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十二招”让学生走进名著
2015-08-15连伟红
连伟红
近年来,阅读名著的重要性愈发为学生、教师、家长所认识和重视。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实践中,如何才能使学生爱读、会读、读懂?笔者采取了“三步走、十二招”的做法。
一、“引”——让学生爱上名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没有阅读的兴趣,只能是敷衍了事,收不到实际效果。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入手,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引导学生走进名著的大门。
1.影视激趣法
如今的学生普遍喜欢看电视、上网、玩游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习性,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把观看影视作品与阅读名著结合起来,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集中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或鼓励学生在家中收看名著欣赏类电视节目,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上《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祖孙之间》等名著小说课前,可以事先组织学生观看,然后结合课文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家的生平,这样就有助于学生进行情景交融的阅读理解,从而熟悉名著的基本情节。同时,由于播放的只是片段,学生都十分关注名著中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这就为学生从片断到整体阅读名著做了良好的铺垫。
2.“讲坛”感悟法
时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受到热捧,其内容涉及面广,以历史、文学居多,并且这个节目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收看《百家讲坛》中与名著关联性较大的讲座,比如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等,同时购买这类图书借给学生轮阅。通过这些精彩而深刻的名篇解读,学生普遍有所感悟,并激起了阅读原著的浓厚兴趣。比如,一些学生说,在观看了易中天品评曹操后,很想再去翻看一下《三国志》或《三国演义》中的相关情节。
3.名家激励法
一部伟大作品的产生,往往是作者历经苦难的结晶,像《史记》《红楼梦》的问世,很大程度上缘于作者蒙受深冤奇辱,身心备尝苦难。所以,每当向学生推荐一部名著或教授名著有关章节时,笔者都会讲述作者的生平,使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产生共鸣,激励学生对作者本人的尊敬、对作品阅读的渴望。同时,通过对作者经历的了解,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用意,更好地体会作家隐藏在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比如,在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导读课时,着重向学生讲述蒲松龄、吴敬梓参加科举的情况,引导学生与“范进中举”做比较,以作者的苦难经历引发学生对名著内涵的思考。
4.高考“威逼”法
当前的教育评价机制使得很多学生过度注重分数,疲于应付升学考试,在名著未纳入高考之前,学生课外阅读已窄化为升学考试的推荐阅读篇目,更有甚者只推荐书籍的内容提要,或提炼出重点部分,将原著完全抛弃。为改变这种情况,福建省把《红楼梦》等长篇小说类文学名著、《论语》等文化经典著作列入语文高考的考试范围。这也是在这种应试教育的体制环境下做的反位思考,借助高考这根无形的“指挥棒”,引起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广泛重视。
二、“读”——让学生学会阅读
学生有了兴趣以后,如何更加有效地阅读名著,实实在在地把握故事脉络、主旨,而不是囫囵吞枣、似懂非懂?笔者的做法是,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即先了解著作所处的时代、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主旨等),从“小”处入手(即根据名著框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阅读办法),以“小”见“大”,这样就比较容易了解人物形象,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作品的主题。
1.时间研读法
长篇名著时间跨度一般比较大,从几年到上百年都有。阅读时,如果根据情节的发展,分成几个时间阶段,就能准确知道不同时间内发生的事,清楚把握作品的脉络。
比如,《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共97年的历史,全书120回,可分为三个大的时间段,1回~33回为第一阶段,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34回~85回为第二部分,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蜀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86回~120回为第三阶段,主要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学生弄清这些阶段,阅读时就会容易许多,不会被众多的事件搞糊涂。
2.空间跳读法
名著描述的故事情节繁多、复杂,阅读时如果根据地点空间来进行跳读,就能比较清楚地把握不同地点发生的故事,或者同一地点不同时期发生的故事。
比如《西游记》是一部按照地点转换来安排故事情节的著作。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过程,就是由不同地点发生的50多个故事组成的,每个故事都自成一体,学生在阅读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地点发生的故事来读。
再如《东周列国志》,描写了春秋战国时期500多年的“列国”的历史,人物、事件相当丰富,学生很容易弄混,搞不清头绪。对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国家有选择地跳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阅读难度,使学生更清楚地明白,在不同的诸侯国里,有一些什么样的人物,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件,然后再把列国的历史串起来,就可以通读全书了。
