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讨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5-08-15

语文天地 2015年22期
关键词:邹忌荆轲文言文

吴 建

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日常教学过程就像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则充当教师的观众。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讨论就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课堂讨论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时代及文化的不同,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时难免会有一定难度,很多学生将文言文视作噩梦,还未开始分析就已经提前缴械。让学生学好文言文不能采取强迫的方式。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将文言文当作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前,教师可以设定几个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当今一些称谓的实际意义是什么?与人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技巧?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话并非如表面听起来那样,就像文章中描述的那样,客人说邹忌比徐公美是因为客人有求于他,小妾说邹忌比徐公美是因为小妾害怕他,妻子说邹忌比徐公美是因为妻子偏爱他,这说明仅仅听从一两个人的观点并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只有广开言路,虚心接受批评才能成功。通过这样的讲解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他们会突然发现原来古人也和现在一样喜欢阿谀奉承,通过学习文言文同样可以掌握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久而久之,就将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兴趣培养起来了。

二、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认为学习文言文主要侧重于记忆背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逐字逐句对文章进行讲解,让学生重点记住词语意思,并在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将文章翻译成现代文。其实,文言文的学习主要是文学欣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知识背景,理解文章传达的思想情感,品味文章的唯美之处,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采取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变成考试机器。

例如,在教《荆轲刺秦王》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众人送别荆轲时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感悟,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的见解:在无比绝望的情况下唯有采取极端的方式,希望以此改变众人的命运,大家将希望寄托在荆轲一人身上,“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怎样的悲壮情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从不同角度感受那一刻大家的心情:从荆轲的角度考虑,从众人的角度,从太子丹的角度,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刺杀秦始皇。以这样的方式代替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活动教学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维持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对文言文充满兴趣。高中生学习任务重,平常没有多少时间放松自己,因此教师可以将文言文教学变成学生放松自己的场所,定期开展活动教学课。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只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即可。活动课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思想,并在学习文言文知识的同时放松自己,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

例如,在《鸿门宴》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各个人物的思想感情,并展开讨论活动,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之后进行活动教学,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一场现实中的鸿门宴。在课前将教室中的桌椅摆成鸿门宴用餐的场景,并准备一些道具。活动开始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鸿门宴中的人物。由于古人在说话时也显得文绉绉,而文言文本身就是古人的日常交流方式,因此为体现当时的意境,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对白应该采用文言文,让学生体验一把当古人的滋味。

活动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了解,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角色扮演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文章中不同人物当时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对文章整体思想感情的把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欣赏能力。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再进行一次讨论,再做一次总结,对比活动前后的观点是否一致,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的重点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公认的学习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全面分析,结合教学内容,将教学方式设置成学生喜欢的模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一些趣味性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有效讨论,并逐渐建立独自欣赏文言文的能力。

猜你喜欢

邹忌荆轲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邹忌劝齐王纳谏
会背与会默写
邹忌比美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
荆轲之死
荆轲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