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写作》课程的改革实践成就及模式探索
2015-08-15孙高顺
○孙高顺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教育一直就为人诟病,尤其是高考的“一考定终身”更是成为众矢之的,于是,关于高考改革的呼声一直就此起彼伏,但,说了这么多年,这样的改革还是举步维艰,高考的指挥棒依然压制着千千万万的中国少年。而一旦这些少年通过多年的寒窗苦读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来到大学之后,又会陷入另一种怪圈:那就是很多学生从高考的那种沉重繁忙且看似充实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后,一下子失去了方向,他们在中学时代一直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根本不需要自己太过独立的生活安排,进入大学后,一下子没人问了,老师再也不每天跟着了,班主任有时只能一周见一次了,很多同学于是不知道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样,很多学生就会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虚拟的世界中,等到学期将要结束,于是老师们划出一个个考试范围,学生们开始夜以继日地背那些辛苦得来的考试范围,有的学生受不了,或者也因为懒惰,于是开始准备各种各样的作弊手段,以期侥幸心理获得课程的通过。
以上所言,就是中国教育的怪现状,而且,这种怪现状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
一、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向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提出的人才目标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对高等教育进行多方位改革成为高校目前的重要任务。对此,诸多高校都进行了考察与探索,在探索中,许多高校都把“指挥棒”的改革当做重中之重,因为“指挥棒”不变,想要改革的思维与探索就很难落实下去,也很难达成好的效果。而这根“指挥棒”就是最后的学期考试成绩。
考试作为高等教育评价手段,不仅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功能,考试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学习重点和方向还有重要的引导功能,因此考试改革应当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持续深入发展,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的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等诸多方面,但由于传统考试方式的制约、重视程度的缺失等多方面原因,高校课程考试制度的改革明显滞后于其他各个方面,也日益成为制约高校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会对学习产生反作用力或‘回流效果’(backwash effects)”,因此课程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日益凸显。
从国外高校的考试制度来看,美国高校重视人才的创造性,在高校课程考核中强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英国大学教育在重视能力培养的同时,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德国同样重视创新教育,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法国高等教育由于多层次机构并存,大学教育系统强调科学研究,重视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多规格。
基于此,若想对中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改革,最后考查学生能力的考试制度改革就成为当前最重要的一环,有了这样一个基本性的转变之后,再辅以其他教学方式的改革,整个中国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会得到一个彻底的转变。下面,本人将就高校《写作》课程的改革实践谈一下自己体会与成就,并在这样的成就基础上对《写作》课的教学模式做一个探讨与展望。
对于改革,高考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大学阶段,也要改变期末考试定成绩的制度,一个学生的成绩认定,不仅仅也不应该从最终的一次考试中得到认定,而应该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以贯之来综合考量。这种形式的改革,就会迫使学生在平时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与风气,并且能够一以贯之,形成终身学习的好的传统。
