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课堂表达训练,提升学生表达能力——浅议初中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培养
2015-08-15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陈敏智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陈敏智
众所周知,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但很多时候,由于考试等原因的影响, 我们更注重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的培养,事实上, 口语表达与文字表达都是要把人的思想、感情表达清楚,只不过方式不同而已,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训练是相辅相成,更是相互促进的。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组织对学生课堂表达能力的训练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1. 课堂表达训练的依据
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高低, 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进行交流的质量高低, 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也是学生课堂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直接体现, 更是学生英语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于学生来说, 课堂表达是其最基本的语言运用手段。 学生是否善于说话,从其课堂表达的熟练程度上完全可以体现出来。 如果学生能准确而流利地表达自己对课堂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理解,那么,他肯定是一个会“ 说话”的人。 一个会“ 说话”的人,他的表达能力自然就很好了。
2. 课堂表达训练的策略
2.1 创设氛围,培养学生表达的胆量
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机动地设置最佳“ 语境”,创设一种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的气氛。如第一节课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可以说自己的名字、爱好、家庭情况等等,只要学生能够开口表达就好。我总是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闪光点,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欣赏与期望。 这样,学生就会大胆地跟着感觉走,尽情表现自己。 这样我既初步了解了学生的一些英语学习情况,又激发了学生英语表达的潜能;而且,在创设的良好氛围中,师生间互相信任的关系建立起来了,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进一步的训练也就易于展开了。
2.2 构筑舞台,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不改变课堂教学单调、沉闷的局面,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必须搭建一个锻炼、展示学生个性及口语表达能力的舞台。
为此,在教学的课堂中我除了让学生读、背课本上的“ reading”、“ task”等内容外,还实施了一些口头表达训练,如让学生进行课前两分钟的演讲。 有时是在学习了某一专题单元后, 请学生针对该单元的内容,自己补充或展开想象;也可以不定专题,不限范围,采用自由命题的形式,由于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在课余准备好内容,因此,准备比较充分,学生发言时心中有底,不会出现不敢说话的情况。 这样的演讲寓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不但使学生得到锻炼口才的机会,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吸取许多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一举多得。
2.3 交流技巧,巩固学生表达的能力
为进一步巩固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水平,我还组织了英语诗歌朗诵比赛、讲英语故事或英语笑话比赛、 英语演讲比赛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们参与积极性高,赛前认真准备,在比赛中不经意提高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赛后还相互谈论心得,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各方面得到了提升。
3. 课堂表达训练的方法
3.1 复述形成法
相对而言, 复述是一种比较有可控性的课堂表达,因为它有教材作为表达的依据,学生一般不会“ 无话可说”。在复述过程中,我会根据不同文体特点给学生不同的要求,使学生能在复述的同时,初步学会不同文体的不同表达语运用。
3.2 评头论足法
初中低年级学生还是很愿意表现自我的,我抓住这一契机,给学生提供一个评头论足的机会。如:在七年级第一单元进行task 的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的主动性。 我先是让学生每人写一句话,最简单的语句来表达介绍自己,然后让大家猜猜是谁,紧接着让大家说说他说的好不好。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用他们所能的最长的句子来介绍自己,再重复同样的步骤。 课堂效果以及学生的主动性特别好,学生对这样的写作课特别感兴趣。
3.3 作文答辩法
作文是学生书面语的综合表达。 在作文的构思中,学生就已经对文体、结构、语言、情节、线索、写法等有了内部组织和概括,因此,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答辩更是学生的表达由内向外的转化和体现。 如:在八年级下学期讲授关于manners 的话题时,我把课堂改为辩论赛,让学生正反方辩论对待国人在旅游时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应该怎么办。
当然,对学生课堂表达能力的训练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好阶段性训练节奏。只有经常坚持努力,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开展这项工作,并及时收集各方面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潘菽. 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