3.人物品读法
人物在名著中占有重要位置,绝大多数名著都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学生阅读时以人物为切入点,选取自己喜欢的人物及主要事件去品读,就能比较容易地体会作品主题。
比如《家》,让学生以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爱情遭际为线索进行阅读,从而了解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了解当时青年人的处境,进而引导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又如《战争与和平》以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大家族的兴衰,特别是这四大家族的主要成员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战争与和平两个层面相交插,学生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体会作者力图表现的“人民的思想”。很多名著都可这样去读,可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形成审美体验。
4.场景摘读法
名著中通常有许多精彩的场面描写,抓住这些精彩场面,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使学生迅速捕捉著作的语言风格、表现手法,更深层次地把握人物形象,理解著作主题。
比如《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刘姥姥游大观园”等,《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火烧赤壁”“连环计”“草船借箭”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精彩场面。通过欣赏其中精彩的语言、动作和场景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一步步地走进人物、作品中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作品所蕴涵的思想。
三、“析”——让学生懂得赏析
许多学生反映书读得不少,可总不见效果,缺乏有效的思考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挤出时间作了一些尝试,引发学生的思考,开启学生的思维,提高阅读的质量。
1.悬念诱读法
设置悬念能给人留下很大的思维空间。在教学过程中,以名著中的悬念作为拓展教学的一个“点”,运用向下延伸的办法向纵深挖掘,从而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又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设置这样一些悬念:“一直强调以德修身、以德治国的孔子也骂过人,而且骂得很狠毒,那孔子为什么骂人,骂的是什么人,怎么骂人?”学生会到《论语》《孟子》等相关著作中找答案,既引出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典故,也加深了学生对这些著作的了解。葛朗台的话“人生是个交易”,其实质是什么?卡秋莎为什么怀疑上帝?……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很强的年龄段,留一些悬念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会使他们受益良多。
2.质疑解读法
同样一部著作,不同读者解读有不同的心得体会,争论很大,容易形成争鸣。所以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时,要经常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探究反思,允许多重解读。
比如著名的《隆中对》,绝大多数人都高度赞誉诸葛亮是“未出隆中、已知三分”,但毛泽东评点时却评判《隆中对》战略上的失误,认为“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你是如何看待《隆中对》的?”通过这样的质疑,鼓励学生敢问、会问、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阅读更深入,达到培养学生读书生疑,形成自主探究的心理愿望。
3.交流共读法
名著阅读还可以采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探究的办法,促使阅读进一步深入,并使学生激起的阅读兴趣保持下去。
首先是让学生在阅读名著时认真做好读书卡片,随时摘抄精彩段落、好词佳句,并写下自己在阅读时产生的感想,为交流做好准备。
然后每两周拿出一节课作为读书课,让学生在相互交流、探讨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并适时给予肯定和赞扬。
最后,根据学生交流中最出彩的人物或情节或感想,以命题或半命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写作。学生要写好作文,就必然会去看书,并且通过写的过程对著作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通过这种交流,营造共读名著的良好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交流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
4.设题助读法
近年来各地的高考频频出现涉及指定课外阅读名著的题型。所以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中,教师也可以经常设计一些类似的题目,来帮助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课外阅读。
如《三国演义》里有两次用到“连环计”,可以设题让学生简述涉及的人物、使用连环计的目的等;《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中有三位女将,可以让学生说出她们的名字、如何被逼上梁山等;读者公认世界名著里有四大吝啬鬼,可以让学生分别指出出自哪国的哪位作家的什么作品、吝啬鬼的姓名各是什么等。学生在查找答案的同时,基本上也把原著速读了一遍。
总之,激发了兴趣,学生阅读名著就有了动力;掌握了方法,学生阅读名著就有了“钥匙”;懂得了赏析,学生阅读名著就有了积累。只要教师精心安排,悉心指导,日积月累,学生的文学素养终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