本人以为,本课程的改革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是课程成绩认定的改革;第二是学期最后一次考核的改革;第三,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这三个方面的改革不是单一的,而是彼此有关联的,每一个方面的改革牵扯着其他的两个方面,只有将这三个方面的改革统筹好,学生的学习,学校的教育,中国的教育,人才的培养才会有一些根本性的变化。下面,本人将详细阐述这三个方面的改革:
二、成绩认定的改革
目前,各个高校基础平台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还是以平时考查和期终考试为主,其中平时考查一般占20%,期终考试占80%,期终考核所占的比重过大。在这样过于单一的考试形式下,容易造成学生在平时课堂学习不够积极,而在考试前集中突击,甚至集中突击还能获得较好总评成绩的怪现象,这种怪现象往往会影响到学生平时认真听课、认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教师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之后,但最后的成绩评定依然以最后的一张试卷来衡量,最后也将直接导致改革成果的失败,因为这样,学生会以为所有的那一切认定最后还是归为期末的一张试卷,学生平时的学生兴趣与热忱就会被赤裸裸的现实打败了,所谓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就会成为这种教学的抱怨,在这种情况之下,随着教学形式的改革,成绩的认定也应该随之而改革,而且如果改革的比较充分,这反而会反过来促进平时的教学。就本人以为,关于《写作》课程的成绩认定可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平时考勤及课堂表现(10%)
2.读书笔记(30%)
3.平时写作课的习作(30%)
4.最后一次的考核(30%)
5.附加分:学生发表的习作。
首先,平时的考勤及课堂表现,是衡量一个学生最起码的素质,是一个学生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学生最起码的品质,这个品质也是衡量这个学生的标准之一,当然,这个标准不能作为学生成绩认定的主要标准,主要的标准依然是他的阅读、写作以及最后的考核,所以,它占的分值不应太大,大概占到成绩的10%。
其次,对于一个学生而言,读书是他们最要做的事,一个大学生,如果在大学的时光里,没有读大量大量的书,他就没有资格把自己叫做大学生。况且,对于写作这门课而言,大量的读书也能使得学生写出更加有神采与风韵的文章,多读书可以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修养。而读书笔记的巨大分值就是为了促使学生多读书,多去感悟更多的书中世界。古人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非常有道理的,所以,在课程成绩认定这一块当中,读书笔记就占到30%的比重。而关于读书笔记,学生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摘录一些好词好句;第二,可以概括书中所叙写的梗概;第三,则是自己的感想,这个感想可以从作品的主题入手,也可以从人物、语言、情节设计,手法运用及外在影响去谈;第四,指出书中的长处及不足之处,要让学生学会去质疑,学会有自己的思考,学会有自己的辨析能力。在这样的读书引导之下,学生很快就会有大的提高,这对于写作本身而言,无疑是有巨大裨益的。当然,学生读的书要多一些,尽量是诗歌集、散文集,或者短篇小说集,中长篇小说。不能以偷懒的形式去读一首诗,一篇散文,一篇小小说,那样的效果是不能体现出来的。
当然,对于读书笔记应该有一个考核标准的,一是“量”的问题,即一学期最起码要写10 篇以上,多写多奖励,在成绩考核上应该体现出来;再者,就是“质”的问题,对于一些的优秀的读书笔记与粗制滥造的读书笔记应该明显区别对待,在最后的成绩认定上面也应该要具体体现出来。
再次,对于写作课来讲,除了大量的读书之外,大量的写作训练也是不可少的,光读不练,效果很难体现出来,多读,再辅以多写,这样会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而且,于写作课而言,写作的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的重要参数。所以,平时的习作也应该占大量的比例。对于学生的习作,学生应该学会互相赏析、批评,所以,每一个学生的习作可以先让其他同学阅读一下,由其他同学写下一篇不少于一百字的评语,并且签上自己的姓名。在这样的互相学习与勉励之下,学生们会认真对待自己的习作,也会引起学生更多的学习热情。当然,对于习作,也会有一个“量”和“质”的问题,这个“量”也要达到10 篇以上,所以,在课程成绩认定这一块当中,习作也应该占到30%。
另外,对于学生平时的学习、读书、习作等情况总有一个衡量认定问题,而这个认定就是最后一次的期末考核,当然,既然是以学生的平时学习为主要标准,最后一次的考核比重就不宜过高,所以也定在30%,而且这个最后的考核也不是以背诵定义、概念为主,而是以能力拓展为主,这个方面的改革将会在下文继续详加阐述,总之,最后一次的考核,应该有一个标准与份额,但这个份额不能过高。
