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糊量词“点把”的语义分析

2015-08-15蔡建伟

语文学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概数助词主观性

○蔡建伟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在武汉人的日常语言生活中,表示概数的“点把”一词出现频率较高,读作[tεi n42pa],表示“较少的量”,如“点把衣服”、“点把小事”等。所谓“概数”,是指不确定的数目,也可称为模糊量词。[1]据此,笔者将“点把”归为模糊量词。而概数其实并不属语法范畴,不是数词的一个小类,是属于语义范畴。[2]因此,本文试图从语义层面研析模糊量词“点把”的语义。文中语料均来自武汉市民的口语。

一、不定量词“点”

不定量词“点”表示数目不多或程度、数目稍微增加或减少。[3]“点”单独作为不定量词,主要和名词或名词性成分搭配,修饰不可计数的名词性成分,也用于表示抽象的概念。[4]如:“炒点青菜”、“学点知识”。从“青菜”到“知识”,“点”用于表量已有虚化现象,不完全是表达物质的数量,而是可以延伸出去表述概念上的微量。其认知基础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数量到属性或程度、从物体到状态或事件、从客观到主观等基本认知范畴的映照关系。因其模糊性,使得语义延伸有了可能,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这种语义延伸是很自然的。

“点把”不能做副词修饰形容词和动词,但如果跟“有”连用,构成“有点把”后,就相当于一个副词,表示程度浅、弱,主要用在形容词前面,也可以用来修饰一些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结构,后面的形容词和动词可以是消极义,也可以是中性义或积极义。如:

(1)那伢有点把苕。

(2)他有点把不悦,你莫说了。

(3)这幅画有点把好看。

“有点把”往往有其特殊的含义,要么是委婉,要么是比较,以上这些例句用了“有点把”后,都表示出程度的减弱,如“有点把苕”、“有点把不悦”、“有点把好看”等,都比只说“苕”、“不悦”、“好看”表达的程度轻。但是,如果在“有点把+形容词/动词”前使用“蛮”,变成“蛮有点把……”时,则又变成了高程度的表达。如“蛮有点把不高兴”,那就是“非常不高兴”的意思了。

二、概数助词“把”

“斤把重”、“千把人”中的“把”字,经常出现在量词和位数词的后面,与“多、来”等都表示大概的数量。许多语法学著作都把它们看作数词,我们认为“把”字不应归入数词,也不应归入量词,而应归入助词,一种表示概数的助词。[5]显然,“点把”中的“把”字与“斤把”、“千把”中的“把”功能类似,也应归为表示概数的助词,基本语义是表示大概的数目。

“把”和量词组合成“量把”结构使量词的量值范围具有模糊性。[6]如:“里把路”、“万把人”,“里”和“万”表示实在意义,概数助词“把”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有虚化了的辅助的附加意义,它与前面成分的意义是一种前重后轻的关系,整体表示模糊量,意指与前边的数目相差不太多,比方说增加或减少十分之一二。如“斤把”可以概括八九两到一斤一二两,“个把月”是一个月左右,或超过三五天,或相差三五天,但不会相差太大。当然、我们上面的说明,是就总体的、一般的情况而言的。其实,从语言表达的主观性和模糊性而言,在实际言语表述中,说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和表达需要,突破上述通常认可的数位浮动范围。

从实际的表达效果看,“量把”结构之所以能上下延伸,是由于有些事物的量是连续性的,该量词的下位有更小的计量单位,比“斤”更小的计量单位有“两”、“钱”,比“米”更小的计量单位有“尺”、“寸”等,这种连续性为概量的延伸提供了场所。当量是离散量时,计量取值范围只能是单向的,“个把人”表示的数量概念只能是“一个人或两三个人”,从一个到两个,从两个到三个没有中间的量。也就是说,如果“量把”修饰的事物是不可切分的,那么,该“量把”就只能向上延伸。还有一种固定的搭配方式——“量+把+两+量”格式,也会限制量值的向下延伸,如:

(4)手头再紧,盆把两盆小龙虾还是吃得起的。

(5)反正我年轻,年把两年还耗得起。

首句的“小龙虾”本来就是不切分的,所以“盆把两盆”格式只是一种羡余的单向延伸的形式标志,“年”本可以切分成更小的时间单位“月”,只是因为使用了“量+ 把+ 两+量”的格式,才限制了“年”的义域向下延伸。由于“点”本身表示模糊量,不好再切分成比其自身更小的单位,所以在武汉话中,并没有“点把两点”的说法,不过却有“点把点”的说法,只不过这时要将“点把点”放置于否定句中,用来表示主观大量,文末将有具体描述。

