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才有机遇 创新才有生命——中共都江堰市委党校在提高专题教学能力中的做法与实践

2015-08-15邢永亮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市委党校都江堰党校

邢永亮

(中共都江堰市委党校,四川都江堰 611830)

近年来,中央对各级党校工作提出了准确而具体的要求,先后颁布《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2010年习近平同志在浦东干部学院召开座谈会,提出要“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县级党校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有关精神要求,以创新的方式对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有益探索,2013年都江堰市委党校挂牌成立全国首家面向全国农村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官,集培训、科研、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学院——成都村政学院。

一、基本情况与改革动因:从墙内开花到寻求墙外香

(一)做好需求调研,设置专题菜单,形成墙内开花的培训格局

党校专题课具有“概括性强”、“独立性强”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这对基层党校提高专题教学能力而言具有不小的挑战。具体到专题菜单设置,“基层”这一概念具有两面性,一是接触最新理论前沿的难度较大;二是挖掘第一手实践案例的优势明显。笔者认为,做好需求调研是党校设置专题菜单,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第一步。

具体到都江堰党校干部培训工作中的专题课程设置,经历了彷徨期、实践期和成效期三个阶段,通过定期深入基层调研,了解了一线干部的工作难点,对接所在地组织部门,磋商专题菜单设置。以2015年局级副职专题轮训班次设置为例,通过摸清组织部门和受训学员的培训需求,规划出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全委会相关精神之“党建篇”、“法治篇”、“经济篇”、“文化篇”、“社会篇”等五大管总篇,同时下设“从严治党与依法治党”、“依法治国方略与法治思维培育”、“中国经济新常态与都江堰产业发展研究”、“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都江堰优秀文化传承”及“媒体沟通能力与新型传播载体能力研究”等12个具体专题课程,由学员根据自身工作实际选择专题班次,变之前的填鸭式到现在的问需式,解决了专题培训中供需不平衡、不对称、不协调的问题。

上海对都江堰市的援建,打通了沟通外来世界,拓展师资选择的任督二脉,从一开始单纯的将专题授课教师拘泥于川内上级党校和部分高校,到现在形成由三支力量组成的师资库,暨自己培养的“土专家”,有本底,形成比较优势;基层一线的优秀干部,有办法,接地气;学院特聘全国聚焦农村问题的“大专家”和来自成都科技顾问团的89名专家,大视野,接天线。从宏观上解决了专题教学单元师资单一的问题,然而这又带来了微观上的一些问题,比如本土师资难以形成理论高度,外来师资却又陷入不熟本土实际的相悖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又成立了名师工作室,采用理论专家与本土师资进行结对的方式,成立课题组,尽最大努力为专家提供收集实践案例的同时也为本土教师提供了跟踪名师的机会,这为专题教学班次进行提供了保障。当前,已形成了墙内开花的培训格局,通过教师送课下乡、开展专题培训、政商学名家讲坛等方式覆盖了全市普通党员群众、副局级干部和各部门党政一把手。

(二)创新思路,瞄准基层,形成墙外香的培训大格局

设置专题菜单,提高教学能力,收获的不仅是本土干部的口碑,更带来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外训市场。在“结合成都和都江堰市委党校的实际,挖掘区域性、时代性干部教育特色资源,走特色办学道路,形成‘专科’培训优势,建立面向全国大学生村官、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与交流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基地”,都江堰市委党校在新一轮县级党校办学体制改革中进行了有益尝试。在2013年11月11日,正式挂牌启动成都村政学院,围绕“基层”这一属性,紧盯“管用”这一诉求,将在开展专题教学中的探索经验运用于成都村政学院各类专题开发,初步形成了“党性教育”、“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基层治理”和“应急管理”五大专题单元,每个专题单元采用“课程内容”+“现场教学点”+“培训师资”的立体化模式。以“党性教育”专题为例,课程内容涵盖“光辉的党性照亮人性的光芒——都江堰市党员干部临危践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党性力量”、“地方党委应对危机的政治动员能力研究——以三溪村“7.10泥石流”事件中村干部发挥作用为例”、“基层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农村(社区)职务犯罪的预防与应对”等多元范围;开发了“重走虹口乡孤岛求援‘鸡毛信’送信小道”和“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四川省大邑县新源监狱”等全域视野的现场教学点;聚合了王长江、刘益飞、罗开敏、谷胜聪等各层次的师资力量。在虹口“孤岛求援鸡毛信”送信小道上重温党的誓词、在大邑新源监狱服狱人员现身说法的警示教育都有成都村政学院师生们的身影,这不仅是都江堰市委党校专题教学开展的生动案例,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实践的历练对干部健康成长必不可少,实践也是干部教育培训最好的课堂”的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挂牌成立一周年已举办了13个外省市及12个省内各地市州各类培训班131期,培训学员12646人,收集基层干部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农村工作意见和建议345条。

二、主要做法与工作启示:实现从无到有再到优的转型升级

提高专题教学能力之于党校系统是个广命题,具体到基层党员干部这一庞大的培训末梢,没有专门培训机构但又重复交叉培训,没有专业课程体系但又任重道远,没有经验可鉴但有形势要求,都江堰市委党校挂牌成立成都村政学院,填补了基层干部培训的多项空白,如何针对这一特殊受训群体开展专题教学,我们的主要做法与工作启示如下:

