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载驰》——论许穆夫人的个人魅力

2015-08-15王艳秋

语文学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许国卫国夫人

○王艳秋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610225)

许穆夫人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305篇中唯一明确的作者,也是我国诗歌记载史上的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并不姓许,原是卫国贵族,后因嫁于许国穆公称之为许穆夫人。许穆夫人身世复杂,她名义上是春秋时期卫宣公与其妻的女儿,但据《左传·闵公二年》记载:“初,惠公之及位也少,齐人使昭伯烝于宣姜。不可,强之,生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实际上许穆夫人是宣公之子顽与宣姜私通所生。值得一提的是许穆夫人的母亲宣姜,宣姜原是齐国贵族,后嫁于卫。当时的齐国是盛产美女的地方,而宣姜和她的妹妹文姜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许穆夫人继承了母亲和姨母的姣好容貌,幼年即以其聪慧美丽而闻名于诸侯。身为一国公主,受到的贵族教育让她在思维和处事方面都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也就形成了许穆夫人的政治远见和政治实践能力,这在其之后的择婚和救卫上都有明显的体现。公元前660年,在许穆夫人嫁至许国十多年后,卫被狄人所破。《诗序》说:“《载驰》,许穆夫人作也。闵其宗国颠覆,自伤不能救也。卫懿公为狄人所灭,国人分散,露于漕邑。许穆夫人闵卫之亡,伤许之小,力不能救。思归唁其兄,又义不得,故赋是诗也。”卫国有难,在许穆公不救卫的情况下,许穆夫人毅然决然地奔赴漕邑。根据《载驰》中“芃芃其麦”以及《左传·闵公二年》(公元前660年)中“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左传》使用周历记)的记载,可知许穆夫人在公元前660年深秋也就是卫国被伐后的一两个月内就前往了漕邑,也就在救卫的过程中创造了《载驰》这首诗歌。此附上《载驰》原文: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而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而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穉且狂。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这首诗歌以及救卫过程中许穆夫人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是独一无二的,在此仔细论述许穆夫人的个人魅力。

一、卓越的个人政治才能

作为一个贵族女子,许穆夫人从小对政治耳濡目染,眼界开阔,培养了一定的政治修养。特别是在春秋那个政治色彩浓重厚的时代,贵族的婚姻往往是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许穆夫人当然也不例外。刘向的《列女传·仁智篇》云,卫国为许穆夫人择婚,“初,许求之,齐亦求之。懿公将与许,女因其傅母而言曰:‘今者许小而远,齐大而近。若今之世,强者为雄。如使边境有寇仇之事,惟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卫侯不听,嫁之于许”。许穆夫人在刚刚及笄的年龄,就已经显现出独具一格的政治观察与远见。她将当时各诸侯国的形势铭记于心,包括地理位置、军事和政治局势,并且能够作出一定的预测。许穆夫人深知和亲的重要性,把自己的终身大事置于国家大事之后,得知懿公要将自己嫁于许后,在礼教的规范下通过傅母将自己的想法告知懿公。让人惋惜的是如此智慧通变的女子还是在鼠目寸光的卫懿公和礼制的压迫下被嫁至遥远的许国。

十年后,当初许穆夫人的预言真的发生了。在当时,许穆夫人可以完全置卫国于不顾,完全可以指责卫懿公的错误,但许穆夫人没有;在许穆公不愿出兵的情况下,她也可以像自己的姐姐宋桓夫人一样安然生活于宋国,但她还是没有。许穆夫人为救国民义无反顾地冲破万难,奔赴漕邑。但是凭借个人的力量又不可能救卫,必须依靠一个有能力的“大邦”,此时的许穆夫人又一次展示了自己的政治能力。她客观地分析了当时各个诸侯国的力量:晋国内部政变与外部战争的措手不及,郑国君主的疏于管理和国家力量的弱小,宋国对宋桓夫人的理由推脱,最后定位到了当时的一个强国—齐国。据《左传·闵公二年》记载,许穆夫人赋《载驰》后“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车三千人以戍漕。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马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历史对于许穆夫人如何与大国斡旋未明确记载,但我们试想,齐桓公可能自动送上门帮助卫国吗,从中别说得不到一丁点好处,反而会损失兵卒,更何况当初卫懿公拒绝了和亲。所以,许穆夫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绝对是极其重要的。不乏齐桓公的个人用意,再凭借《载驰》一诗的政治感染力和影响力,以及许穆夫人出色的外交能力和斗争,卫国获得了一次再生的机会。历史记载说,戴公死,文公继立,卫国发展得很好。

许穆夫人在政治上体现的魅力是非常致命的,包括她的政治洞察力、政治外交和政治影响力。她并未受到时代的束缚,而是一展风姿,让后人仰慕。这自然让我联想:如若卫懿公听取了许穆夫人的想法,在齐桓公和许穆夫人的结合下,秦国还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吗?

