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处理课堂生成问题

2015-08-15杨学文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焦母刘兰芝课堂教学

◆杨学文

(辽宁省锦州一职专)

语文教学改革提倡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习的过程。这种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已知出发,从学生的阅读文章的最初感受出发,让学生通过思考、研讨,使思想与思想在碰撞中提升、完善。在求得他们对文本的全面正确理解的同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这样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说出他们阅读的最初认识,然后交流。而学生对文本最初认识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时很难掌控。课堂教学又不能“放羊”,最终要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教师如何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课堂生成的问题?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阅读的最初感受是千差万别的,他们在课堂上会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的预料之中,也有些问题在教师的意料之外,甚至学生有时也会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让教师难以应对。我们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完善者。要鼓励学生发言,不能一棍子把学生“打死”,这就得想办法来恰当的处理这些问题,让课堂既有“民主”,又有“集中”。处理好这些问题,会带来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往往就会出现“亮点”,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学生认识,又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如果处理得不好,往往会偏离课堂教学内容,有时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但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呢?首先,我们要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从教师角度看,一类是教师预料之中的,一类是教师预料之外的。教师预料之中的问题比较好处理,最难办的是教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从课堂教学内容角度看,一类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有研究的意义,一类是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与课堂教学有无关系,我们教师都应鼓励学生说出来,并做适当处理。

一是引导。

需要引导的问题,一般是有研究的价值,学生理解的片面或不深刻,但通过讨论,学生的理解会变得全面深入。我讲《记念刘和珍君》第五小节,有一个学生问:“鲁迅并没有亲身经历‘三一、八’惨案,怎么把惨案的经过写得那么细呢?”“这个问题提的好。”我首先表扬了这个学生,然后我借题发挥,进行引导。反过来问学生,鲁迅哪些地方写的细?把它找出来。学生纷纷举手,把这些地方都找了出来。“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一个兵在她的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我又问:“你们读了这些地方感受怎样?”有学生说:“觉得军警太坏了,太残忍了。”有学生说:“觉得这些女学生不怕死,很勇敢,枪林弹雨中还去搀扶同伴。”我说:“对了。鲁迅就是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这叫做细节描写,鲁迅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就是突出军警的凶残、下劣,用事实说明前面第四节提到的‘不仅是杀害,简直是虐杀’,揭露事实真相,揭露反动派的罪恶,揭穿反动文人的谎言;突出青年学生的勇敢友爱。”这正是作品的要表现的主题。作者利用细节描写叙述“三一、八”惨案的经过,叙述中含有强烈的爱憎,引起读者对反动派的愤怒,对青年学生的同情。”

这样的问题,就有讨论的意义,通过教师的引导,达成了深入理解作品主题和写法的目标。

二是讨论。

这样的问题,往往是与课堂教学有关,但出乎老师意料,老师一时难以处理。这样的问题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听一位教师讲《声声慢》,一个学生问:“‘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什么是‘淡酒’而不是‘清酒’‘烈酒’?”对这个问题,我看这位教师好像没有充分的准备,开始有点慌,但她马上镇定下来。她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让这个同学先坐下,然后问其他同学,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有一个同学生举手。她又问,还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又有几个同学举手。老师让同学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样老师就有了迂回的时间,思考的机会。一个学生答:“有两种情况,一是这酒本身就‘淡’,二是因心情不好,喝什么酒都觉得‘淡’”?其他同学也赞同这种说法。这个学生回答的很好,他把对这个字的理解和全诗的主题联系起来理解,对鉴赏这首诗有很大的帮助,对完成老师的教学目标有促进。老师表扬了这个同学。

不足是老师只是肯定了这个学生说法,没有把学生的问题借题发挥。因为这个学生回答了“为什么不是‘烈酒’”,没有回答“为什么不是‘清酒’?”教师可以使回答更加完善。“淡”和“浓”相对,因为诗人亡国丧夫,漂泊江南,一人独居,孤独伤感,天冷风寒,借酒消愁,觉得酒无味,心更冷,愁情浓,所心觉得酒“淡”。而“清酒”中的“清”更强调酒的清澈度,“淡”是说人对酒的感觉。她这时一个人喝酒的感觉,和过去与亲密的爱人一起喝酒感觉,酒的味道是不同的,感觉酒无味,所以用“淡”字。这“淡”字,既有练字的问题,又有表现主题的问题。借题发挥,对鉴赏这首诗完成教学目标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是搁置。

这样的问题,一般是与课堂教学无关,即使有关也没有太多的研究意义。讨论这样的问题会脱离教学主线,完不成教学目标。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委婉的拒绝,说,这个问题我们课堂讨论的意义不大,待下课再讨论。例如,老师讲《背影》,有同学生说:“朱自清的父亲横过铁路去给他买橘子,这不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吗?”像这个问题就不能讨论了,它与作品主题无关,讨论它课堂会“跑偏”,有害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过去我教《孔雀东南飞》,在分析课文时,忽然有学生问:“老师,刘兰芝既聪明又勤劳,既美丽又孝顺,既有才又温柔,可以说基本上古代劳动妇女的美德她都占全了,为什么焦母还要休她回家呢?”我基本按教参的说法回答:“焦母把这么好的媳妇休回家,表现了这个封建家长的蛮横、无情。”可学生并不满意。他说,焦母也是人啊,她虽无情,但也不会无缘无故把一个近乎完美的媳妇休了吧,她不看媳妇还得考虑儿子的幸福吧。这个问题参考书上没说,我备课时也没有考虑到。学生一提出来,我的回答学生并不买账。但这个问题再讨论下去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我说,这个问题待课下讨论,同学们回去查查资料,明天我们再利用点时间说说。下课后,我就到处查找资料,一个晚上翻了很多书。终于在一本书中找到了这样的说法:焦母之所以休刘兰芝,原因主要是她不能生育。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焦仲卿又是独生子,‘兰芝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这么长的时间,刘兰芝都没有小孩,这是被休的原因。虽然如此,焦母不顾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仍休刘兰芝回家,也能反映她的蛮横无情。这样问题得以解决。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没有耽误更多的课堂时间。

如何处理课堂生成的问题,历来是课堂教学不好处理的问题。教学改革后,变课堂为学生“学习的课堂”,这样的问题会增多。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将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焦母刘兰芝课堂教学
三重面具
——《原野》中焦母命运倒错的三重隐喻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死因探究
兰芝被遣只因焦母恋子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谁在说谎
翻飞在性格的掌中
焦母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