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无形资产与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比较意义
2015-08-15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经贸服务系王登芳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经贸服务系 王登芳
高职院校和从事生产的企业单位不同,由于其具有人才、科研等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会出现商业信誉和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商标权、专有技术、企业商号、经营谋略、管理能力、产品质量、服务信誉、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企业形象、职工素质等。
总之,一切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不具备物质实体的资产,都属于无形资产。学校的某些特权、学术论文和著作、研究成果、信息技术、声誉校誉、校训校风等构成了高职院校的无形资产元素。
高校无形资产与企业无形资产之间具有一定差别,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因为保护不力,大量的无形资产流失,引发了大量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乃至纠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技术的发展和研究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在实践中,高职院校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存有诸多困境,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通过高职院校无形资产与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比较,推进无形资产的有序管理,对于整个国家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无形资产的含义
无形资产受特定主体的控制,它没有独立的实体,对持有者不断发生作用,并且可以带来非货币性资产的经济效益。高职院校无形资产专指由其占有和使用,无实物形态,但能给高职院校提供权利效益的非货币性资产,如特许、冠名、专利、著作、商标、土地、商业信誉和其他财产权利等。
2 高职院校无形资产与企业无形资产的各自特点
和企业无形资产相比,高职院校无形资产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是产品不同。高职院校产出的无形资产是高素质的人才和高新技术成果,一般企业无形资产输出的是一种高科技产品。
其次是具有不同的评估方法。无形资产的企业价值通常是通过量化考核来实现的,而高职院校可以使用特定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估。在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的定性评估中,是确定无形资产在高职院校的表现方面,而这些表现,取决于他们的影响力来设置相应的权重大小,然后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对其已经取得的成绩进行评分,计算总成绩用最后的加权平均获得。
再次是不同标准的分类。表现在企业层面上的无形资产主要有企业行为权、知识产权和商业信誉。对高职院校来说,无形资产可分传统的和综合的无形资产。传统的无形资产主要是类似于企业的专利、发明等。综合的无形资产是指在高职院校运行中,高职院校各种有利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学术声誉的形成,包括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影响力乃至校名的价值等。
最后是数字化产品在高职院校的无形资产中占有多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迈进了数字经济时代,数码产品的数字化、虚拟化,已经不需要再通过传统的纸质媒体出现,也不一定需要特定的物理载体(如磁盘,CD-ROM),只要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就可通过不同的终端装置提供其学习、娱乐和其他消费功能。例如,学校图书馆订购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和各种数据库和其他产品都能说明这一问题。
3 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管理的困境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高职院校越来越认识到无形资产的价值对学校发展的有利因素,因此对无形资产越来越重视。例如对技术秘密、专利、版权及邻接权的重视,对高等职业院校标志和各类服务商标进行保护的重视。但是,目前重视的水平仅仅停留在相对较低的无形资产管理水平上,其管理的重点任务和难点任务没有完成。从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进程来看,其无形资产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很多人缺乏无形资产管理意识,造成无形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严重侵害了高职院校的合法权益。因此,观念上重视、深入研究和利用高职院校的无形资产,在管理上要加强,堵死学校无形资产的流失之路,维护高职院校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对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其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以下方面。
3.1 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
对有形资产的管理,学校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金钱,而管理无形资产成本要少得多,这是因为对无形资产的价值的准确评估和记录价值变更是非常困难的,无形资产管理的状况和对管理人员业绩情况的评估的情况难以直接相连,出现无形资产被损害的状况,短期内对高职院校不会有显著的影响,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无形资产的正式管理控制系统。正是这些原因,导致无形资产的管理人员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方面的管理。
3.2 缺乏权威的评价体系
在权威的评价体系中,高职院校难以量化无形资产管理。此外,各种形式的无形资产,在学校里以未公开的形式存在,在外部有的是公开存在的,如一所学校的标志和各种标准的服务标志和学校知名度等,还有一些受法律保护的如著作权、专利、校标和服务标志等。但也有像技术秘密等法律保护比较困难的,由此可见,无形资产复杂的属性使得其管理难度大大增加。
3.3 专利转化率差和品牌意识的缺乏
