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对外汉语初级教材研究综述
2015-08-15谭明月
◆谭明月
十五年对外汉语初级教材研究综述
◆谭明月
近年来对外汉语初级教材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经验总结类、教材构成内容、综合对比类以及国别化教材等四个方面梳理了近十五年来初级教材的研究状况,探讨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加强今后研究的若干建议。
对外汉语;初级教材;研究综述
教材是构成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的质量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初级汉语学习者在数量上比中、高级阶段多得多,因此初级教材便显得更加重要。新世纪以来,初级教材研究方向多元化,方法多样化,大量优秀论著涌现。
一、经验总结
沿着20世纪90年代“总结经验、提出构想”的路子,经验总结工作仍在继续。刘珣明确指出:“目前教材的质量和品种都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教材内容是中国人为留学生专门设计的,并不像是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杨寄洲结合 《汉语教程》,认为初级教材应把语法作为一条主要线索,认真编好课文,通过语境将语法、语义和语用结合起来;把词—词组—句子作为语言输入的基本单位,重视选择词语和控制词汇量,安排层次分明且合理足量的练习题。李如龙提出要建设基础汉语语料库,初级教材应当“以言语为依归,以特征为方向,以常用为重点,以综合为原则,以系列为目标”,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其他如程相文、李泉、齐沛、杨小彬等人,均零散地表达过自己的看法,这些意见对初级教材发展大有裨益。目前大家对初级教材满意度不高,发现问题类研究成果仍有不少,所以对初级教材的经验总结还将持续下去。
二、教材构成内容
教材内容包括课文、练习、知识要素及助读系统。近十五年,初级教材的课文、练习和知识要素日渐成为研究重点,助读系统却少有人关注。
1.课文研究
课文研究成果较零散,专门论述也不多,目前多侧重于内容。课文重要性不能被忽视,教材质量和课文内容息息相关,编写时须注重对语法、语境、语法大纲的处理。王海英对教材内容提出质疑,认为课文应贴近真实生活,以展现中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李海燕强调口语教材“课文的会话、独白段落不宜长,不厌多”,交际目的须明确。初级教材的课文内容的确十分重要,应该兼具真实性、实用性及趣味性。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文自然成为研究焦点,但因操作困难,系统全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
2.练习研究
在分析教材时,学者们就练习部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经周健、唐玲考察,“初级阶段的课文大多为对话体,对课文的熟悉和掌握主要还是一种材料记忆性的训练,我们应当把重点放在言语技能的训练方面”,练习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关于练习的编写,李绍林倾向于将泛化和分化理论运用到其中。刘娅莉通过分析几套海内汉语教材、海外英语教材中词汇巩固策略的运用情况,建议借鉴任务型教学法。徐峰则强调加强海内外专家之间的合作交流,以交际任务为导向,紧紧围绕学习者展开。目前的练习编排理论已丰富多彩,正是这些多样化的理论推动着练习编写的不断完善。
3.知识要素
汉语教材传授语音、语法、词汇、汉字、文化等知识。从2000年至今,知识要素的研究成果总体逐步增多,但对各要素的研究却呈现不均衡的态势:语法、词汇较多,语音、汉字、文化较少。
(1)语法研究。学界的关注点是初级教材语法点的确定及其顺序的编排。1999年,杨寄洲主编的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出版发行,给语法点的确定和排序提供一定的依据。随后,杨寄洲又指出语法点“了”非常重要,它既是学习难点又是基础点,并以“了”为界,探讨“了”前语法与“了”后语法各项目之间的序列,以实现教学的循序渐进和教材的科学性。杨德峰分析了初级教材三种确定、编排语法点模式的利弊,提出应按照 《语法等级大纲》来确定、编排语法点,同时遵循针对性、适度、循序渐进、分散、点面结合、量少六大原则。大家对语法的“热情”一直不减,对其研究也越来越细化。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初级教材的编写吸收了大量研究成果,不断地完善自身不足。从近年出版的教材来看,吸纳语法研究成果、参照各种语法大纲已经成为当下教材的特点之一。
(2)词汇研究。词汇研究涉及词汇的重现率、选取以及注释等方面。康艳红、董明考察了 《实用汉语课本》和《汉语初级教程》中词语的平均词频、重现频率、重现分布等情况,用相关数据结果呼吁编写者重视词汇重现率。关于词汇选取,周小兵、刘娅莉建议:参考 《词汇大纲》和《新词汇大纲》、教材共选词、汉语母语者词汇常用度,重视词频。王汉卫以甲级词汇和初级教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多种释义模式对甲级词汇的静态适应性和对教材生词的动态适应性,构想了初级阶段的生词释义模式。至于生词的英语释义,周国光、徐品香指出生词英语译释方式、译释的准确性、生词附属义以及生词用法等会影响汉语词语学习,编得不好容易诱发学习者偏误,倡议提高教材的英语释义水平。这类论文多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如问卷调查、语料库、计量统计等来审视初级教材中存在的问题,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总之,语法和词汇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待深化。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对语音、汉字、文化研究不足,代表性成果不多,可实际上语音、汉字、文化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语法和词汇,所以研究薄弱的领域亟待加强。
三、综合对比