一般来说,能进入“量把”结构的量词应具有以下特征之一。单音节量词,如“次把”、“捆把柴”等;常出现于口语体中的量词,如“块把钱”、“个把苹果”等;传统度量衡量词,如、“尺把”、“里把”、“斤把”等。值得一提的是“米”、“亩”等例外,“米”、“亩”是国际标准度量衡,但又有“米把”、“亩把”的说法,原因就在于“米”、“亩”是单音节量词,且口语色彩较浓。与此类似,从语义角度来看,一般只有确定量的量词才带“把”,不定量词不再和表概数的“把”组合来表概量。而“点”具有不定量语义特征,“把”也有概约性义,两者有语义重合的地方,为什么还能结合?原因就在于“点”、“把”都是口语色彩较浓的单音节量词,容易形成“点把”结构,如“点把汤”、“点把小事”、“点把小忙”等。

“点把”结构还能再和表定指的指示代词“这、那”组合形成指量结构,使“点把”结构表达的数量概念在定值范围内延伸,出现“有定”中的“无定”现象,这时整个指量结构大多出现在主语位置,一般不能做宾语。

(6)这么多人,这点把米肯定做不倒。(主语)

(7)那点把礼品也值不了几个钱,你就莫讲礼唦!(主语)

三、结 语

(一)“点把”表示客观小量

类似于“斤把重”、“米把深”、“里把路”、“个把月”等等,这种“量词+把”可称为约量结构,所修饰的形容词主要有“重、深、远、长”等无标记形容词,表示量的性质或维度,其数量意义是“一+量左右”,如“斤把”是“一斤左右”,“亩把”是“一亩左右”。虽然武汉话中没有“一点左右”的说法,但“点把”所表示的量与“一点”差不多,客观上表示量小,如:

(8)只是点把家务,你就累成这样子啊!

(9)家里只剩点把青菜了,怎么能做一桌宴席?

以上两例中的表量可以看作客观小量,因为“点把”,就“量少”这一角度而言,显然包含了说话人显而易见的主观评价,但是,这种主观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是要从客观存在为基础的,这些都能从言语的形式特征上寻找到客观依据,主要表现为句重音、副词、语气助词等。如:

(10)不就是点把家务事嘛,有什么可计较的?

(11)点把小东西,莫客气唦。

(二)“点把”表示主观小量

主观量是含有主观评价意义的量,与客观量相对立,分为主观大量和主观小量,“点把”属于主观小量的范畴,一般不与数量词语在一个句子中同时出现。在武汉话中,通过“点把”赋予句子以主观小量色彩的表达方式不少,在对客观情况做出评述时,避实而就虚,化精确为模糊,避免臆测,减少武断。如:

(12)抽空喝点把汤,隔两天做点把面膜,三不之买点把漂亮衣服。

(13)点把小事,吵么事吵唦。

这里都通过“点把”赋予句子以主观小量的色彩,语义直接指向其后的名词“汤”、“面膜”、“衣服”、“小事”。通常通过“点把”+反问的句式赋予相应名词以更加强烈的主观小量色彩,表示事物太少、小、不重要等意思,直接表明说话人的不满、惋惜、感叹等主观态度。

(14)“点把哪里够?”

(15)“点把小事还没完没了?”

(16)“点把东西么样拿得出手?”

主观量表达的主观性是个程度问题,而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主观性包括“情感”、“视角”、“认识”三个方面。[7]以上各例句中的“点把”,无不印证了这一论断。

(三)“点把”+“点”形成“点把点”结构进入否定句式表示主观大量

不定量词“点”可以重叠变成“一点点”,在句中作定语,修饰名词性成分,表示数量极少。同样,“点把”也有类似的重叠,后加“点”成为“点把点”的结构,只不过一般进入否定句式,变成主观大量的表达,表示程度之深,如:

(17)那个人不是点把点的讨人嫌。

(18)这个夏天不是点把点的热。

这两句话理解为“那个人非常讨人嫌”、“这个夏天非常热”。也就是说,“不是点把点”意思就是“非常、很”,含有比“非常”、“很”程度深的意思,表示主观大量,增加了性质状态的程度之义。

不定量词“点”与概数助词“把”结合,形成模糊量词“点把”构式,在近现代汉语中都不曾出现,却在武汉话中的频繁使用,成为表示模糊量的日常词汇。在武汉城市圈,与武汉话同属西南官话的黄冈、孝感、随州等地也有类似用法,有趣的是,属于赣方言系统的咸宁话也有几乎完全一样的“点把”用法,这确实有点意思。

[1]张乔.模糊语言学论集[M].大连出版社,1998.

[2]张卫国,梁社会.概数的性质及语义解释[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3]杨从洁. 不定量词“点”以及“一点”“有点”的用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3).

[4]毕永峨.不定量词词义与构式的互动[J].中国语文,2007(6).

[5]张爱民,吴剑峰. 概数助词“把”的语法分析[J]. 徐州师大学报,1999(3).

[6]张谊生. 试说概数助词“把”[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3).

[7]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猜你喜欢

概数助词主观性
材料类科技书稿共性编校问题探索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左右”、“上下”的概数义研究
从整一手法窥探外国喜剧艺术的主观性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浅析藏汉双语结构助词“的”的共性与个性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