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在活动前置式教学法中的运用
2015-08-15迟森
迟 森
活动前置式教学法将课堂分为预习反馈、互动释疑、归纳总结、当堂检测四个有机融合而又环环相扣的环节,它强调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课上合作探究学习、独立生成完成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紧紧围绕学生反馈出来的问题或者是当堂生成的问题展开教学,最不可或缺的一个课堂活动就是讨论。学生通过问题讨论,化解疑难生成新的问题等等。那么如何将讨论在课堂中合理适时地加以利用呢?
一、讨论要有的放矢
在活动前置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上课的形式,不顾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类型,故意穿插一些不必要的讨论,表面上热火朝天,实际上是浪费时间,收效甚微。
曾经听过一节诗歌鉴赏课,教师让学生对几首诗歌下面的考题进行讨论,于是学生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结果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也没弄出个所以然来,然后教师结束讨论又开始从头讲起来,将学生的讨论搁置一边,这样的讨论可谓是形式大过了内容。所以讨论课不可流于形式,盲目行事。
就语文教学内容而言,字词、成语、文言文、诗歌鉴赏、语言运用、语法、作文课等一般不需要学生集中讨论,即便是讨论,教师必须给出明确的问题。需要讨论的一般是寓意深刻、手法多样、需要高度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的散文以及含蓄蕴藉的小说、科技小品文等。
就语文教学目标而言,如果是一些知识点的积累,比如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判断方法等则不需要讨论,只有涉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拓展知识视野、挖掘作品内在深层次的东西时需要学生集思广益,激荡出智慧的火花。
比如鲁迅的《祝福》、沈从文的《边城》、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曹文轩的《前方》等作品的主题都非常深刻并具有多意性,描写的段落也非常多,给学生的阅读与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师生、生生之间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疑问,获得新知。
二、讨论要切中要害
巴尔扎克说过:“问题是开启一门科学的钥匙。”所以在讨论之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选好论题。论题设置是否恰当,关系到讨论的成败,教师要根据所教内容、目的要求、学生水平、知识层次等来确定讨论的内容。
1.讨论关系全局性的问题
问题能让学生站在很高的角度,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感知,做到提纲挈领,对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笔者在讲授《肖邦故园》时,讨论“肖邦的音乐和肖邦故园有何联系”;在欣赏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时,讨论“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三峡各自的特征”。这样带有全局性问题的讨论,利于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而且在讨论过程中,互相分享各自不同的阅读体会,最后争取达成共识,也锻炼了学生的总结归纳概括能力。
2.讨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讨论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理解的问题,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笔者在讲鲁迅的《祝福》时把全班分成六组进行分组讨论,提出六个问题:文章两次描写祥林嫂的微笑有何作用?多次描写祥林嫂的眼睛有何作用?四次描绘鲁镇的飞雪有何作用?五处有关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是谁害死了祥林嫂?
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尤其是最后两组的讨论非常激烈,各持己见。有的学生认为是鲁四老爷、鲁四婶,有的说是柳妈,有的说是“我”,还有的说是她婆婆,有的说是封建社会对妇女的蹂躏践踏。在讨论过程中,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渐渐明了。最后这组学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祥林嫂的死既有外在原因,也有根本原因,那就是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又深入探讨这里面的每个人都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对于为何以祝福为题?学生更是“百家争鸣”,提出不同观点并加以说明。不管怎样,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表达也越来越流畅,处处显现着思想撞击的火花。
3.讨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
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自己学生的特点、个性、能力等,在学生知识水平、经验认识的基础之上确定要讨论的问题。如果问题过于浅显,就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如果问题设置过难,学生无话可说,就失去讨论的兴致。对于教学难点,教师不妨设置由浅入深、由小到大、层层深入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清塘荷韵》时,让学生讨论:作者是怎么描写荷花的?从中感悟到荷花的哪些特点?这个荷为什么以“季荷”命名呢?最后学生通过讨论慢慢明白了文章以荷喻人,托荷言志,荷如其人,荷之韵即人之韵。
三、讨论要灵活多样
讨论的组织形式一定要适合讨论的内容以及教师希望达到的教学目的,而不是花架子。讨论是为了发挥集体的智慧去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一个互相交流启发学习的过程。多种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人与人的智力是有差异的,各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在讨论课中进行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优势和个性特点。从信息论角度看,讨论课就是一个师生共同收集、加工信息,再反馈、转换、传递输出信息的系统过程。把握信息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因此,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同桌之间讨论、前后桌之间讨论、小组讨论、大组讨论、分问题讨论、分观点讨论,男女生分开讨论等形式。
如笔者在教授《巴黎圣母院》和《雷雨》时就让学生看书、看电影,然后每人选自己喜欢的作品写一篇文学评论,可以针对小说的题目、人物形象、主题、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借助工具书或网络查阅资料。然后上课时《巴黎圣母院》是一大组,《雷雨》是一大组,每组内再根据写作内容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进行成果汇报,既节省了时间,学生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效果相当不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了——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所以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就是一个宏观调控者,哪里需要就奔赴哪里。
四、讨论要给予评价
1.教师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由于文学作品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意性,一些问题没有定论,或者学生在讨论过后,并不知道自己的观点、见解是否正确,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小结。当然也可以由学生来做,或师生共同来做。以鼓励为主,评价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不是抑制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评价还要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有改进学习的机会。但同时也要委婉地指出学生讨论的缺点及不足之处,并向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如果学生一时不能接受,允许其保留自己的观点,不要强求。为了鼓励学生探求知识,发现真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有些讨论结果可以不予评价,待学生日后继续探讨,深究。切忌结论单一,居高临下。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做学习的主人是活动前置式教学法最大的特点。
2.学生评价
当然,要使讨论课发挥最大的功效,必须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广博的信息是讨论课开展的前提,是知识内化的桥梁,是开拓思维的载体。由于高中学生知识面还不够宽广,所以有必要课下借助工具书、网络等获取信息。而且争取在课堂上每一名学生都有自由发表自己见解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在听取他人意见的同时,自己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对他人的发言做出自己的评价,能提出恰当的理由和事例来说服别人,无庸质疑,学生在准备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分析、归纳、整理、表述观点的能力会不断提高。
总之,讨论课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讨论为中心,渗透启发式、研究式、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自主性的互帮、表达、改变、补充等实质性的双向交流,探究课内外信息,通过质疑、释疑,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提高,真正实现学会学习。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讨论式教学法能真正实现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