(一)把脉当前党校专题教学中的问题病灶

概括来看,当前党校专题教学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为“理论讲授多,实际问题研究少”、“专题开设多,系统要求做的少”、“填鸭方式多,互动教学开展少”、“知识传授多,思维能力培养少”等几个方面。具体到都江堰市委党校和成都村政学院专题教学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理论和实践脱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炬”,而点燃党校专题教学的火种则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近年来,都江堰市委党校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选入一批硕士起点以上的青年教师,缓解了一直以来梯队建设不健全的问题。党校青年教师由于对干部教学的特点认知不够,一时间并未直接转化成专题教学的生力军,理论有高度实践有短板;传统型党校教师,其自身知识结构不完整,更多拘泥于党校所在地的地缘案例,提升理论有难度。

二是针对性和时效性把握不够。党中央明确规定干部教育培训要“坚持分类分级、全员培训,把干部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实现全覆盖”。这一点在我校开展以“村政”为主题内容的专题教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面对全国各地的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如何开展专题教学、开展怎样的专题教学等核心问题尚在摸索阶段。

三是固定受众与变化需求的现实难题。按照党校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各级干部一般由其所在地党校进行培训,当前干部流动大格局相对变化不大,久而久之形成了“固定学校固定学生”的现象,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时代的要求和工作的需求,这些“固定学生”的需求并非一成不变,然而专题内容的变化却并没有同需求变化同步。

(二)对症下药,提高专题教学能力

专题教学能力的提升带来了培训规模的扩大,培训规模的扩大又进一步检验专题教学的方式方法。专题教学从设置到开展再到完善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只有正视上述专题教学中出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才能真正的提高专题教学能力。

一是立足地缘实践而又不拘泥其中,创新专题教学理念。各级党校都具有所在地优势,并把这种优势转化成本土专题教学的特色。都江堰党校也不例外,我们围绕统筹城乡、抗震救灾等先后形成了多类案例集,并打造了与之相关的教学专题,相反对比研究和其它内容相对薄弱,这种共识下我们在继续追踪“突出四川和成都特色,围绕‘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理念来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同时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性党风党纪和党史国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培养”和其它“各种知识”,形成“一主多核”的专题教学理念,于近期举办“都江堰市市管领导干部读书班”。

二是注重培训规模而又不沾沾自喜,形成专题教学反馈机制。在对2014年开办的127期共12485名学员的培训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专题设置、师资评价等进行重新定位和规划,同时通过在都江堰、大邑、彭州、昆明等地基层干部中走访、座谈,发放培训需求问卷调查表800余份,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形成了《成都村政学院2014年乡镇、村(社区)干部培训需求调研反馈情况分析报告》,并在培训过程中,建立完善意见建议快速反馈机制,随时征求和收集参训基层干部的意见建议。

三是聚焦专科特色而又不一叶障目,丰富专题教学培训方式。广义专题教学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室内教学,理应涵盖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多种培训方式。例如,我们在收获首届村政论坛良好的社会效益后又于2014年11月28日连同人民网举办“统筹城乡发展与改善村级治理机制”暨第二届村政主题交流会,“枫桥经验”、“永联模式”、“邳州‘四权’建设”及“深圳龙岗区兰湾街道城市社区社会管理模式”等先进治理典范以专题形式同台交流,王长江、于建嵘等权威专家做专题点评,这种方式给学员留下的不是仅停留在当时片刻零星知识,而是通过互动交流达到了入脑入心。

四是注重外来师资而又不简单依赖,强化专题教学师资能力。“建设一支政治水平高、党性修养强、理论功底深厚、知识储备全面、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是高标准加强党校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党校提高专题教学能力的重要保障。同级党校讲台师资构成大都呈现本级教师少、外聘教师多,本级教师出彩少、外聘教师认可高的现象,这一方面反应了干部对专题教学的高需求,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当前党校专题教学的困境,基层党校更为突出。以都江堰党校为例,一般专题班为期一周设置五个专题,本校教师最多占比2个,村干班专题设置占比3个。鉴于此我们逐渐打破由个别科室个别教师制作课程设置的传统做法,将教师逐渐纳入沟通上下的渠道中,通过在参训村(社区)干部中召开座谈会、发放意见调查表,及通过信函、电话等多种形式,了解基层工作的难点、收集信息与诉求,并整理反馈给相关部门与领导,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进一步获得专题课程的多维信息,同时通过名师工作室、新专题实时试讲、调研课题跟踪论证等多种措施提升本土教师专题教学内功。

专题教学能力直接反应着党校综合实力的高低,但党校教师专题教学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够炼成,这需要我们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对干部教育培训的各种新要求,关注同行各种实践创新,潜心追踪现实和前沿理论,根据党校各类班次学员的特殊性,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实现每一堂专题课程的出彩。

[1]徐增进.关于县党校专题课教学的思考[J].理论导报,2007.

[2]周挺.提高专题课教学科研含量的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12.

[3]潘冬艳.浅析县级党校专题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4]贾博.党校专题课教学艺术探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

猜你喜欢

市委党校都江堰党校
拜水都江堰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李冰与都江堰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组稿方向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编排规范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来稿须知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组稿方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