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如何应对英语社会化
2015-08-15王忠文
●王忠文
随着高考制度的变化,在新高考方案里,英语不再参加统一高考,而是改成社会考试。面对如此的改革与变化,高中生该如何去准确应付高考,取得满意的成绩呢?
1.对英语社会化考试的准确解读是前提
社会化,不会降低外语教育的地位。“英语考试改为社会考试”,不会降低外语教育的地位。只要社会有公平的用人制度,市场有不违规律的用人文化,任何有专长者,包括有外语专长者,都能得其所哉”。若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次考试,我的理解是:学生如果在高二即通过英语考试达到某个等级,这个等级达到某类高校或专业的录取要求,该生即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去学其它科目。“一年多次”为什么比“一次考试”要好?有教师打了简单的比方:三年辛苦,而高考那三天感冒发热,一门失手,前功尽弃。如果学生一段时间内忙于某项感兴趣的学科,他可以不参加这一季的外语考试,而选择状态最好时参加考试,也可通过多次考试积累经验,最后获取自己需要的等级。学生根据个人学习兴趣有选择自由,“热爱”永远是学习的动力,只要社会有公平的用人制度,市场有不违规律的用人文化,任何有专长者,包括有外语专长者,都能“得其所哉”。
2.思想认识的转变是关键和前提
一直以来,对英语学科存在严重偏科现象的学生,一直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试图通过加强其它学科的学习来弥补英语带来的缺陷与不足,使得英语学习朝着恶性循环的方向发展。成绩越差,就越是不想在英语学习上花时间,下功夫,甚至有30%的学生产生了放弃英语学习的想法。试想一下,要考取理想中的重点大学,英语成绩到底达到多少才能被录取呢?面对这个问题,要想上好大学,英语的学习就不再是是否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了,而是不得不和必须的,别无选择的问题了。所以,转变观念,提前做好准备才是最好的选择和明智之举。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许多学生不喜欢学英语,不是方法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对英语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抵触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有许多原因造成的,其中不乏有教师的,家长的,还有考试制度等。但是,总体而言,学习英语没有成就感是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但是,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自己学过的内容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导致学习过程中的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这个问题严重地挫伤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所以,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必须要准确处理好学与考的关系。
4.教学过程的管理与考试的对接
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困惑的,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难以处理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负担?在目前现行教材下,教师按部就班,按照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短时间内要处理繁杂的教学内容,无暇顾及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正是这一点,造成了教与学与考的脱节,加大了学生眼高手低的进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有的放矢,学会对教材内容的取舍和把握,符合学生实际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减轻了学生负担,也很好地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5.能力培养与应试教育,齐头并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一般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考什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忽视了或者是弱化了英语的社会化问题。英语作为一种社会化语言,它应用的广泛性,不言而喻。教师往往是在这个问题是淡化教学的某个环节,比如说:听力的培养,口语的培养等。我们必须要很好地处理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切不可涸泽而渔,耽误了学生终身英语学习的动机。
6.做好复习与辅导的有机结合
要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必须要通过合理有效的训练和及时的课外辅导,只有做到了它们两者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学生知识到能力的转变,切实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才能现实学有所得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