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无之为用”思想对中职工科类语文教学的启示

2015-08-15仇翠欣

语文学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人文

○仇翠欣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 255049;莱西市机械工程学校,青岛 莱西 266601)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他留下的唯一著作《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但却包含了无比丰富的哲理和智慧。《道德经》虽然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在今天,在众多领域,仍然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老子的思想中包含着很丰富的教育思想,对教育领域中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等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中职语文教学作为中职教育的一门学科教学,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可以从老子的思想中获得深刻的启示。老子思想博大精深,“道法自然”、“无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本文仅就老子的“无之为用”思想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启示。

“无之为用”思想是老子重要的思想之一。主要阐释集中在《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这里老子一连列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无”之作用:车子是用来运输的,正是因为有了“无”的空间,所以才能发挥它的运输的功能;器皿是用来盛装货物的,正是因为有了“无”的空间,才能发挥器皿的盛装的功能;房屋是用来居住的,正因为有了“无”的空间,所以才能发挥房屋居住的功能。举例之后,老子总结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和“无”是老子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节,老子阐释了现象界的“有”和“无”之间的关系:1.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2.“无之”才能以为用。“有”指有形的东西,“无”指无形的东西,无形和有形相互依存,无形的东西有时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无形的东西所发挥的作用不容易被认识,因此老子特别强调了“无”的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虚其心、实其腹”的教育。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坚持“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基本原则。服务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则。加强技能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高质量就业需求,“实其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虚其心”。中职语文教学也必须在这一基本原则之下进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首先,中职语文教学要为技能教学服务。在教学内容上有别于以升学为目的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为学生将来的“实其腹”服务。对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文本理解能力尤其重要,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增加这两部分内容的授课课时,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偏重于这两部分能力的训练。

其次,中职语文教学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相对于技能的习得来讲,人文素养的提升属于无形的东西,属于“无”的范畴。但是这种“无”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却是不可或缺的,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对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将来主要从事生产和管理一线的基础性工作。在现代化大生产模式下,工作强度较大,工作过程单调、枯燥,因此工科类的语文教学必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高强度的工作过程中能够获得一种心灵的浸润,使他们的人生能够立体、丰满,同样出彩。

中职语文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要摒弃功利主义的思想,在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的培育。一是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素养,结合学生实际,找准切入点,引领学生感受文字之美、艺术之美和人文之美。二是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静待花开的耐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留给他们自觉发现国文之美的机会。“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对中职语文教学来讲,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也要有“若烹小鲜”的思想,运用好“留白”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要在教学时间上“留白”,也要在教学内容上“留白”,从而给学生留下自由成长的空间。三是在对学生学业评价上,要改革传统的考核模式,在考试内容上可采取名文奖赏、名著评析等形式;在考试方式上可采用口头表达与试卷答题相结合的形式;在成绩的形成上,可采取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中职语文教学除了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外,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获得生活幸福的能力。“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无味令人口爽;”(十二章)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中职语文教师要对语文教材中一些名人轶事、哲理故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的挖掘,引领学生一起来感悟、体会,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教育。最终达到净化学生心灵、见素抱朴的目的。例如在讲授山东省省编教材第三册《绝品》时,可以通过这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引领学生感受一系列的道德之美:常先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坦荡磊落的胸怀和真挚坦诚的交友之道以及高超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超绝的装裱技艺;刘三爷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对朋友的无以复加的信任和真诚,以及与人相处时那种豁达的胸襟和惺惺相惜之情;王商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乱世之中“饿死不卖收藏”的高尚节操;以及在战乱中,围绕“古画”所形成的这个特殊群体整体表现出来的“义”、“信”等人性之美。教师应该对《绝品》这座“精神高原”进行充分挖掘,多角度进行道德解读,使学生在争论、感悟中不知不觉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在《道德经》中有着深刻的无“弃人”、无“弃物”的思想,中职语文教学应该以“无之为用”的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1]孙功进.《道德经》有无观新诠[J].河南大学学报,2010(5).

[2]刘素燕.浅谈中职语文教学新策略[J].东南大学学报,2010(S2).

猜你喜欢

道德经老子人文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人文绍兴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人文社科
智者老子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