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记叙文文本细读的教学方法——试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2015-08-15侯树军

语文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切入点孔乙己记叙文

○侯树军

(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近年来,记叙文的阅读是中考的不二选择,然而文本的体裁却时而小说(小小说),时而叙事散文,令学生捉摸不透。其实,这是一个广义的记叙文阅读问题,其阅读训练可借鉴记叙文建模。

记叙文一般篇幅较长、内涵深刻,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使文本解读既不囫囵吞枣也不支离破碎呢?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文本细读的方法和记叙文阅读的技巧。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记叙文文本细读的几种有效方法。

一、寻找切入点

学习一篇记叙文如何让学生最快地抓住它的精髓呢?寻找文本解读的切入点十分重要,其切入点,可以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等。这些关键的词、句、段往往是整个文章主题思想、情节内容、篇章结构的聚散点,可以起到概括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中心,点明文章情感、暗示文章思路等作用,找到了它们也就找到了解读文本的钥匙。那么如何寻找切入点呢?

1.以关键词作为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关键词如同文眼,我们可以通过快速阅读文本,找出关键词作为突破口,进而深入到对文本的深层解读。那么关键词在哪里找呢?

首先,看文章标题。有些课文的标题就概括体现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或暗示了文章的思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直接运用标题本身或者标题中的关键词作为切入点。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标题中的“背影”一词,可作为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切入点,围绕“背影”,学生很容易就理清故事情节:“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别,惜别背影;别后思念,再现背影。”再引导学生从描摹、品读背影中去进一步理解主题。

其次,找文中词语。除了标题之外,我们还可以深入文本,从文中寻找关键词作为解读文本的切入点。比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我们可让学生通读全文找出“温晴”这个关键词,再围绕“温晴”设计问题,思考作者是如何体现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可以发现文章开头通过与伦敦、北平的对比,得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接着从阳光下的济南老城、小雪后济南的山及济南的水三方面具体描写,展现出济南冬天的“温晴”。扣住了“温晴”,也就读懂了老舍笔下的冬天的济南。

2.以关键句、段作为解读文本的切入点。我们还可以把关键句子、段落作为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如《我的母亲》一文中:“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可以将这句话作为切入点,提问母亲“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能干的才具”在文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又为什么说“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这样既理解了母亲的性格特征及对我的关爱,也更深层次地揭露了母亲悲剧的社会根源,以关键句为核心,很快便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深入了解了文章的中心。

总之,找准切入点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设计问题时以切入点为中心进而辐射到整个文章,可使学生通过阅读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题。

二、分析语境义

所谓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从语境研究的历史现状来看,各门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学术流派关于语境的定义及其基本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对初中语文而言,简单地说就是指赋予语词或文句以意义的言语环境。中国语言文字具有含义丰富的特点,同一个语言单位(字、词、句)可以包含多个含义并引起多种理解,因此进行细致的分析才能理解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尤其是在记叙文的学习中这一方法尤为重要。

比如《背影》中车站送别的场景描写中,两次出现“聪明”一词。结合上下文语境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聪明”应该理解为“糊涂,不懂事”,实为反语,是如今理解了父爱后对当时的自己不懂父爱的愧疚与谴责。理解了“聪明”一词,也就理解了作者对父爱感悟的情感变化的过程。

再如《幽径悲剧》中“我是一个没出息的人”。放在全文的大背景中,这里的“没出息”显然是对愚氓灭美这种现象的极度悲愤的反语,是对那些无情无义毁灭美的无知愚氓的强烈谴责。正确理解这句话也是深入理解文章主题的必要前提。

为了进一步理解一些词、句、段的深意,我们还可以在记叙文的文本细读中采用对比法。对比法可运用于词语对比、相似句式的对比、表达方式的对比等,指导学生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可加深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例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可以提问将“排”改成“拿”行不行。通过两个动词的比较可以清楚地得出结论,“排”字表现出孔乙己复杂的心理。一方面表明自己分文不少是个规矩人,一方面炫耀自己有钱,遮掩被嘲的窘态,虽只一字却生动地展现了孔乙己诚实而迂腐的性格特点。还可以将“排”字与孔乙己最后出场时的“摸”字进行对比。从一个动词的变化体现出孔乙己被打折腿后穷途末路的凄惨境遇,为他最终的悲惨而又必然的结局做铺垫。小小的一个动词几经对比便是一个人物曲折命运的呈现。