最后一个方面是附加分,附加分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而且不纳入课程的总分之内,学生能够发表作品很好,不能发表或不愿发表也不影响最后的成绩认定。但是对于那些能够发表文章的同学,则教师应该在最后成绩认定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加分鼓励,这样会更加促进学生在学习、习作上面的巨大热情,更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期末考核的改革
最后的期末考核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环,这就像高考的那根“指挥棒”一样,如果一张试卷成了认定成绩的最后标准,如果试卷的内容还是过去的那种比较僵化的内容,那最后的期末考核,则会带来教学改革的失败认知。所以,对于最后的期末考核,也应该摒弃掉传统的成绩认定模式,应该以写作这门课的内在教学为着眼点,进行实实在在的能力训练考核。
对于写作课而言,真正的能力训练一是自己能写一篇较为出色的文章,再一个就是能够学会评析别人的文章,基于这样的改革认知,最后的试卷构成不应该是那种传统的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等等形式,不应该让学生在最后的期末阶段陷入一种大面积的无效的背诵中去。最后的成绩认定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核:第一是对别人作品的评析;第二则是自己写作文章。这样的改革之后,学生就不会陷入到无趣、无用的背诵中去,而且可以在实际层面上对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正确的认定。这样的改革应该是符合教育本身的,应该是可以衡量一个学生的真实写作能力的,应该是能充分拓展学生能力与素质的,也应该是中国教育的大势所趋。
如果以这样的形式来考核最后的成绩,则会让学生们花很大的精力与时间放在平时的学习当中,而最后的考核虽然重要,但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期末疯狂背书时刻,这会让学生摒弃那些学习的陋习,将学习的热情用在平时,用在一以贯之的整个大学生涯,这样也不至于陷入迷茫而不知所措的境地,这样,整个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则会得到一个充分的提高,整个大学生的素质也会得到一个明显的提升。
四、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
有了期末考核的改革和成绩认定的考核标准之后,作为“回流效果”就应该体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体系,是一种良性循环的教育体现。
在大学课堂里,有一些常见的现象是,老师在讲台上认真地或不认真地讲着课,下面的同学经常睡觉的睡觉,玩手机的玩手机,还有一部分同学迟到或者缺席,尤其到了大三阶段,缺课更是成为各个学校头疼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一个方面就是中国的教育问题,一个是学生的问题,再一个就是教师本身的问题。有的教师为什么就很少有学生缺课呢,有的老师学生们为什么愿意听他们的课呢?这跟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还有教学态度是有关系的。而在这些原因当中,传统的“满堂灌”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也许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所以,如果想改变这些陋习,必须先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入手。
提到改革,人们所不自觉地以为是抛弃传统的,发扬新式的,其实这样的改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而是改变。改革,应该是一个辩证的问题,就如鲁迅所言,对于传统的东西,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不要一提到传统的,就觉得是不好的,就应该是全盘抛弃的,而新式的,则要全盘接受,如果这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对于教学的改革,现在有很多很多种样式,有讨论式的,有点评式的,有互动式的,这些样式都很好,效果也不错,但是如果将这些教学模式全盘用于教学中的时候,则会陷入另外一种教学形式上的单一,也会忽视掉传统讲授教学中的优秀部分,陷入一种为创新而创新的怪圈中去。
所以,本人以为,传统讲授的教学模式尽管有很多的弊端,但有的时候,在讲授一些新知识的时候,传统讲授的模式还是很有用的,毕竟,学习不全是讨论,还有聆听,还有阅读,还有静思,当然还有争论。
基于此,在课堂教学当中,我们应该增加一些有效果的新式教学方法,适当地也应该加入传统的教学方法,视具体的课程,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变化穿插不同的教学方法。
就写作课程而言,本人以为其主要教学方法以讲授、讨论、阅读、赏析及外在式的自我体验为主。
对于一些新知识,我们可以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比如什么是现代写作?什么是写作载体?写作行为过程包含哪几个方面?
