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前赤壁赋》中主客问答形式的运用
2015-08-15○许靖
○许 靖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镇江212001)
苏轼的《前赤壁赋》堪称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一直为后人传诵与学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饱含着多重性质。首先,《前赤壁赋》具有独特性,不同于传统的山水游记,也不同于一般的议论记事,而是把美景与哲理通过主客对话的形式相结合,使人在景色的欣赏中得到至理名言。同时,它具有普遍性,苏轼在文章中表达出了自己即使事业受挫也仍然保持乐观豁达心境的情感态度,这些情感是人类共有的。《前赤壁赋》还具有超越性,超越了文学的领域,超越了写作运用的手段,超越了时空的变幻,带给读者深刻的联想和感受。
从原文的思想情感来说,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内心深处充满矛盾的精神世界,他在优美的景色中享受人生只是无可奈何的做法,因为除此之外他找不到更好的疏泄情绪的方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苏轼身处逆境却依然鼓励自己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乐观豁达,运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肯定,这在当时烦扰复杂的封建社会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前赤壁赋》这篇名作给予我们许多启示和收获,接下来分析一下主客问答形式的运用。
一、《前赤壁赋》中主人与客人的真实身份
大多数人认为客人是虚构的人物,是作者巧妙地利用主客对话表达自身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利用虚拟人物进行对话可以自由发挥作者的个人想象,用辩证的方式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古代也有不少类似的借口代言,如《逍遥游》一文就描写了蜩、学鸠和大鹏的对话,赋予动物以人类的思想与情感;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等都有虚拟对象的出现,这种手法强化了文章主旨,丰富了人物形象。而在《中国古代诗文讲析》中,翁德森先生也提到:“《前赤壁赋》采取赋的传统的表现手法,以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结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两种矛盾看法及其解决过程。主客对答的内容实际上表达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两个方面。作者描写的这两位思想情感迥然不同的人物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写照。”
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客人是真实存在的,苏轼没有必要故弄玄虚,捏造一些虚拟的形象映衬自己的心境,吹箫者其实是苏轼的友人杨世昌。且看苏轼的《次孔毅父韵》中说道:“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同时,苏轼的另一个帖子也说道:“十月十五日夜,与杨道士泛舟赤壁。”这些都成为客人真实存在的佐证。
客人真实存在与否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再加上年代久远,已没有更多考究的资料。但作为一种表达形式来说,无论客人是否真实存在,其中的主旨大意我们还是可以领会得到的。主客问答最终要反映的是苏轼内心关于理想与现实、人生有限与无限、伟大与渺小、低沉与振作等各种复杂情感的冲突,同时也表现了苏轼从失落中走向乐观,从悲凉中走向光明的心路历程。
二、《前赤壁赋》中运用主客问答凸显了苏轼的才华使文章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升华
(一)文章突出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发展,将写景与议论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展现出了原文的整体性。文章首先描写了主人与客人泛舟赤壁的惬意时光,如“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表明作者在泛舟之初心情还算愉悦。与此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主人与客人游玩的时间和地点。接着,在美景的映衬下客人吹出了悲凉的箫声,在箫声的相伴下,主客二人开始畅所欲言。客人的话语透露出人生短暂的哀叹,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开始低落,尽显壮志难酬、世道艰难的苦闷情绪。但这种忧伤的情感很快被作者的正能量打败。“何为其然也?”使得主客之间展开了一场富有哲学意味的辩论。苏轼指出每个人都不应该过于计较成败,有舍必有得,大自然其实已经赐予了每个人无穷无尽的宝藏,使得客人豁然释怀。最后主客两人达到一种共识,以乐收笔。
