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农机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2015-08-15李洪昌周同根
◆高 芳 李洪昌 周同根
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农机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高 芳 李洪昌 周同根
在分析高职教育现行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进行的人才需求调研和企业技术专家对专业就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的分析,研究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标准,建立基于“职业能力”要求的专业核心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专业成长,正确评判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教学标准;评价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目前,高职教育已开始从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尽管通过一系列的改革,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高,但是通过调研发现,现在的高职学生无论是专业能力方面还是关键能力方面均未表现出明显优势,主要表现在专业技能不强、综合素质不高、无法适应岗位要求等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考核评价体系重视不够,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仍采用与普通高等院校无大差别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侧重学生智力的评价,忽视了技能的考核,从而导致整个高职教育改革成效不明显,学生得不到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本文通过分析现行考核评价方法,结合农机专业自身特点,研究高职农机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一、高职教育现行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及存在问题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在实际教学中稍有成效,但是学生厌学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教学改革工作难于取得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相对与之配套的完善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课程考核的主要形式仍然以期末笔试为主,考核内容拘泥于书本和讲义,偏重于记忆力的考核却忽视其他智力因素,如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项目化课程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技能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但大部分项目化课程的考核仍然沿用过去基于知识体系并以理论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内容与形式与平时的任务或操作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
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公正性,便于规范化评价,利于理论知识系统化、完整化,但是这种考核评价方法未能真正体现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本质特征。目前,各个高职院校在学生考核评价的内容、方式和过程上都在努力创新,但从其评价的实质上看,相对于传统考核方式而言,只是换汤不换药,并未能真正发挥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考核形式单一。通常采用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这一评价方式,期末考试仍然采取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进行笔试的模式,且多为闭卷笔试,重点考核知识的积累,多以记忆为目标,且结合职业实际能力的命题较少;高职院校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单从理论考试是无法全面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
(2)考核内容陈腐,考试内容过分依附于教材。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命题,不能体现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的更新。纵观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考核基本上都倾向于对知识型内容的考查,考试内容偏窄,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以及职业素养考核很不够,使得课程的培养目标对专业的支撑力度不足。同时这种只注重知识型内容的考核也抑制了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禁锢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3)考核方法以终结性考核为主,考核侧重于结果,忽略了过程。近年来,虽然在课程考核中做了一些改革,在总评成绩中纳入一定比例的平时表现成绩。但平时表现成绩主要是根据学生课堂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来评定,很难体现学生的职业技能。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考核很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水平,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特别是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只能纸上谈兵,违背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4)考核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以教师和主管部门的评价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业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侧重于评价的甄别、筛选和批判性功能,重视终结性评价和相对评价等。这种评价作为选拔、区分学生的唯一手段,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改革,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性。
二、基于“职业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是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合格的农机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决定了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根据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求,开发了相应的专业课程,以“插秧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在教学实施中,以“标准取苗量调整”“插秧机保养”“插秧机液压检修与保养”等技能单元为主题,将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作为训练任务,实施“双学双纲、专兼双考”;以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为培养目标。在全面分析生源质量变化的基础上,在分析现代企业用人要求的现状上,明确教学目标,坚持以技能为主,结合职业学校特点以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枯燥的课堂上解脱出来,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采用职业能力为导向,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就具有重大的意义。
1.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总原则是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依托最新的教学大纲和现行职业考核标准,在高职教育考核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要充分体现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密切结合职业考核标准,以促进学生对职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实践应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为标准。
(1)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考核并重。
首先是完成农机技术服务相关岗位工作任务过程中职业能力掌握的程度,包括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运用及自我学习等专业能力;其次是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
(2)以能力测评为核心,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打破传统的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考核方式,考核过程中把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3)以过程考核为重点,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注重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终结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其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
2.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
(1)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培养“技术应用人才”为己任,紧紧围绕“将学生培养为技术应用人才”为主题设计教学内容;以完成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维修项目为教学目标。根据就业岗位来设计岗位的目标任务,进而形成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点,来构建课程目标、任务、知识和能力体系。把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生活实践的参与者,逐步实现学生角色与岗位角色的统一,让学生学而不厌,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设计“双学双纲”教学标准。科学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标准、理论纲领和实践纲领标准,突出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3)建立以教师、学生、行业专家 (企业)等多评价主体。建立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清楚自身专业水平与能力发展的不足,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专业成长;同时,实施“专兼双考”评分机制,即评价学生成绩和能力实行专任老师和企业师傅的“专兼双考”评分机制,正确评判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任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兼职教师指导的积极性。
(4)考核内容从知识型内容的考核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转变。突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考核,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5)考核形式多样化。除了理论和实践考试之外,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展示学生风采。结合全国、省市、企业技能竞赛选手的培养与选拔工作,在平时的实践性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技能大赛的思想与具体的竞赛要求,定期举办专业技能竞赛,让技能大赛要求成为专业课程教学与评价的导向,促进学生学好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岗位的要求。
3.评价标准的设计
对学生课程评价的形式,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即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过程考核是在平时课程学习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分学习态度和单元考核两部分,学习态度考核是根据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课后对待本课程的学习态度 (如作业、答疑、网络自学等),由专任和企业兼职教师综合评定,占总成绩的10%;单元考核是依据任务工单进行考核,在每次课程学习后教师根据学习项目设计任务工单,通过工单检查学生当堂任务完成情况,任务工单由学生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与教师评价组成,学生自身、同学之间、教师共同参与,从多个视角来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单元考核占总成绩的10%。
结果考核分技能考核和期末考试两大部分,分别占40%,技能考核由教师根据技能考核题库随机抽取多份试题对学生考核进行评定,技能考核题库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考核题与职业资格证书和企业需求相结合,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劳动部对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资格认证,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之一。企业需求是学生立足之本,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制定技能考核试题,促进学生学好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岗位的要求。职业资格证书又可分为初、中、高级等多个层次。教师要在学生学习入学之时就指导学生认真制定好各自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分阶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工作;同时,选聘合作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一线优秀人员,作为长期聘任的专业教师担任本课程教学工作,形成以企业兼职教师、校内双师素质教师、业内专业人士与高职学生互动合作的生动的闭合系统,让单一的校内实训课程变为了丰富多样的校内、校外、企业互动的多元教学体系,形成学生在完成工作中认同企业,教师在真实任务中培养学生,企业在工作中考核选择学生的互动合作教学过程。“干中学、干中教”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校企合作,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企业选择满意学生疏通了选人用人渠道,搭建了高效就业平台。
三、结语
通过考核评价对学生的督促,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的维修项目,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更使他们懂得怎样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另外,评价体系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教学设计,把握整个课程,厘清思路,串接好各个知识点,并能预测授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事先设计好解决方案,这对教师教学水平及操作技能的提高也是一个很好的磨炼机会,值得我们去不断地研究和推广。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技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缩短了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时间。
[1]程和平.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单元设计初探[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16-118.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43-44.
[4]洪宵,付彬,李涤非.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08,(6):92-93.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田廑.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4):101-102.
[7]王民权,梅晓妍.高等职业教育中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88-89.
[8]姚正武.对项目化教学课改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9,(8):103-104.
[9]应力恒.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8):36-38.
[10]曾凡芬.现代远程教育中英语项目教学法初探[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2):76-78.
(编辑:郝 婵)
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项目(编号:2013JSJG296)的研究成果。
高芳,女,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机专业高职教育理论;李洪昌,男,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机专业高职教育理论;周同根,男,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
G712
A
1671-0568(2015)35-0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