时效性强是专利技术的重要特征,有些专利的有效性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已经落后于新的专利技术,有的在专利授权时就已经落后于别的专利,无法进入应用。不少高职院校,头脑中少了品牌意识,被一些单位和个人所利用,窃取学校或新产品科技成果,擅自使用学校的声誉发不义之财。有些企业挂着学校牌子,但这中间有很大一部分是学校并没有控股或参股的企业,以学校名义进行很多管理课程的培训,误导公众,也对学校的声誉产生了不良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这是因为在专利研究时,缺乏市场调查或者调查不足,导致较低的市场接受专利技术;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老师只对在实验室中得到的结果申请专利有兴趣,至于是否进行专利申请或者取得专利授权并不在意,因为前期工作已经完成,他们就可以凭此达到规定的基础性工作标准或达到学校的考核指标。
3.4 科技合作等造成的无形资产流失多
时下,涉及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研究合作、技术投资的高职院校的科学和技术合作活动日益增多。但技术转让中转让价格往往比实际价值低,这是由于缺乏科技成果评估方法和参加谈判的人才匮乏,其自身也无这方面的业务培训;也因为科技人员对技术市场不熟悉,合同谈判的技术不够娴熟;也因为有的技术人员谈公低价,谈私高价。所以,就使得谈判中技术价格低廉,已经签订的价格合同,让学校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再如投资于合资公司的股份,学校只是对投资的固定资产、场地等有形资产的占比较清楚,而投资于技术秘密、专利、商标等价格设定较低,有时甚至没有定价,这就使高职院校在研究和开发合作这一重要模式中的成果旁落或被瓜分。目前,盛行高校与企业的研发合作,企业按照其生产需要提出课题,提供技术和设备,学校进行开发研究,但成果往往是企业独家享受。自制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和论著、论文等只是作为职称评定用,用完了就作废,不被重视,不被纳入学校管理,也没有评估进行估值入账,不被认为是学校宝贵的资产。在会计核算中,无形资产和投资收益的价值缺乏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管理制度,使无形资产流失相当严重。
4 改进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管理的建议
4.1 转变科技人员考核机制
当学校对教师科研业绩考核时,对一些科目,可以尝试通过提高科技成果评估比例的方法,用人事政策这根棒子,鼓励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向关注转化率方面迈进,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科技成果比较多的产业化。
4.2 建立无形资产管理规章
具体而言,有必要在这些方面建立一个新的系统:一是研究课题审批制度。对研究课题的研究项目,项目审批要进行严格把关,课题研究小组和研究人员确定相关的研究项目都要进行审批。二是建立技术保密制度。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工作人员窃密、泄密以及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对发表论文、著述、技术交流、外事接待、新产品等应制定严格的纪律制度要求。三是建立技术成果报告制度。四是建立非审计系统的职责。对未上报主管部门和非职务专利申请私下或个人转让的科技成果、计算机软件被相关部门发现,必须启动纪律调查程序。对于把职务智力成果按非智力成果私下处理;损害学校的利益的,不仅要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而且还要追究其经济责任。违反有关法律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是建立科技合作监察和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4.3 在无形资产管理流程上予以完善
为了实现科技成果的有序转移,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要保护国有资产不被流失,关键是在无形资产管理流程中予以明确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责任分工明确,归口集中管理单位清楚。科技成果形成、使用和全生命周期的处置,使学校的各部门按照自己的职能行使对知识产权的管理,流程衔接到各个接口。
(2)相关绩效奖励和政策的订立。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和相关各方共同努力密切关联,其真正转化难上加难。因此,学校需要推出一系列的优惠和支持政策来提升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要鼓励相关管理人员,这从各个方面保证了事情“被动做”为“主动做”,学校完全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率当作评估校办企业和科研人员的重要指标。
(3)检查力度的加大。为避免科技成果在转化中出现违法违规和侵吞国有资产的情况,除了激励机制外,还需要有正常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全过程的监督检查。
4.4 完善无形资产的量化管理及会计核算
无形资产的管理重点是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因而有必要加强对学校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学校财务部门对无形资产,尤其是针对自制跨年的无形资产的核算,要充分利用财务软件,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又要进行完整的科研资金的项目核算,以解决跨年度会计核算无法连续反映无形资产实际成本的问题。为了体现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学校财务部门还要进行会计和投资的摊销核算,建立无形资产账户的转移和建立无形资产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体现其真正价值。
总之,无形资产难以管理的困境的形成是机制和体制的问题,是流程和制度是否到位的问题。有了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制度,所有相关人员的积极性都会被提高。这方面全过程监管的加强,对提升无形资产管理的效果会大有可为。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与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比较,分析了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管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比较中分析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提出转变科技人员考核机制,建立无形资产管理规章,完善无形资产管理流程,完善无形资产的量化管理及会计核算等几方面意见。以期通过本文对高职院校无形资产与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比较研究,推进高校及企业无形资产的有序管理,并逐步推进整个国家无形资产管理的进步。
[1] 黄亮.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困境初探——基于无形资产管理角度[J].教育财会研究,2015(4).
[2] 黄燕洁,吴淑娟.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C大学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3] 郝继军.企业无形资产管理问题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