全文线索清晰,思路分明,结构合理,深化了主题。这种主客对话大大扩展了诗歌创作的自由度,增强了诗歌内容的丰富性和现实性,淋漓尽致地阐明了作者内心动荡不安的情感变化,凸显了作者的创作才华,展现了其超越性,给予后人极大的借鉴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原文中巧用比喻,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主客对话的艺术性,让《前赤壁赋》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二)文章展现了作者文采学识的绝妙高度,将游记与哲理议论相交融,提高了文章的艺术性。概括来说,《前赤壁赋》可以说是一篇游记,但文中描写江河山川美景之余也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独特见解。作者对宇宙人生的见解中,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走出牢狱到达流放地之后坦然面对自己以后的人生,饱含着对生活的激情。而且,作者在主客对话中的话语极有哲理性。如“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作者用流逝的江水辩证地分析天地间的变与不变。万物与人的生命一样,看似终将逝去,其实是无穷无尽的不断循环。应该活在当下,珍惜眼前所有。
因此,《前赤壁赋》不仅是一篇游记,也是作者借助游玩赤壁观赏到的美景抒发感想的佳作。在主客对话中,作者把哲理的反复申诉与感情的跌宕起伏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深奥难懂的哲理通过世俗化和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把读者带进一个具有迷幻色彩的艺术境界,这种做法,使得游赏与哲理高度融合,体现了苏轼文学创新和解放的色调。
三、《前赤壁赋》中的主客问答塑造了乐观豁达的人物形象
鉴于篇幅的限制,诗歌的人物形象向来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和完整。在诗歌中,人物形象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变化或细节等等来表现,以塑造人物的性格、心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前赤壁赋》中主客问答的内容代表了矛盾双方的不同意见,在心理变化与对话中塑造了作者随遇而安、乐观豁达、活在当下的形象。
客的回答,正是作者被贬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人们在感觉人生短促并处于忧患之时,都会及时行乐,就好比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古人排解情绪、解救自我的好方法。再如,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但苏轼认为若是举杯消愁,只会让愁更上眉头,他更需要的是求得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放下枷锁,获得真正的欢愉,如原文所示:“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他借助哲理不断暗示自己解脱悲观,为自己塑造了一个超脱自然的高大形象。
在苏轼与客人的对话中,一字一句都可以看出苏轼豁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无形的渲染使文章将人物形象高大化,人生虽短,但人生的价值是永恒的。当我们身处逆境时也要学习苏轼保持超脱、乐观的精神状态。
四、主客问答的内容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挫折与打击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来自现实生活的磨难。《前赤壁赋》中客人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种自我忽视、自认渺小的思想是不可取的,应学习苏轼的豁达精神,重视、肯定自己的生命。挫败感肯定会有的,与其哀叹不如重整旗鼓,展望未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坚持对理想的追求,实现人生的价值,为国家做贡献。然而,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不少绊脚石,势必会产生悲凉的心情。而要消除这些消极的心态,获得心灵上的释放,就要寻找自我解脱的方式。因此,在《前赤壁赋》里,苏轼在遨游山川河流中表现出来的凭虚御风、飘飘欲仙的迷醉感觉,在主客对话中抚慰自己受伤心灵的哲理,皆是自我排解的方式。“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末尾的一个“适”字充分地表达了苏轼内心的情感状态。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大自然物竞天择,人类适者生存,我们都要去学会适应身边的一切,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努力争取可能得到的东西。
勇于把握生命的美好,这种精神在现代比比皆是。如美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总统——林肯。其实,在林肯的一生中,失败远多于成功。他竞选州法官,可一年内两次竞选皆以失败告终。他又转向经商,不到一年,彻底破产,1838年参加竞选议长失败,1843年参加美国国会议员竞选,成功。两年后,他想连续当选,可落选了。他申请州土地局的职位,然而申请被退回。1854年他参选美国议员,名落孙山,两年后,参选副总统,失败,又两年后参加议员竞选,落选。1860年他参加美国总统竞选,获得胜利。是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和执著性格成就了伟大的林肯。
《前赤壁赋》中作者巧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以迷人的山水做铺垫,表明自己在得意时能够积极进取,在失意时也能坦然对待。主客问答无论是突出文章主旨、展现作者的创作才华,还是塑造人物形象,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冯亮.浅析《前赤壁赋》中苏轼的情感描述与现实思考[J].百花园地,2009(09).
[2]宁登国,赵立伟.《前赤壁赋》主客问答结构的文化审美内涵[J].语文建设,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