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要用课外阅读促进外来务工子女的人格发展
2015-08-15单爽
单 爽
课外阅读,能使外来务工子女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谐的心理、积极的态度、友善的交往和完美的自我。
一、加强外来务工子女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在笔者所执教的班级中,外来务工子女已占半数,正处于身体发育、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缺乏自信,自卑内向,口头及书面表达困难,无法发泄不良情绪。由于经济、心理、语言、文化等差异,他们缺少阅读的精神滋养,长期接触通俗文化,无法排解内心的压抑与苦闷。长此以往,对于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都是不利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课内教育是基础,是敲开课外阅读大门的金钥匙,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伸与补充,是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语文实践。通过课外阅读,我们可以了解丰富多彩的人类经历、情感,体验自然、生命的变化,受到各种文化色彩和智慧的熏陶,最终拓展心灵空间,形成健全人格。
二、外来务工子女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课外阅读教学无组织无引导,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导致课外阅读没有“成就感”和“个体价值实现”,没有了激励机制和“意义”,务工子女课外阅读领地也就日趋“沙漠化”。
1.课外阅读外部条件差。务工子女文化素养相对较低,普遍对课外阅读不重视,不少家长们将课外书一概看作“闲书”,加上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回家之后埋首作业,无暇他顾。生活在城郊结合部,受通俗文化影响,缺少阅读经典的想象和审美,使孩子们心灵浮躁粗鄙,语言感受能力退化,对文学阅读兴趣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2.课外阅读取向不合理。外来务工子女看课外书没有人指导,“读什么”上很随意,有什么读什么,别人读什么他读什么,有的甚至是文化品味低俗的凶杀言情类作品,即使到书店或图书馆,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向同学借看的很多,但这些书籍不经老师和家长的选择,往往良莠不齐。
3.课外阅读方法不得当。没有指导者,“怎么读”上也无方法可言。阅读多注重故事情节,其中的知识性、科学性,特别是从语文角度出发的语言品味,基本被疏忽,读时做笔记、读完写感想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阅读没有效果,达不到人文熏陶的作用。
三、加强外来务工子女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
1.环境培育正面化。须提高家长、学校、老师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加强支持力度。对家长进行思想引导,让他们了解孩子们当前存在的问题、认识到课外阅读好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学校方面,让老师们认识到务工子女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积极开放图书馆,发动城区的学生将自己看过的图书捐出来设置“班级图书角”,方便外来务工子女的阅读。
2.问题呈现情境化。课外阅读的题目是静态的,阅读文本仅仅给外来务工子女情感体验提供了最基本材料。外来务工子女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相联系的,具有很大程度的具体形象性。教师应该利用课堂中的一切条件,使文本情境化,帮助外来务工子女理解文本。
3.教师指导鼓励化。教师应打破单向的模式化的指导,鼓励外来务工子女独立思考,培养课外阅读兴趣。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鼓励务工子女,让他们意识到阅读好书的重要性,端正阅读态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师生讨论会、现身说法等,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好书,如何选择好书,提高阅读的甄别能力。学生之间可相互鼓励、督促,坚持“每天读一点”,以多读书、读好书为荣,以不读书、读烂书为耻。
4.课堂教学互动化。课外阅读不能“放羊”,也要有布置和反馈。学生阅读后,会有一种相互交流的欲望和课外阅读的快乐共享,此时讨论就显得很有必要,小组的、班级的,总之得让课外阅读有施展腾挪的“用武之地”。阅读本来是私人化的、储备性的,如果没有“评”,没有言语的讨论,思维就不清晰,印象就不深刻,就没有消化的过程。智慧不能外显和共享,个人认识就不能升华,客观知识也无法内化到心理和文化的层面,阅读效果就打折扣。
通过阅读好书,外来务工子女们在情操、心理等方面进步很大,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因此我们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真对待,让课外阅读真正发挥“厚积而薄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