二、母性的智慧与爱

人类是从母系社会发展而来的。但在生产中男性的力量逐渐凸显后,整个社会开始向父系社会转变,女性的地位慢慢降低。许穆夫人处的春秋时代就是典型的父系社会。妇女被束缚在家务劳作和封建礼教之中,终其一生都囚禁于小小的屋檐之下,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和自由。一个贵族女子即便不用纷繁地劳作,但也会作为国家间政治利益交换的工具,许穆夫人也不例外,即便是通过傅母做了一次小小的斗争,最终还是被无情地嫁至遥远而弱小的许国。然而,许穆夫人不同于当时那个时代的其他任何一位女子,她向众人展示了她独具一格的母性的智慧与爱。先不说许穆夫人的政治才能。未经许穆公允许,许穆夫人就奔赴漕邑救卫,这遭到了许穆公的拦截和“众穉且狂”的责备,因为许穆夫人“归唁卫侯”的行为是违礼的。历来解释诗歌者都将“归唁卫侯”解释为许穆夫人赶回卫国是吊唁许懿公,据《邶·泉水》记载:“国君夫人父母在则归宁,没则使大夫宁于兄弟。”《礼记·杂记》记载:“妇人非三年之丧不踰封,如三年之丧则君夫人归。”但是如此有政治头脑的许穆夫人真的会违礼吗?她会让世人有借口指责自己的行动吗?孔子又怎么会把一篇违礼的诗歌选入教化世人的《诗经》呢?另有学者说,“唁”与言相通,应是问、询问、查问的意思;而“侯”与候音形相近,是作征候、形势的意思讲。是说许穆夫人回卫是去了解战后卫国人民的情况的。许穆夫人在情况危急的情况下知权变,反映出她作为一名女性的聪慧与通变。

之后,许穆公派人欲追其回许,许穆夫人连用八个“不”字表明自己态度的斩钉截铁:“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而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而不臧,我思不閟”,许穆夫人义正辞严:“既然你们不允许我回到祖国的行为,我也不能马上回去!我怎么能舍弃我的国家回到许国去?我的祖国正在受难,你们却如此冷漠!我把我的这般焦急的心给你们看,比起你们这般毫无仁爱善良,我对卫国却是恋恋不忘,拯救她是我的责任!既然你们不同意我的做法,我就不能渡过黄河回到我的卫国,比起你们如此不近人情,我对祖田的思念丝毫不会停止!”许穆夫人长期以来的悲痛终于爆发,在进退维谷的境地中,她毅然决然选择了坚持前往卫国,那儿还有卫国的人民在受难,她如何能将自己置身事外!许穆夫人作为卫国的公主,即使在嫁至许国之后也始终不忘自己的本分。在那样的时局里,她是完全可以不顾卫国的,安然做许国的国母有什么不好的呢?当时卫国已城破国灭,漕邑也只是卫人临时政权的暂居地,她又有什么能力可使卫国兴复呢?但是许穆夫人凭借自己真的做到了。许穆夫人作为一个女性,不仅是自己孩子的妈妈,还是整个许国、整个卫国的母亲,她将人民看作自己的孩子,孩子一有危难便奋不顾身地前往。她考虑的不是小家,而是一个容纳千万子民的大家。任何时候,她的出发点不是自己,而是整个国家。即使嫁给一个比自己年长几十岁的男人,即使牺牲自己的幸福,为了卫国,她愿意;即使舟车劳顿,即使险阻重重,为了卫人,她愿意!这难道不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吗!

许穆夫人身上显现的母性光辉耀眼夺目。她爱养她育她的卫国,她爱同根同源的卫人,如此深沉伟大的爱才使得许穆夫人爆发出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力量拯救她的孩子!

三、最初的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根据前文叙述,许穆夫人是在卫国被灭后的一两个月间就奔赴漕邑,写下这首诗歌的。许穆夫人在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坚决勇敢地前往漕邑,尽自己所有的力量为飘零落魄的卫国、这些孤苦无依的人寻找一个安全舒适的避风港。许穆夫人在沉痛忧伤中奔赴漕邑,冲破许国的阻挠,不顾尖锐的责骂,即使势单力薄,仍奋不顾身运用智慧周旋于齐国,以一个女性的力量拯救一个国家!在许穆夫人的眼里,战争是残酷的,人们只能饱受战争的煎熬,丧失宝贵而无辜的生命。虽然自己能够远离战火的纷扰,但一条条鲜活生命不断的流逝让她采蝱释忧,辗转反侧。所以,许穆夫人怀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去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另外,许穆夫人将人的重要性看得高于礼教,要不然也不会冲破社会的伦理道德奔赴战场。在诗歌的最后,许穆夫人说“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她只用九个字就直接有力地对准大夫的责备进行辩驳,“你们一百多个男子的思虑,还不如我一个人前往!”许穆夫人批判了当时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现实,以自己的行动向那群“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证明自己的正确。中国古代信天命,直到孔子(公元前551~479)提出“仁”和“爱”的问题,我们才开始关注人。而在公元前660年左右许穆夫人就已经将人置于任何事物之上,尊重人,尊重生命,可以说,许穆夫人在这场战争中起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她体现出来的最早的人道主义精神更是极其伟大的。

