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视阈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2015-08-15起建飞
○起建飞
(玉溪师范学院 文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其学科原理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高中语文的学科理念强调运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整合,通过文学教育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图景,提升学生的人格与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可以说,比较文学与语文课的人文教育精神高度契合。学者们早已呼吁将比较文学引入中学语文教育,中学语文课标的修订、语文教材的一再改版,都与这种需求一致。但这一需求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之间仍有明显的脱节,主要体现在:
1.语文教师的迫切需求与传统知识结构间的差异。高中语文新课标在教学实际展开部分,无论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大力倡导比较的方法,但比较文学课程在高师院校本科阶段的开设还处于逐渐普及的过程中,大量的高中一线教师并未进行过比较文学的系统学习,不完全具备相关理论知识,这与比较文学现象在高中语文中普遍的事实存在形成了差距。
2.比较文学学者的研究视野与语文教学实际脱节。比较文学是一门处于理论体系动态变革中的新兴学科,学者一般着眼于学科理论的创新与完善。学者呼吁“中学语文需要比较文学”,但如何将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实际有效结合起来,仍缺乏真正深入系统的研究,学科发展的现状与中学教师的需求间有巨大的断裂。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艰深晦涩,应化繁就简,联系语文课标,立足教学实际,全面筛选对高中语文教学具有实效的部分,将两者科学、合理、有效地整合。两相比照,比较文学研究至少在以下方面与高中语文教学具有密切的关联:
一、课文中已引入比较文学经典之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第三单元有一篇略读课文——《谈中国诗》,这是作者钱锺书访美期间一次演讲的整理稿,堪称比较文学的典范之作。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复兴的标志性人物,钱先生在文中表达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要真正了解中国诗的特点,必须借助比较文学跨越性的视野。中国传统诗歌理论固然自成体系,但局限于自身范围内,无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终归是一种遗憾。无论要深入准确理解课文,还是要实现对中华文化理解的突破,这些教学目标的达成,都需要借助比较文学的立场与观点。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文学性质的思考,则需要大量中外文学现象的积累。这样看来,这篇课文安排在高中必修教材接近尾声的位置,就有一种微妙的匠心。学生已经具有大量中外诗歌的阅读积累,也具备了综合分析比较的能力,加上教师以比较文学的跨越整合理论为引导,便可以尝试对中外作品的融会贯通,真正去实现语文课标中所预期的“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这一目标。
二、入选课文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
任何文化都或多或少会与他国文化发生交流、碰撞、融合、促进,这是比较文学传统的影响研究所关注的对象。这些现象大量存在于高中语文教材的入选作家和课文中。
1.入选外国作品的必然影响。以人教版高中语文为例,必修与选修教材中均包含大量的外国作品。将这些作品引入教材,标志着国内教育界、评论界、读者对作品的认可与接受,无论将它们看作中国文化的参照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都是影响研究中流传学所要探讨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必然对这些作品引入课文的背景进行介绍,无形中担任了沟通学生与外国文化的“媒介”角色。
2.入选作家海外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入选中学教材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大多有过国外留学的经历,这种经历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乃至人生之路的抉择都起到过重要作用,鲁迅、郭沫若、老舍、郁达夫、徐志摩、冰心、艾青等莫不如此。以艾青为例,他成长于新文化运动的熏陶之中,从小喜欢西方文学胜过中国古诗文,由留学学习西洋绘画而更深入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并在时代大变革大动荡中以融会贯通的手法抒发自己对祖国既跳脱其中又血肉相连的情感。只有体会了这种经历,才能理解其《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等名作中所包含的感情。这些都是典型的影响研究案例。
此外,大量现当代作家所受到的西方思潮的影响,或是中国经典诗文在海外的际遇,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比较文学现有的研究成果已经可以直接供教师们采用。
三、课文单元编排模式与比较文学平行比较研究视野的重合
