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
2015-08-15吴广华
吴广华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习古诗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智力和语言的发展、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增加生活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贪玩好动,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质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做好预习,明确学习要点
古诗凝练含蓄、形象生动、意境深邃、内涵丰富,并且表现手法多样,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正确的古诗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可以教会学生为人处世之道,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引导学生,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使学生愿意主动思考,并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堂语文课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预习必不可少。如果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在课堂上讲述,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也不利于学生听课效率的提高。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指出重难点,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主预习,比如说作者、背景、生涩字词等。
例如学习李白的《赠汪伦》,如果不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学生不禁会迷惘,水真的深千尺吗?写的是友情还是爱情?还有南宋陆游的《示儿》,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南宋朝廷屈辱求和、偏安一隅的背景,就难以体会诗人临终前满腔的悲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可以自己解决这些疑问,不但加深了印象,还提高了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学习的能力也会有所增强。
二、激发兴趣,丰富古诗教学
当前的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充盈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加上古诗文特有的含蓄凝练使学生潜心学习古诗变得十分困难。而且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大多是“灌输式”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方法单一,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完全感受不到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体会不到作者在寥寥数语背后寄托的深厚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应付考试,往往注重对字、词的解释,将很多精力和时间放到了古诗翻译上,缺少对全篇的整体把握,学生无法展开想象,于是很难理解古诗的深层内涵,领悟不到词的意境。想要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尚未成熟,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比较差,对于学习知识往往是凭借感性认识,对于感兴趣的东西会深入研究,不感兴趣的知识便无法继续。学生无兴趣、无精打采,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授课,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学生对所学内容饱含兴趣,就不会排斥听课,反而会以学习为乐,勤于研究,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可以给学生讲述关于“阳关”的历史典故,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成功地引起学生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上。
多媒体教学存在诸多优势。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突破自身条件的限制,补充设计教材难以涉及的生活内容,输入生活信息,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料,使学生全面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要保证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具有趣味性、新颖性,同时还要具有针对性。还是用王维这首诗举例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阳关的照片,介绍有关的旅游景点,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古诗意境的理解。
三、强化朗诵,体会古诗情感
古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浮躁、苍白,我们可以从优秀古典诗文中摄取精神的雨露甘泉,洗涤我们的灵魂,从这些美的境界中,感悟古人的智慧才情,从而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国学修养,提升我们的品味。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有利于更好地感知意象,有利于画面在脑海中的展开。例如,学习到《敕勒歌》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脑海中会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尽头仿佛和天空融为一体,一阵轻风吹过,有牛羊闪现,但瞬间又被淹没在绿色的海洋里,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经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教师再加以适当讲解、引导,古诗的神秘面纱便会被揭开。
古诗是语言的艺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会对古诗的内容有一个初步地理解,还可以体会到古诗和谐的韵律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在对古诗内容有了初步理解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于不同的见解,教师要加以尊重。例如,唐代王翰的《凉州词》,有同学认为体现了诗人对战争、对生死的豪放,有同学认为表达了作者极度悲痛的心情。对此,教师可以作进一步的讲解和补充,让学生真正理解古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朗读方法,如个人朗读、小组朗读、优秀学生示范朗读等。
四、学以致用,回归日常生活
古诗是先人圣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古诗经历了千百年的传承,是古代文学家和思想家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历久弥香。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致用”,古诗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增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回归到生活,学以致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比较差,感性认识比较强烈。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通过仿写、游戏、表演等形式,使古诗生活化。例如,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首诗描写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在水边聚精会神的钓鱼,有路人走过来问路,小孩赶忙摆手示意,生怕惊动了鱼儿。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这两个角色,使同学深入理解儿童天真、认真的童趣和童心。还有南宋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描写古时候的人民都很忙碌,孩子们虽然不会劳动却也不肯歇息。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演绎下田除草、搓麻线等动作,以及其他肢体语言。通过表演学生还会懂得劳动的辛苦,珍惜劳动成果。
古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其语言凝练含蓄、形象生动、意境深邃、内涵丰富,并且表现手法多样,是语文发展不可逾越的工具,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诗的学习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甚至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教师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努力激发学生兴趣,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最后学以致用,让古诗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