再如《故乡》一文中可扣住作者对闰土外貌的两次描写进行比较,两次外貌描写有何异同?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少年时代初见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再见中年闰土“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的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从“紫色圆脸”到“灰黄”“皱纹”,从“小毡帽”到“破毡帽”,从“红活圆实”到“松树皮”,是什么让少年健康活泼的闰土变成了这样一个饱受生活折磨,失去了活力与热情,麻木而又卑微的闰土。寥寥几个形容词的变化,一组相似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子,却构成了人物形象的巨大反差,无须教师更多的语言赘述,学生自能通过品读从文本中去找到答案,去体味其中蕴含的人生辛酸衍伸的社会矛盾,去体悟鲁迅对于现实社会和未来生活的思考。

朱熹《论读书诗》中有云:“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我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妨静下心来细细咀嚼、品读文章的语言,弄清楚词句在文本中的语境深意,进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关注变形句

在生活中为了把话说清楚,语言的表达常常要遵循一些“常规”。如句子成分必须齐全,意思要表达完整;词句要遵循一般语法上的语序,逻辑性要强;词语的指谓性要明确、稳定,避免模棱两可。而文学语言为了情感表达的需要,有时会故意含糊词语的指谓性,任意增加或删减普通语言所规定的信息,借助于语言变形,以求得异常的审美效果。[1]在进行记叙文阅读时,如果能注意这种变化,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从而获得全新的阅读体验。

如鲁迅的《秋夜》开头的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看似语言重复啰嗦,但我们通过仔细地咀嚼,却发现鲁迅通过这个看似重复的句子传达出了扰人心烦的单调之感和寂寞之情。

再如鲁迅的《孔乙己》,“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是一组看似矛盾的词语,整个语句的语意初看十分模糊。但通过对整篇小说的阅读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词都有它独特的含义,“大约”表明了孔乙己的命运并没有人去关注,揭示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的确”表明在当时的社会中孔乙己这样人的结局注定了只有一个——他必死无疑。这样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却发人深省,巧妙揭示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深广的社会意义,这也正是鲁迅高妙语言技巧的体现。

可见普通语言一经奇妙的变异,就增添了丰厚的内韵,获得了诗意的灵光,可以为我们展现更为广阔的语义世界。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要善于抓住这些与众不同的变形句进行分析体会。

四、填补空白处

空白是指文本中未呈现的部分。尽管文学作品中的空白无所不在,但常规阅读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往往使读者在阅读中对空白视而不见。

其实阅读文章不但要看作者挑选了什么,也要看他舍弃了什么。阅读教学要及时关注空白,发现空白,填充空白,以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直接与作者对话,触摸作者的心灵世界。[2]

在记叙文文本阅读中,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空白就需要让学生多读、细读、深读,获取各方面信息,在头脑中进行推理想象并加工,实现与作者的情感互动,空白只有在读者的能动阅读活动中才能获得生命。

比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的语言描写:“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一段话中有三处省略号,且语意转折了三次,看似并不连贯,其实却是真实地再现了奥楚蔑洛夫此时的心理活动。可以让学生想象三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空白处省略的正是奥楚蔑洛夫心理的变化过程,穿大衣和所谓天冷的托词,是知道这是将军家的狗之后产生的恐惧心理及强作镇定的表现,待缓过神之后立刻又想到将狗送到将军家以便表功,其媚上欺下的本质暴露无遗。文中的省略与空白正是奥楚蔑洛夫心理变化的极佳展现,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应当引导学生细细体会。

金圣叹说“人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人,花到人里去”,要引导学生对记叙文进行正确的文本细读,要让优美的文章如花朵般在学生心头绽放,我们教师首先就要做到对文本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抱有高度的敏感和警觉。走进文本的世界,成为其中一个角色,细致询问,深入探索,做到叶圣陶所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当然,记叙文文本细读也并不等同于对文章支离破碎的解读,王崧舟老师曾说“文本细读虽然强调沉入言语、逐字逐句解读,但这种解读并非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散步式细读。有时,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3]而且,并不是所有记叙文都需要或者适合细读的,有的不妨略读,有的不妨浏览,有的甚至不妨扫视。

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悟来进行取舍,只有这样,教学才真正进入了收放自如的高妙境界。文本细读的终极意义也正是对教师言语智慧和精神境界的一种砥砺和修炼,教师要通过文本细读的引导让学生脚踏实地地站立在语文这片充满诗意的大地上。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努力,我们一定能在文本细读的天地里描绘出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的丰收图。正如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结束的时候送青年朋友的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人生是这样,读书是这样,教师教学生解读文本也应当是这样。

[1]倪效思.于细读中体味语文之美[J].人民教育,2009(6).

[2]陈玲.注重文本细读 提高课堂效率[EB/OL].http://www.jxteacher.com,2013.

[3]王崧舟.文本细读:徜徉在言语之途[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3d1ee01009jxa.html,2008.

猜你喜欢

切入点孔乙己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孔乙己(下)
孔乙己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以知识产权为切入点创新德育工作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