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课程改革的思路探索
2015-08-15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孙玲云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孙玲云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主要以教师为主,教师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然后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讲解来学习。 这种模式是一种机械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在笔者的调查和探索中,发现了一种“ 双主模式”,在双主模式下,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发挥,能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1. 控制课堂气氛,助力课堂开展
1.1 改变师生关系,缓和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使学生和教师都适应了教师教授,学生接受的方式,都适应了紧张的课堂氛围,认为教师的作用是最大的, 这是传统教学遗留下来的最大的弊端, 对课堂氛围的改变的阻碍也是最大的,因此,要控制课堂氛围,首先就要缓和这种气氛,使学生能对教师的看法产生改变, 打造一种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为课堂改革的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教师要改变高高在上的地位,多走下讲台,在学生中间走动,观察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并意识到教师的关注。 其次,教授在备课中应当巧妙设计课堂语言,对英语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学生单词量少,而单词和语法的记忆相对较难,强制性的灌输只能造成学生的反感, 因而教师应该在课堂语言中下功夫,改变以往纯英语教学的方式,并在课堂中插入一些笑话,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对英语产生好感,并愿意向教师请教,愿意自主地参与到英语的阅读中去。 最后,教师在课下也应与学生成为朋友,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进行一些课下的专门辅导,对于成绩还可以的学生, 要在课下帮其分析自身的弱点以及可以提高的地方,让其发展更具有方向性,而也对教师的信任更多。
1.2 严谨活跃并重,加强气氛控制
知识本来就是一类严谨的事, 而学习本也需要认真对待,因此课堂的严谨与认真,在改革中也应当得到重视和保留。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问题的发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发现,课堂的气氛也逐步向活跃发展,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也愈发提高, 这就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 压力减小也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学生对学习的重视越来越少,上课走神、开小差、甚至无心学习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这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初衷。 而英语属于一种新的语言、新的知识, 其中需要记忆和理解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会多于其他学科, 因此这种太过散漫和活跃的气氛适不适合教学改革发展的。 因而在改革中,我们要严谨与活跃并重,让学生能真正得益于教学的改革。 例如在高中英语外国外国文化介绍的一节,笔者给予了学生自主探讨、相互交流的空间,但是也给其设定了话题,规定了任务,让其讨论真正作用于课堂。
2. 精心设计任务,保证课堂效率
2.1 任务的针对性设计
在对我国英语阅读课堂的研究中,笔者主要针对一些任务驱动教学方式进行过研究,发现任务驱动在“ 双主模式”之下,能够发挥其作用,一方面,任务驱动是一种比作业更灵活、更多样的手段,学生在任务的完成中,不会过于抗拒任务,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摆脱机械化的模式,充分地参与进来,发挥其主动性。 另一方面,任务驱动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 保持其学习的动力,刺激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我国英语阅读课程,主要是以阅读为主,任务类型少,更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制约着任务驱动手段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尤其是在针对性上的改进。首先,教师的任务设计应当有所针对,例如针对单词,教师应该挑选一篇生词较多的文本作为任务让学生’阅读和翻译;针对语法,教师就应当寻找一些散文性质的文本,让学生体会英语应用的技巧以及一些语法的灵活应用,这种针对性,是可以融入到任务当中,并发挥作用的。 其次,教师的任务设计应当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设计,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提供较为简单的任务,对于基础好、成绩优异的学生则提供较为难的任务。
2.2 英语文化的拓展
中英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生长期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因此对英语的理解和学习较为困难,因此,在英语知识的学习中,我们还要拓展英语文化,让学生对西方的文化进行一定的认识,帮助其理解英语。首先,教师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英语故事, 或者在任务设计时,多增加英语文化类的阅读任务。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放映一些英语影片,让学生对英语的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最后,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组织英语社团,设置英语角,并在这些地方普及英语知识,介绍西方文化,并使其成为学生感悟英语文化的一个园地,为学生英语的学习提供更大的帮助。
[1] 葛炳芳.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进策略的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 2012(02).
[2] 李楠楠. 对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中教师角色的再思考[J]. 长沙大学学报,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