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理视角下高中语文“教”与“学”的关系

2015-08-15蔡芝清

语文天地 2015年31期
关键词:真学学理学定

蔡芝清

当将“教学”从“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取出来,将“教”与“学”从“教学”中解析开来时,我们会发现这种类似于成尚荣先生近年来多次强调的回归“原点”的研究视角带有了学理特性。而在学理视角下研究高中语文“教”与“学”的关系,则有助于教师加强对“高中语文教学”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厘清教学实践中一些模糊或者似明非明的概念。

一、真假“教”“学”辨析

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将学生在学校尤其是在课堂上所有的接受知识的行为都称之为学,而将此过程中教师的行为都理解成教。其实,这样的理解纯粹是经验性解读,在学理视角下,师生在互动过程中的很多行为并非真正的教与学。高中语文教学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语文知识层面;二是言语技能层面。语文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又不外乎听说读写四种方式。在这里,实际上给出了真假语文教学的判断依据。从正面理解建立的角度来看,或许应当如下的理解。

1.目标明确的学习行为

无论什么样的语文课堂,都是有教学重点的,譬如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有不少打着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旗号的学习,其实并不具有这样的教学目标,而是让学生基于原有文言文经验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学习,结果付出了时间与空间,学生却并不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这种失却明确目标的学习过程,真教与真学的成分是极少的。

2.深度重于广度的学习行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高中语文课堂似乎喜欢以广度吸引学生的眼球,课堂上师生的思维从天南到海北,从天文到地理,从科学到人文,似乎无所不包。这样的“精彩纷呈”暴露出的其实是行为游离。有研究者指出,语文教学中教师教的东西要有“聚集度”,要通过聚集来生成力量,生成教学效益。这是很有见地的。语文教学中的真教与真学,不应当是纯粹追求面面俱到,而应当是让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一个“点”去带动一个“面”,这个点越具深度,带动的面就越具广度。更重要的是,它是基于学生的学来做出的教学理解,因而更符合当前的教学理念。

3.学生行为优于教师行为

“教学”原本就有“教学生学”的含义,古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点,今之认知心理的研究及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的也正是学生在学习行为中的意义。教学经验亦表明,只有在学生的主动听说读写当中,语文知识及言语技能才有可能更有效地形成。与此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课堂上有太多教师教的“独角戏”,即使教师演绎得天花乱坠,严格意义上讲都不是真教,学生在此情境中自然无法真学。

二、“真教”促进“真学”

基于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语文课堂上“教”者的地位必然高于“学”者的地位,因此,学生的学必定是受教师教的影响。这是一直以来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原因。因此,“真学”必定受“真教”引导,只有“真教”才能促进“真学”。仍然以文言文的教学为例,什么样的教才是真教呢?学生的真学又呈现为什么形态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结合国内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给出这样的理解:文言文的真教,体现为教师对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的引导。比如说,有名教师在介绍文言文教学经验的时候提到,从高一新生入学报名时,就提醒他们通过阅读《三国志》等传统文言文本,去寻找文言美感,生成文言语感。笔者以为这抓住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所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心理研究成果表明,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对其最直接的理解就是直觉性运用,而这恰恰是文言语感这一概念的本质所在。文言文的真教,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文言直觉上。这其中,文言文与现代文有所交织的文本或影视作品是良好的载体,《三国演义》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笔者以为:其一,真学体现为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形成良好的语文直觉,即在生活中遇到某个事物时能够直觉性地进行语文学科性质的直觉反应。如有学生看到“毛遂自荐”这一成语,就能直觉性地想到相关文本中人物的对话。其二,真学体现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良好的迁移能力。语文的工具性,不仅体现为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也体现为在语文知识生成过程中已有工具对新的语文知识学习所产生的作用。譬如文言文语气助词的学习,可以为学生阅读新的文言文解决理解方面的问题。

三、“教”当以“学”为基

真正参与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熟稔一个观点,那就是“以学定教”,在厘清了学理视角下教与学的关系之后,笔者以为还有必要梳理一下这一观点。以学定教,其实就是教需要以学为基础。问题在于,这样的关系如何建立。根据笔者的理解,学理视角下,可以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定义以学定教关系的建立。

1.学生能建立正确学习方向

能让学生建立正确学习方向的教就是以学定教。应试形态中的学生常常忽视语文学习的正确方向,小到某一课的学习方向,大到语文课程的学习方向,其实均应指向语文素养的提升。如果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是有方向的,那就是成功的以学定教了。

2.学生能使用正确学习方法

能让学生使用正确学习方法的教就是以学定教。教学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观点,语文学习亦是如此,语文学习方法可以分为听说读写的方法,其中阅读与写作又是关键,高效阅读与有效写作是讲究方法的,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方法生成了阅读与写作体验之时,就是语文有效学习之时,而教师据此而教,便是以学定教的要旨。

3.学生能体验正确学习感受

能让学生体验正确学习感受的教就是以学定教。对语文教学的高端理解之一,就是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生成高峰体验。其中,应当首先以建立学生的高峰体验为主,阅读一篇优秀的文学文本,畅写一篇淋漓的文章,往往都是伴随着情感体验的。在学生愉悦的学习感受中,教师也才能收获教的高峰体验。这是以学定教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追求。

厘清了真教与真学的概念,理解了真教可以促进真学的逻辑关系,内化了教当以学为基的理念,就建立了基于高中语文学科的关于教与学关系的科学理解——所谓学理,即有科学理解的基本含义。纵观关于高中语文的诸多研究,我们会发现教与学的关系是永远的话题之一,随着社会与人的发展,教与学的关系必定会发生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这一基本关系不会变,只要坚定学理视角,社会与人的积极变化都会成为促进教学关系不断进步的力量。

猜你喜欢

真学学理学定
Plasma-assisted ammonia synthesis in a packed-bed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reactor:roles of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packing materials
从“余数”探秘中指导学生“真学”
以学定教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双回单训释教学新法的学理依据
建构“真学”课堂要注意的几点
让学:“真学”课堂的本质追寻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