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不断沉淀并升华自我情感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为了更好地沉淀并丰富自己的情感,语文教师应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量,在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品味与把握中充实自己的情感体悟,提升自己的情感素养。

同时,生活中也处处有情感的影子。 “一树一村庄,一花一世界”,教师们应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极具人文化的视角来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不断充实自己的情感视野,思索、体味人生的真谛。当教师的见解足够深刻,情感足以动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兴致高昂,就能很自然地融入课堂。

2.充分的情感教学预设

在具体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来进行相关的教学预设。在课堂刚开始时,教师可对学生做一些有针对性地提问、引导,教师本人也可做一些即兴朗诵或是播放一些指向性很强的视频,使教学一开始就能很好地触动学生的情感。经过课前的充分预设,教师可以针对同一课的教学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程式,进而在相互比较中逐步选取出贴合学生学情的情感教学设计与构思,力求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当然,课前的相关预设与教学过程中的激情发挥并不矛盾,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反馈做出的恰到好处的发挥与生成更能促进整个教学的优化,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以生促情,营造课堂人文性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支撑下,多数教师都明确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情感教学中,教师也应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成长经历、个人思维方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展现出的思考很可能截然不同,也折射出他们在此问题中的深刻的情感渊源。所以,教学时,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自己的真实想法,深入分析其中深层次的情感缘由,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适时加以引导和评价。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真切地体会到,有时候学生自我的一些情感展现不但充分活跃了课堂氛围,促进了其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拓宽了教师对一些问题的思考维度,因而也就在无形中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不断成长。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就同一学习内容流露出的种种真性情也有助于在课堂中营造浓浓的人文性,有利于学生完整人格与情感的培养。

三、以文品情,提升联想能力引导共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面对语文教材,语文学习者应在对文本逐步深入理解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均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哲理性元素,背后折射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色彩。

例如,对 《小狗包弟》的理解,假设教师只就某个单一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中的情感内涵则显得有失偏颇,而从整体上展开多元化的思考,便可看到作者文中有对那场浩劫的情感态度,这其中有对包弟的深深忏悔,还有对自己的无情 “解剖”和对人性的真情呼唤。对文本进行认真品读后,学生们可以发现,作者在文中并不是要极力表现对“文革”的强烈控诉,而是要流露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有关人性的反思。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透过文本,充分感受到作者自己对小狗所表达出来的无限愧疚其实正是对自己的深刻反思和无情批判。作者意在通过对小狗前前后后的处境和遭遇进行展示,进而从侧面反映其内心对人性的感悟和对自身的强烈反思。

又如, 《陈情表》一文可谓文言文中的抒情佳篇,文章刚开始就使读者为其中的真挚情感所吸引。在具体讲授时,教师不能过度阐释文本内容,也不能过分强调文言字词的涵义,否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割裂整个文本,使整个文本显得支离破碎。相反,教师应身穿肃装,表情严肃,用文本中表达作者特定情感所需要的低缓而浑厚的男中音进行饱含深情地朗读,并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文中作者对亲人深切的怀念之情。由此,教师就凭借自己良好的朗读功底和对文中情感恰到好处地把握率先垂范,先声夺人,使学生很好地进入到本文作者的角色中,学生们朗读和学习的欲望便被激发了出来。接下来,再让学生们朗读课文,尽可能使他们在朗读中品味、在想象中感悟、在个性张扬中理解,教师则适时抓住其闪光点进行表扬,由此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此外,在学生吟咏、品味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其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他们每一个人的个性都尽情地张扬。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教师如能适时引导学生揣摩、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及语言感受,就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使其体验 “成功”的乐趣。这样,学习了文本之后,学生们都会被李密的真挚感情所深深打动。此时,教师可以趁机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不限题材写一篇有关本文阅读感受的小作品,可以是读后感,也可以假设自己是晋武帝给李密回封信。通过这种巧妙的练笔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真情实感在写作过程中得到进一步阐释,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拓展,并提高联想能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还要善于充分激发和运用学生的情感潜力,使他们在对文本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动情、明理,从而将在长期生活中所内化的情感同具体所学内容中着力表现的情感相碰撞,进而产生共鸣,感化学生,充分引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增强学习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主要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交流的主要对象是文本中的思想内容,如师生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具体事件、勾勒出的人物形象特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探讨,达到教育学生、感化学生的目的,且师生在对文本的相互领悟中,会使情感得到有效沟通。

例如,在具体教授鲁迅先生的 《祝福》时,师生可一起充分探讨 “是谁害死了祥林嫂?是谁夺去了她无辜的生命?到底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元凶?”等一系列问题。此时,学生们会说鲁四老爷,或说柳妈,或说 “我”,进而推断推出是封建礼教。通过这样的探讨,学生就会明白,正是因为残酷的封建礼教,才会有鲁四老爷那副自私、伪善的丑恶面孔,进而冷酷无情地逼迫祥林嫂;也正是因为封建礼教,柳妈才会在不知不觉中用迷信思想把祥林嫂往绝路上逼了一步;还是因为封建礼教,祥林嫂才挣脱不了命运的牵绊。经过争论,学生们很自然地融入到那个特定时代中,从而充分体会到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元素,真正理解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情感。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应是饱含情感的人文性教学,教师在赋予学生一定知识的同时,还应努力使其拥有充分的情感性学习体验,从而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逐步建构出独具魅力的情感型语文课堂,逐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编辑:朱泽玲)

G633.3

A

1671-0568(2015)33-0027-02

猜你喜欢

祥林嫂文本素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