许穆夫人,作为一个女子,是这场战争的救世主;而在两千多年之后的美洲大陆上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女性——斯托夫人。哈利特·比彻·斯托是十九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笃信宗教、关心社会道德问题。她生活在反奴情绪高涨的辛辛那提,耳闻目睹了生活在奴隶制下的黑奴的悲惨遭遇。她痛恨奴隶制的酷刑与罪恶,支持黑奴的英勇斗争,她经历的人和事使她写出了一部震撼人心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19世纪中期正是美国奴隶制盛行的时期,发生在奴隶群体中骨肉分离、家庭破碎的悲剧每日都在上演,1850年《逃亡奴隶法》颁布,在全美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黑奴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之后,奴隶的命运更加悲惨,逃亡的奴隶不仅会受到更残酷的惩罚,也不被允许白人救助。这种罪恶更大程度上影响着家庭中的妇女。女性天生就富有怜爱仁慈之心,这极大地冲击着她们的心理,无论是白人女性还是黑人女性。白人女性在道德和法律的斗争中煎熬,黑人女性在压迫和忍耐中反抗。这残酷的现实在斯托夫人的笔下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历来被认为是反对奴隶制度的经典之作。它不仅真实再现了奴隶制下黑奴的苦难与挣扎,揭露了奴隶制度的黑暗和罪恶,更重要的是从女性角度入手,强调了女性拯救世人、改变社会的伟大力量。

赫伯特·马尔库塞说:“妇女总是较少地被现实摧残,她们更接近感性,比男人更有人性。”在基督教信仰和无私母爱的影响下,女性往往比男性在道德层面上具有优势,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男性会将自己的利益置于道德之上,比如《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谢尔贝先生,或者因为优柔寡断放弃行动,比如圣·克莱尔。这与《载驰》中的许穆公、宋桓公出于自身考虑不救卫国是一样的。而小说中谢尔比夫人、德伯夫人等善待仆人,用道德和爱感染丈夫、救赎儿子,这和许穆夫人奋不顾身地营救卫国也是相同的。斯托夫人不忍黑人奴隶的苦难,创作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索之一,才有了奴隶的解放和自由;许穆夫人不忍卫国子民饱受战火摧残,赶赴漕邑,尽一切力量拯救卫国,才有了卫国后来的重建和发展。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背景,许穆夫人和斯托夫人却拥抱着同一个目标——爱,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深刻地影响了一场战争,拯救了成千上万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斯托夫人信仰的圣经文化以终级惩罚——地狱的形式,警示世人拒绝原罪,珍爱生命,爱人如己,追求精神的超脱,是一种博爱;许穆夫人早于孔子的年代,但中国古代历来尊崇的儒家文化以“礼乐”的方式,束缚世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者爱人,是一种仁爱。虽然宗教式和伦理式的爱有所差别,但都是由精神内部产生的人道主义精神的美好品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相通的。这种推己及人的爱人的思想对社会发展而言是具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的。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深入,人们不再相信上帝的存在以及孔子的“仁”之说,只是一味地追求现实物质的东西,整个社会一派追求享乐、物欲横流的奢靡之风;更别说社会的伦理道德与准则,早被忘却和背叛,道义也只是一纸黑字而已。许穆夫人坚守的那份最原始、最纯净的爱似乎只停留在她存在的时空里,无人问津。

许穆夫人是一位魅力四射的女性,她那动人的美,她的睿智和爱,她的无私人格,都在春秋的乱世中展现无遗,穿越千年的芬芳记忆,整个时代仍为之倾倒!

[1]刘向.列女传[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2]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M].张友峰译,西苑出版社,2003.

[3]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许国卫国夫人
夫人与婆子
按兵不动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忠诚许国,老而弥笃”——“干事创业敢担当”评论之一
人去楼空
潇水夫人
天命夫人
Torque Ripple Suppression Control Strategy for Brushless Integrated Starter/Generator Wound-Field Synchronous Motor
卫国入朝将士心
何以听力会减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