比较文学平行研究针对没有亲缘关系的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进行研究,也关注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注重对文学的共通性的探讨。语文教材部分单元编排模式与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思路非常相似。以人教版和苏教版必修教材为例,人教版侧重按体裁编排,苏教版则侧重按主题编写,两种模式都不可避免地将相同体裁或是相同主题的中外优秀作品编写在同一单元中。
1.人教版必修教材的文体学梳理。对不同国家文学中相同文体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是比较文学文体学的核心话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包含中外同体裁作品的单元有:第一册第四单元的新闻通讯,第二册第四单元的演讲稿,第三册第一单元的小说、第四单元的(科普)说明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戏剧、第四单元的议论文,第五册第一单元的小说、第四单元的说明文,其中属于纯文学作品的有小说、戏剧单元。以第四册第一单元的三部戏剧作品为例,这恰好是一个戏剧比较的经典案例。《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悲剧的典范,与之形成呼应的是西方悲剧的典范《哈姆雷特》。两部作品呈现出中西悲剧的几个主要差异:主人公身份不同、悲剧冲突的原因不同、悲剧的结局不同。同时它们还呈现出中外戏剧的一些区别:是否有戏剧时间的限制,以歌舞为主还是以对白为主,重写意还是重写实,重抒情还是重叙事。而《雷雨》这部作品则是中国现代戏剧在借鉴了西方戏剧影响之后的第一次尝试。介绍这些课文时,如果把它们放在“中西戏剧比较研究”这一话题之下,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既能了解戏剧这一文体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历程,又能在对照中加深对中外戏剧不同特征的理解,还能看到这一文体在文化交流中的相互促进。
2.苏教版必修教材的主题学研究。正如钱锺书所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各国文化常有一些跨越时空却彼此呼应的契合点,对这些现象的关注与研究,可以打破时空的阻隔,打通国界的壁垒,寻找到文学的普遍规律,并探讨隐含其中的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之处。在这些契合点中,对相同主题的关注是不同国家文学中一个常见的现象,这是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的对象,也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最大天地。
按照主题设计单元专题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就含有大量的描写相同主题且涵盖古今中外的作品。这些课文涉及青春、亲情、友情、爱情、思乡、爱国、生命意义、美的感悟、自然中的哲思、世间百态、理想、信念、人性等主题,几乎包括了文学能涉猎的所有内容。文学归根结底是对社会人生的反映与思考,它突破了个体生命的局限,探讨人生的全部可能,思索人类所要共同面对的处境与难题,追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对于高中生而言,已经没有他们不曾听过的说教,没有他们无法理解的道理,他们已经完全具备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抽取人生信念的能力。而具有主题学视野的课文编排,为他们尽可能地提供了更多选择,无论哪一种思想,都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有意义的进取的人生。
四、具有比较文学视野的高中语文课程理念
高中语文课标中将语文课程理念概括为: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比较文学学科现有的理论建构及大量研究成果已可以直接为这一课程理念服务。
首先,可结合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更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成长教育功能。人文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使学生养成更加完善的人格,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明确人生的目标与意义的过程。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文学教育来进行的,文学教育依托美育的形式,同时发挥德育、智育的功能,最富于人文教育的气息,是真正意义上的潜移默化。
其次,借助比较文学最新颖的研究视角为语文课堂构筑最丰富的个性。语文课标中提倡积累、整合、感受、领悟、拓展、创新的原则,与比较文学跨越、沟通、交流、比照整合的方法相通。学生生活在当下文化全球流动交融的大环境下,有对国际文化碰撞最敏感的触觉。苏教版必修第三册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中《刮痧》这篇课文就给学生展现出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比较文学形象学认为,在文化交流中人们对他者有三种常见的心态:憎恶、狂热、亲善。对学生而言,引导他们在跨文化交往中,保持亲善的眼光,做理性的沟通与对话,是一种更符合现代文化发展精神的态度。
最重要的是,比较文学学科的跨越性理念,为构建更开放的语文课程提供了多样互补的视野。学生在高中阶段进行语文学习,应当有一种自主总结文学一般规律的能力,这是文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也是比较文学学科追求的远景目的。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与比较文学学科将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