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自制语言类节目的创新发展——以《奇葩说》节目为例探索语言类节目创新
2015-08-15黄欣邓攀
黄 欣 邓 攀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近年来,随着网络门户网站的良好发展势头,各个门户网站相应推出了一系列的网络节目,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和赞誉。例如,爱奇艺的《晓松奇谈》、优酷的《罗辑思维》、搜狐的《大鹏嘚吧嘚》随着节目在网络平台的播出,点击率大幅度提高,在过去的一年里节目的点击率甚至可以和各大电视台的优选节目相比较!
语言的魅力,除了日常生活的使用以外,更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重要途径。经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提升说话的能力。当说话能力提升后,语言就变得非常有感染力和说服性。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正是看到了这种语言的魅力,才创造出了语言类真人秀节目。
随着节目种类的多样性发展,语言类真人秀节目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例如,电视节目《开讲了》和《超级演说家》。尤其是《超级演说家》更是为广大的草根阶层的百姓提供了语言平台,让更多的人站在更大的舞台上畅所欲言。但是相比较网络平台来讲,电视的语言类真人秀节目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在说话方式和所选话题的时候。
语言类节目的播出和受众的增加,也引发了网络门户网站的注意。网络平台的自制节目当中也看中了语言类节目,爱奇艺首创播出了《奇葩说》。
一、《奇葩说》介绍
2014年11月份,一档以“寻找最会说话的人”的网络自制节目《奇葩说》在爱奇艺播出,并获得极高的点击率。节目前期是进行选手的选拔,后期被选拔出的选手组成正、反两方对于节目组设置的话题进行辩论,以现场观众的跑票数量决定一方获胜,辩论失败的一方导师进行投票,再次进行选手筛选。节目设置导师两人,分别是张晓松和蔡康永,主持人为马东。导师参与前期的选手选拔,及后期辩论时各为一方导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发言。
二、《奇葩说》节目设置及互动环节
提前在网络平台提供下期话题,形成互动,选取讨论热度高,投票最多的话题成为节目的话题。这种让受众做主,真实地参与到节目制作中来,形成媒体和受众的双向交流,对于节目播出后的点击率提供了有力保证。利用弹幕形式进行及时互动。神秘导师和网友一起进行吐槽,也形成了一大看点,同时节目也得到了更好的宣传。这时,网络自制节目就不仅仅是节目的播出和收看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参与互动。这些参与互动的环节设置,以及交流和互动的及时性,是网络自制节目的关键优势所在。
三、《奇葩说》话题选择
进入辩论赛后,每期的话题选择,成了受众关注的热点。
选题角度,关注当下社会的一些热点现象和话题。例如,“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结婚在不在乎门当户对”;“你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等,当下一些社会生活中常常被大众关注的话题,这些话题容易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大众才会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还有一些话题的设置,是看起来符合大众传统道德理念的一些观点,在《奇葩说》当中却采取了一些或逆向或极端的表达方式。例如,“该不该看伴侣手机”、“爱上好朋友的恋人要不要追”等,这一系列的话题的设置和提出,体现了节目选题的个性和打破常规理论,以及在表达方式上的转变和思维模式当中逆向思维的运用。
四、《奇葩说》设置语言风格
(1)导师及主持人语言风格。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定位调侃性比较突出,如对于赞助商的广告播报也采取了直接重复,语气加重等,播报完毕还加上一番自己的调侃,能够让更多的受众记住冠名商,并且不讨厌广告的植入方式。两位导师语言风格非常的鲜明。高晓松选择了犀利的语言风格,运用自己的经历在辩论结束时进行画龙点睛的总结及点评。蔡康永选择了温暖的语言风格,运用自己的知识面以及强大的逻辑思维,条理清晰地进行分析总结。两位导师语言风格迥异,但是却一张一弛,张弛有度,配合默契。
(2)选手语言风格。一档好的语言类节目,选手的语言风格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奇葩说》中选手众多,但每一个选手的语言风格都不同。例如,闫如晶、范湉湉、马薇薇、肖骁,之所以受到网友的高度关注和讨论,也是因为其语言风格的鲜明,让受众进行不断地思考或者捧腹大笑。那么选手的语言风格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呢?首先,是选手的性格决定选手的语言风格。例如,马薇薇性格是比较要强,所以她的语言风格中处处能体现出强势的状态。选手肖骁的风格是自我,所以肖骁在语言的组织上比较肆无忌惮,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受到一般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其次,选手的个人人生经历决定选手的语言组织以及逻辑思维,而这些都反映在语言风格上,如选手范湉湉,因为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所以在语言的内容方面会有很多个人经历过后的说教在其中。因为经历过挫折和低谷,所以在语言的语气状态上比较强势。
(3)消音手段的运用。节目在制作的过程中,不干涉选手使用不文明语言,可以说是《奇葩说》的选手全部都是有策划的畅所欲言的状态。这样使得选手的情绪非常的饱满,语言的感染力得到很好的释放。在后期的制作中合理利用消音手段,对于敏感字眼进行消音处理,但是不会进行剪辑。这样使得画面保持了流畅的同时,也能够更加真实和直观地进行节目的观看。受众也正是因为这样奇葩的语言风格才纷纷被吸引。
《奇葩说》的成功,不仅带来了高关注度和经济效益。也是让更多的网络平台开始重视网络自制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并且在制作和播出的过程中越来越走向专业化,也相应地加大了经济的投入比重。
[1] 胡鑫.《超级演说家》的节目创新和社会价值[J].声屏世界,2014(1).
[2] 王维砚.“奇葩”频现是审丑盛宴[J].工人日报,2015(002).
[3] 徐波.从《超级演说家》看真人秀节目的多维度发散[J].声屏世界,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