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琵琶行》:音声特点与人生际遇的契合

2015-08-15潘志国张绪伦

语文天地 2015年22期
关键词:音声际遇霓裳

潘志国 张绪伦

安徽省阜阳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236000)

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音乐与人生可以发生直接的关系,两者可以互渗。《尚书·尧典》记载:“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传说中,尧命乐官夔执掌音乐,让他用典雅之乐来教育自己的子弟,使之在音乐的潜移默化中涤荡精神,陶冶情感,塑造深厚的人格气质。

在历代文学作品中,音乐与人生的细微关系表现得千差万别。如果从对音声描写最细腻生动、构思最精巧的角度来看,首推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 年),宰相武元衡遭到藩镇刺杀,白居易直谏抓凶却被贬浔阳,一腔幽怨遂寄托于此诗。白氏精通音律,对音乐与人情、思想的关系有精微的认识。他在《与元九书》里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音有韵,义有类;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聚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就是说,音乐的韵律和思想的类型可以和谐统一;借助于音乐,抽象的思想感情得以形象、生动地传达,从而给人深切的感受。白居易对音乐的这种理解就使得“琵琶乐”别具意味,蕴藉深沉。

以往关于琵琶女的演奏,我们大多是就音论乐,视角都是停留在音乐描写本身的美(有代表性的是《唐诗鉴赏辞典》里霍松林先生的撰文)。但有一个问题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琵琶的音声特点与琵琶女的人生际遇之间有着神似之处,两者契合无间。

首先,对琵琶女的这次演奏,白居易有一个总的感受,它奠定了音乐的基调,所谓“弦弦掩抑声声思”:乐音充满了压抑悲苦之感。白居易说,琵琶女是“似诉平生不得意”,接着写她“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显然作者一开始就将音声和她的人生联系在了一起,其间有着某种共通性。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读懂”琵琶乐的切入点。

然后,对这次演奏,描写的重点是从“轻拢慢撚抹复挑”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计十六句。这十六句从音声的特点与诗句结构看可以分四节。演奏完以后,琵琶女自叙生平际遇,从“自言本是京城女”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计二十二句,可以分三节。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把音声与琵琶女自叙的人生放在一起参照并讨论两者何以神似。

第一节“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对应“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这一节的音声总体呈现出高亢明丽、清脆圆润的特点。“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为著名的舞曲。它是唐玄宗根据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进献的西域乐曲加工润色而成的,曲调恢弘亮丽。《六幺》是琵琶曲,宋代王灼《碧鸡漫志》说此曲“曲节抑扬可喜,舞亦随之”。“急雨”、“私语”、珠落玉盘等充满着高低变化,闻之悦耳。

我们再看琵琶女的青年时期,她技艺高超,容颜靓丽,追慕者不计其数。而她是天生的豪爽,生活自在洒脱,无忧无虑,一片昂扬愉悦。

第二节“间观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承上启下。对应“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这四句也是承上启下。

黄莺恰恰而啼,婉转流畅,但曲调逐渐转到低沉抑塞,如哽似咽,听觉感受明显不同,其间变化耐人寻味。琵琶女的人生呢?她遭遇了人生的重大变故,“弟走从军”,生死未卜;“阿姨”逝去,阴阳两隔。这打击把她从生活的美好自在中推了出来,在低沉的状态下,她的容颜也日渐衰去。这些对一个地位低下的歌女来说是悲哀而无可奈何的,她是长叹而无言。

第三节“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对应“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音声承上而更加阻塞压抑,以至于逐渐消失,此时,这“无声”中凝聚着巨大的、不为外人所知的愁苦。她从放旷的、明丽的青春中走了出来,繁华不再,花容憔悴,委身商人。丈夫重利而薄情,不是可以互诉衷肠的知己。她独守空船,往事历历在目,在经过人生的戏剧性变化后,万千滋味在心头,以至无言而泪垂。

第四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四句是全曲的高潮,在诗中没有明显对应她人生状态的句子。不过,我们可以感受到,音声是一腔激越蓬勃而出,不可抑止,到高亢时戛然而止,意味无穷。看来,面对过往的人生以及现时的孤寂,琵琶女悲愤难平,这情绪无可压抑而不再压抑,释放后归于博大深沉的寂静。

《琵琶行》是歌行体,因篇幅长使其便于细致描写,另外,为了避免音乐与人的彼此隔绝,使之处于浑融之境,这就需要有一种较为独到的切入视角。在白居易极细腻的音乐描写与独特的构思中,琵琶女的人生是那多姿的音声,音声又是她曲折的人生:两者就这样和谐地统一了。

猜你喜欢

音声际遇霓裳
文化中的乐种研究
——评陈辉《浙东锣鼓:礼俗仪式的音声表达》
鸟儿们的幻彩霓裳
霓裳羽衣舞
郎世宁的际遇与转折又如何创造出独特的郎式写实风格
鄂西民间手抄唱本音声符号“”考释
陶渊明“不解音声”是个伪命题
最具魅力
俞璐:一袭霓裳,留住绝世风雅
汉家霓裳美 八闽发新枝
我们时常宽己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