而对于另外一些知识,特别是具有思考与思辨色彩的内容,教师则不宜以讲授为主,而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讨论,自己归纳,自己得出结论,当然,这样的结论未必正确,但因为是学生自己思考得来的,所以,记忆度会特别强,并且也更能开拓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新研究的能力,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的基础上加以整合、归纳,最后得出一个尽可能正确的具有思辨色彩的观点。这样的课程教学,使得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这样就会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从这样的教学改革当中获得全新的认知。所谓“教学相长”,本人以为,这样去做,不仅学生能够得到提高,教师同样也会深受启发。
还有一些知识,于写作课而言,不必采用讲授课的模式,也不必采用讨论课的模式,宜采用阅读赏析式的教学模式,有时,教师教授一堂课还不如学生读一篇文章获得的认知更有效,因此,某些课程则宜采用阅读赏析式的教学模式,一首好诗,一篇精美散文,一篇构思精巧的小小说,一段具有深度的赏析都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与写作能力的。
当然,作为写作课而言,读万卷书是可以的,则还有行万里路的问题,而这门课的总课时本就不多,行万里路于教学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学生应该以更多的课外时间用来行万里路,这是学生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当然,在这个环节当中,教师可以适当的用一两节课外时间带着同学们一起去行走,而行走的根本目的则是让他们体验到自然世界处处神奇,体会复杂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让他们去交谈,去思考,去体验,去感悟。这样,在多种多样教学形式的协助下,学生的能力肯定会得到很大的拓展,平时的生活也就更加的充实,能力当然也会得到最大的提高。
五、改革的成就
对于这样一项改革,本人作为其中的实施者,一年来,深深感受到这样改革的好处与成就。
首先,学生的平时学习变得认真了,这一点,可以从学生的读书笔记里可以看出来。那一本本厚实的读书笔记有着学生平时阅读的汗水与充实,也有着快乐与收获。课堂上,他们对于别人的作品更会评析了,更会解读了,也更会有了自己的思考。而学生平时的习作也可以看出进步,从一开始的稚嫩,到渐渐的成熟,从一开始的简单,到后面的思索,本人在批阅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学生的习作水平在提高。甚至,到期末的时候,有些学生拿出他们平时发表的习作让我加分,这些无疑都是可喜的变化。
其次,学期期末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状态不一样,别的课程或许还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背诵,而这门课给他们带来的则是快乐与轻松,还有就是从容面对。
最后,就是课堂上的明显变化,由于各种教学方式的参与,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了,变得肯思考了,也变得更加愿意参与了,课堂上时常充斥着讨论、争论,甚至还有质疑老师的现象,这些不仅没有让课堂教学变得乱糟糟,反而更有一种积极进取的蓬勃向上的精神。以上这些,本人以为,不仅会对这门课程产生影响,甚至也会对其他课程,对学生的学习习惯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六、改革的难点与阻力
虽然,关于这场改革的设想是非常完美的,实验的效果也是能看得见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难点和阻力,这需要我们有坚毅的勇气及与向困难作斗争的勇气,这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去做。具体来讲,改革的难点与阻力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能否破除掉以往的教学陋习。作为改革者,最困难的是改革自身。多年以来,许多教师的教学都是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即便有一些新式的教学方法,往往用的并不多,这是因为教师多年形成的教学习惯,现在让他们换一种教学模式,或者添加一些教学模式,则是对他们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他们需要重新学习,重新备课,重新审视自己过往的教学模式,这些是需要教师要付出很多精力的。
第二,教师能否真的“以学生为中心”,能否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心理。在中国当前的高校教学当中,许多教师是不太重视教学本身的,他们真正重视的是科研,因为科研关乎职称评定,关乎工资多少,这些都是有硬性指标的,而教学,则是能马马虎虎过去,不在学院倒数就行了,教学水平的高低和这些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当然,如果高校以另外一种教学形式的认定进行职称评定的话,则会带来全新的感受。或者采用双轨制,一种通过科研来评职称,那就是学术类岗位、学术类职称;另一种则是通过上课来评职称,那就是教学类岗位、教学类职称。这样的职称认定无疑就会极大地促进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这对于整个中国的教育无疑是有巨大作用的。
有了这样的改革,教师就会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在教学、用在辅导学生,用在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比方说前面讲的10 次读书笔记,10 次习作都是需要教师极大精力的投入,如果投入了,也能够在职称上进行奖励了,这就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教师认真、投入,促进了教学,而良好的教学本身也带来职称的提高,职称的提高也会促使教师更加认真、忘我地投入到教学中来。
第三,学生能否从中学阶段的被动式学生变为主动式的学习,能否从传统上的大学“平时玩玩,期末背背”的模式下走出来。中国的中学教育,一直让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习负担,而一旦到了大学之后,那种内心的需要放松的心理在支配着他们,而当他们真正进入到大学之后,他们发现那还是需要学习,而且是主动的学习,他们的惰性心理会不会受到冲击,会不会感受到另外一种形式上的压抑,这都需要充分考量的。某种程度上说,改革就是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无疑需要力量与勇气的,如果我们缺乏这个勇气,则我们的改革会失败,而当我们坚持了自己的方向,坚信自己的力量,我们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一旦突破那一层心理防线,我们则会走向无比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