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云南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015-08-15肖达勇汤海滨
肖达勇 汤海滨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工程造价管理局,云南 昆明 650100)
一、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意义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概念首次出现在美国《1940年的运输条例》中。该条例认为,运输体系是由水路、公路、铁路及其他运输方式共同构成。该体系的目标是满足商业、邮政和国防的需求。国家应对各种运输方式实行公平待遇,承认和保护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防止运输方式之间过度竞争,最终形成统一的国家运输体系。随后,美国运输学研究专家G.穆勒(《综合货物运输》 1995) 及国内相关学者高家驹(《综合运输概论》 1993)、沈志云(《交通运输工程学(第二版)》)、杨洪年(1994)、王庆云(2004)、罗仁坚(2009) 均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了自己的阐述。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概念和界定有以下相同点:一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包括5 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和管道。二是应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现代技术经济特征,使其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以先进技术为基础,借助信息化构建安全、快捷、方便、运行高效的交通体系。四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应服务人类社会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我们将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定义为:在资源环境和经济成本约束下,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科学化的规划布局和智能化的设施装备,实现资源合理化配置,使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关联、高效衔接、紧密融合,最终成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有机整体。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调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注重交通运输的效率提升和服务质量的改善,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业是大量消耗资源和能耗的行业,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便利、克服空间距离阻碍、提供空间效应的同时,占用了大量的资源,给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环境容量有限,难以承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粗放式的规模扩张和重复性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是各种运输方式规模上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布局,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优势互补,形成协同效应,以较少的资源和成本消耗,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降低运输成本,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综合功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利用了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和管道五种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使其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在客、货运输过程中充分发挥每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尽可能降低运输成本。同时,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等方式,提高了运输系统整体运行的效率,使交通运输的综合功能得以最大化的实现。
3.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交通运输业是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和先导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支撑和基础性作用。交通运输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部门,与区域内其他产业具有紧密的前后向联系和很强的产业联动效应,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配套和服务,直接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够通过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完善交通运输结构,转变交通运输方式,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云南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云南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逐年增加,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十二五”以来,云南现代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1.铁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八出省、四出境”的骨架网正在加快形成。截至2012 年底,云南铁路营运里程达2619 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1527 公里,电气化率达58.3%。2013 年,全省在建铁里程1403.7 公里。玉溪至蒙自铁路、昆明至广通复线铁路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云桂铁路、沪昆客专长沙至昆明段等8 个在建工程顺利推进;成昆铁路扩能改造永仁至广通段、成贵铁路云南段2 个项目新开工建设;大理至瑞丽铁路保山至瑞丽段、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玉溪至磨憨铁路等项目推进了前期工作。
2.公路路网结构逐步优化,“七出省、四出境”大通道建设不断完善。截至2013 年,云南公路通车里程达22.29 万公里,高速公路3200 公里。其中,锁龙寺至蒙自、昆明至武定、大理至丽江和昆明绕城西北段等5 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里程500 公里。农村公路方面,2011 至2013年共争取国家补助资金149 亿元,带动全省累计投入317 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9 万公里。全省乡镇、建制村通畅率分别达96%和61%,乡镇、建制村通班车率分别达99.9%和83.9%。
3.机场航线布局日益完善,“连全国、通国际”的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截至2013 年,云南民航运输机场12 个,位居全国第二。西双版纳机场扩建工程投入使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配套工程、泸沽湖机场、沧源机场、蒙自军民合用机场正加快推进;新开工澜沧机场、腾冲机场改扩建;全省共开通航线319 条,通航国内外城市118 个。其中,国内航线275 条,通航城市89 个,国际航线38 条,通航城市26 个(东南亚15 个、南亚5 个、东亚3个、西亚3 个),地区航线6 条,通航城市3 个(香港、台北、高雄)。云南已基本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国内各大中城市和东南亚、南亚国家及地区的航空运输网络。
4.水运建设投资实现新突破,“两出省、三出境”大通道建设快速推进。截至2012 年,云南内河航道通航里程3374.76 公里,2013 年新增及改善航道里程393.5 公里。共有内河运输船舶920 艘、111572 载重吨、17482 客位、78105 千瓦功率,拥有内河港口12 个,分28 个港区、192 个泊位。其中,生产性泊位190 个(300 吨级以上泊位48 个,300 吨级以下泊位142 个),非生产性泊位2 个。全省共有19 个在建的水运基本建设项目实施,正加快构建“北进长江,东入珠江,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南下湄公河、红河,西进伊洛瓦底江,沟通太平洋、印度洋”的水运大通道。