新世纪以来,对比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教材研究中十分普遍。总体来看,通过初级综合教材对比来发现问题地占据了教材研究论文的半壁江山,以硕士生的文章居多。犹自2007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成立以来,该专业研究生日渐成为初级教材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不可否认,这些硕博论文不仅拓展了教材研究的方方面面,还推动教材研究向更加深入、更加细致方向发展。该类论文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总体质量不高,多数分析只流于形式,而且雷同情况较为严重。总的来看,学术界对教材的关注度并没有下降,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分析初级教材的文章也并没有减少,但其中精品不多,特别是有学术影响力的文章不多,与教材数量的增长不成比例,这仍需反思。
四、国别化教材
2000年以前,教材大多缺乏针对性,国别化教材研究较少。由于大家逐渐认识到针对性于教材而言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别化教材日渐成为研究新宠,成果有所增加,但是代表性著述仍不多。王若江以中国国内教材为参照,就三部法国汉语教材进行了细致地考察,从“教材的地域性与针对性”“字本位教学与汉字分级教学模式”“汉语口语教学与拼音教材”“教学语法与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分析,指出了法国初级教材的优势以及可供国内教材的借鉴之处。此外,部分博硕论文如崔贤贞、金主希等也探讨了国别化初级教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国别化教材今后将成为研究主流方向之一。
纵观近十五年初级教材研究,研究成果逐年稳步增长,研究面不断拓宽,研究队伍不断扩充。为了解决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为了编写更优秀的教材,整个研究紧紧围绕教材,所以经验总结类文章占了很大比例。我们在构成内容类、综合对比类和国别化教材等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但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在几乎所有领域,目前的研究还非常初步,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在几乎所有领域,研究多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与整个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相比,初级教材研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初级教材编写原则研究薄弱,对语音、汉字、文化、助读系统的重视不够,国别化初级教材研究成果不多,初级教材评估的研究不足,等等。为加强今后的研究,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拓展研究面,加强初级教材的全面基础研究;提高创新意识,避免学术盲目跟风;注重研究者学术素的提升;吸纳新的研究方法,等等。初级教材的研究任重道远,有待后人继续思考和探讨。
[1]刘珣.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杨寄洲.编写初级汉语教材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 (4):52-57.
[3]王海英.对外汉语是对外的汉语吗——关于对外汉语初级教材内容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3(6):26-28.
[4]李如龙.论对外汉语基础教材建设[J].海外华文教育,2010,(2):8-15.
[5]杨寄洲.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法项目的排序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9-14.
[6]杨德峰.初级汉语教材语法点确定、编排中存在的问题——兼议语法点确定、编排的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2001,(2):81-88.
[7]康艳红,董明.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的词汇重现率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5,(4):94-99.
[8]周小兵,刘娅莉.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选词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5):26-33.
[9]王汉卫.论对外汉语教材生词释义模式[J].语言文字应用,2009, (1):124-133.
[10]周国光,徐品香.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语译释和汉语词语学习偏误[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82-85.
[11]周健,唐玲.对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考察与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67-75.
[12]李绍林.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3):34-39.
[13]刘娅莉.词汇巩固策略在初级汉语教材练习中的运用——兼谈与海外英语教材的对比[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4):52-61.
[14]李海燕.从教学法看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的语料编写[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4):18-23.
[16]王若江.对法国汉语教材的再认识[J].汉语学习,2004,(6):51-57.
(编辑:秦俊嫄)
本文系苏州大学第十七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对外汉语初级教材语法项目的选取与编排——以《新概念英语》为参照”(编号:KY2015179B)的阶段性成果。
谭明月,女,苏州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和文化教学研究。
G642
A
1671-0568(2015)35-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