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学生英语阅读乱象谈破解策略
2015-08-15陈燕
●陈燕
英语课程标准(2013年版)中强调,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多样化的策略方法主动参与阅读,能使得他们在自主归纳和主动总结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感知,促进知识技能内化生成。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选材乱、思路乱、策略乱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整体阅读感知思维,容易导致他们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不知所云,不能紧扣重点有针对性地予以阅读理解感知。教师应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课程阅读认知特点和学生英语阅读差异优化教学策略,利于他们增强认知体验,提高英语学习综合运用能力。
1.精选文章,破解阅读素材乱选问题
学生对阅读素材选择不够专业,往往会产生乱选乱读。这样的问题,不仅能使得阅读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更容易使得学生对阅读中的问题把握不够全面。
针对阅读素材乱象问题,教师应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应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为他们提供富有指导性的素材,以此来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认知感悟。选择相关的阅读素材,应该突出针对性”、“多元化”。从近年来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得分反馈的情况来分析,阅读理解素材的多样化和生活性,使得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不能全面予以阅读,致使语言文化知识狭窄。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过程中结合课程教材的模块,丰富阅读素材,给他们提供富有生活质感的素材,便于他们更好主动灵活运用。同时,结合课程教材阅读素材选择相应的文章,以帮助他们拓宽认知感悟思维。
在选择指导过程中,建议按照课程文章模块化的要求,针对学生的阅读学习需求,为他们选择相应的素材。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下同)模块三《Unit 3 Back to the past》 的 “Reading Lost civilizations”阅读教学中,针对有关“What should we do for lost civilizations?”的表达主题,可为学生提供诸如《四大文明的消失》、《人类文明与宗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惑》等短小类文章,并要求学生能针对阅读学习积累,就“How do you think of civilizations?”和“What should humans do for lost civilizations?”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并能尝试运用文章中的词汇短语进行表达,强化理解感知。
2.运用任务合作讨论,破解阅读理解思路紊乱
学生阅读思路之乱,源于他们不良的阅读习惯,主要是对文章表达主题大意把握不够,筛选的有效信息点不足,致使对表达内容产生费解。这样单一的思维模式,容易使得学生陷入个人主义的思考误区,不利于他们调整理解感知。
通过任务合作讨论的形式来优化理解感知过程,帮助学生从彼此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更好梳理知识结构和体系,更利于他们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富有深度的见解。在指导过程中,多根据学生的整体阅读感知设计相应的讨论题目,让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思维方向,帮助他们强化认知。鼓励他们运用小组讨论主动发表自己的主张,并通过讨论争辩的形式来激活思维感知,帮助他们全面深入了解文章表达主题大意,丰富阅读理解过程。
建立在彼此合作探究基础上的认知感悟,能使得学生针对自身的学习问题和实际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强化理解。
3.尝试拓展延伸表达,破解阅读策略方法混乱
延伸阅读过程,鼓励学生阅读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理解,能更好地将阅读输入转化为有效输出。尝试拓展延伸表达,能使学生的阅读思维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更利于增强他们的认知感悟需要。
通过这样的拓展延伸表达,能使学生的理解感知更富有条理性。在延伸表达过程中,可要求学生围绕文章表达主题,运用缩写、扩写、改写等方式来继续表达,以丰富他们的阅读感知思维。运用总结反思的形式,建议学生针对自己在阅读感知过程中的不足和经验进行总结,鼓励他们从阅读方法、理解过程、表达运用等方面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解过程,帮助他们及时调整阅读感知的方法,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主动探究激情,不断激活他们的内生动力和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