三、云南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云南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要遵循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规律,紧密结合云南地形地貌、地理区位、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等实际,规划先行,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科学实施,尤其是要妥善处理好以下关系。
1.协调好综合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既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区域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作为西部欠发达的省区,云南处理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据世界银行专题研究报告显示,从道路交通投资对缓解贫困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分析,对中国西部省区的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比东部省区高出约10 倍,因此,云南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具有更高的投入产出比和经济社会效益。第二,云南省“二、三、一”产业结构代表工业仍然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增长引擎,决定了需要大运量、低成本的运输方式匹配生产运营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能够解决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第三,云南省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空间布局的合理、发展质量的提高,都需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予以逐步解决,形成以昆明、曲靖、红河、大理、文山为交通枢纽,辐射滇中、滇东北、滇南、滇西、滇东南,符合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要以保护云南省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和基础,实现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减少重复建设和土地资源浪费。
2.妥善处理好不同运输方式间的关系,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均衡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不同运输方式有其固有的技术经济特征,包括运输能力、运输成本、运输速度、占地面积、建设成本、安全性、舒适性、环境污染等多个方面。依据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结合云南的经济地理状况,运用综合评分方法对各种运输方式在云南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水运最具比较优势,铁路和民航次之,公路最不具比较优势。第一,在强化公路交通为云南省主导交通运输方式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水上运输方式,加强水运资金投入,增强其在云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铁路、公路和民航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根据不同运输需求予以区分。客货运量大的线路,优先选择铁路,发挥通过能力、运输速度、占地面积和运输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客货运量和运输距离适中的线路,优先选择公路,发挥其灵活性、建设投资方面的比较优势;客货运量较小且运输距离较长的线路,优先选择民航,发挥其运输速度快的比较优势。第三,针对不同线路的客货运输需求及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合理搭配,构建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综合运输体系,提高整体的运行效率。
3.同步加快线路建设与站场建设,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无缝对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客货运输需求逐渐多样化,大宗货物运输需求稳步增长,小批量、高价值、多频次货物需求快速增加,对运输的安全、便捷、舒适和时效性,以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长期以来,铁路、公路、民航、水运枢纽站场大多按照各自运输生产要求规划、分别建设、自成体系、布局分散,未能实现高效衔接,线路建设与站场建设之间的不同步、不协调,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间的相互对接。因此,推进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及升级,是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高效、紧密衔接,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中之重。第一,要完善交通站场工作,匹配城乡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与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布局的关系,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协调线路与站场的发展。第二,加强铁路、公路客运站和机场等为主的综合客运枢纽、站场建设,完善布局和功能,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实现货物运输的无缝化衔接,提升多式联运水平。第三,强化综合交通枢纽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枢纽与干线协调发展,形成城市内外和不同方式之间便捷、安全、顺畅换乘,提高综合客运枢纽的一体化水平和集散效率。
4.均衡推进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高效运行。虽然近些年云南铁路、公路和机场等建造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但受资金投入、规划等方面的制约,云南省交通运输装备和整体技术与国内发达省份仍有一定差距,先进的现代化交通通行技术运用缓慢(如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智能化全程视频监控系统等),推广力度不足,普及率不高,智慧交通(交通运输综合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在城市公共交通运用程度较高,在其他运输方式中运用有限,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养护和管理等方面,对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的关注还有待加强。因此,云南省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过程中,除了加大技术装备更新换代,提高现代化、自动化装备的应用比例等硬件建设外,应着重软件建设,改变重硬件、轻软件的状况,实现软、硬件建设均衡发展。第一,强调科技创新,鼓励和引导运用新科技、新技术,通过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搭建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包括客货运输票务、单证的联程联网系统建设,条码、射频、全球定位系统、行包和邮件自动分拣系统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高速公路全程视频监控、公路联网和不停车收费系统等。第二,建设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各种运输方式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出行信息服务。第三,加强各种运输服务间的无缝衔接与合作,提升运输服务中线路、能力、运营时间、票制、管理的衔接,提高客货运输服务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第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快递等先进一体化运输服务方式。
[1]云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 年)[R],2012.
[2]徐宪平.统筹协调优化配置着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J].综合运输,2011(1).
[3]赵庆国.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J].理论探索,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