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例谈
2015-08-15韩华平
韩华平
当前,动态生成的课堂创造出了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给语文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怎样对待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真正把学生的奇思妙想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这需要我们教师有敏锐的教学智慧和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
一、反问设疑,引导思辨
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文本,从不同的角度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的有活力的课堂。由于受年龄特征和思维的局限,面对学生有明显错误的“生成问题”,教师应通过反问设疑,争辩纠错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归正确的文本价值取向,以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如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结尾时,提出了“学了课文,请你对文中的人物做一个评价,并说说你的理由”的话题。学生大都是正面的评价:“我最喜欢孙悟空,他本领高强,机智勇敢。”“我最憎恨白骨精,千方百计想害人,吃唐僧肉。可恶!”而有一个同学语出惊人:“我觉得白骨精也不错,她善于动脑筋,孝顺母亲,吃唐僧肉还不忘记把母亲接来一起吃。”班级里有些同学听了还随声附和。老师略一思考,反问全班学生:“刚才这位同学认为白骨精有优点,请同学们想想,白骨精动脑筋是为了什么?”学生回答:“是想吃唐僧肉。”老师又问:“一心想吃别人,把别人的生命当作自己的‘美餐’,当作孝顺母亲的礼物,这样的人受欢迎吗?”同学们异口同声:“不欢迎!”此时,教师总结:“嗯,白骨精想吃唐僧肉,想孝敬母亲,不管她的想法有多么好,但她的本性是杀人,是我们所憎恨的。”
以上案例,面对不成功的生成问题,这位教师既没有因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而给予不恰当的表扬,也没有因其不正确而大加批评,而是反问设疑,积极引导学生思辨,对白骨精的行为进一步进行思考,逐步认识到,白骨精的“动脑筋”、“孝顺”是杀人的借口,她的“聪明”掩盖不了罪恶的本质,让学生自悟观点的错误,澄清认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价值判断,不断加深对课文人物形象的把握。
二、顺学而导,细读感悟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开放、互动、多元的课堂教学形态。在教学现场中,创设的教学情境已经形成,学生的思维已经被激活,在师生充分的对话中,学生往往会冒出智慧的火花,“节外生枝”就会变成“金点子”。这时,我们教师就应该凭借教学机智敏锐地捕捉、分析学生的信息资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把学生的即时生成的话题变为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螳螂捕蝉》一课,学习文章第3至11自然段,内容是少年向吴王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借此劝说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念头。这部分人物对话写得很生动,老师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本来教师的教学程序是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可学生却要提出问题:“是否可以给人物添加提示语?”这个问题一下子打破了教师的“预设”。是断然否定学生的“美好提醒”,沿着老师的教学程序进行,还是顺学而教,调整教学思路,这都需要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这位老师面对学生的“生成问题”,没有束手无策,而是以学定教,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同学们给人物的对话加提示语。准确传神的提示语加上后,直观地展示了人物对话的心理,为学生的角色朗读做了良好的铺垫,更有利于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联系生活,明理导行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等同”。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反映出来的,只有把文本的情感体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文本的人文精神才能在学生的心田深深扎根。所以,面对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应多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联系中比较,在比较中甄别,这样,课堂上的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如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课尾,老师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从公仪休身上学到了什么?”指导学生行为实践。大部分学生的感受是“做官要清正廉洁,不能贪图小便宜”,而一位学生却说“别人送你的东西要像公仪休那样都不能拿”,显然这不准确,把事情绝对化了。因为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想法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文中公仪休不收别人的鱼,那我们生活中也应该像他一样都不能收。对于这样的“生成问题”,教师及时捕捉,机智应对,适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比较、甄别。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教师的因势利导中得到了熏陶,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在生活体验中得到了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