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建设的历程考察

2015-08-15王永志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民主价值政治

王永志

(天津城建大学 社科部,天津 30038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变革,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一个体现时代潮流、富有现代气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通过对其发展进程的历史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一条清晰的脉络: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若干个时间节点所进行的政治价值建设,无不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建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为目标。以此为基本线索,我们大体上可以将中国政治价值建设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以下4 个阶段。

一、恢复与起步阶段:从反对“两个凡是”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制定为标志,我们初步建立起来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框架。为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党将一切国家和社会事务置于一元化领导体制之下,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领思潮、统一共识、凝聚力量。基于此,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毫无疑问地获得了极高的社会认同,成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政治价值,有力地促进着“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1]政治局面的初步形成。然而,1957 年以后,随着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逐渐偏离正常轨道。群众性政治运动的不断升级,个人崇拜之风的盛行,家长制的滋生和蔓延,[2]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彻底颠覆了人们的政治价值认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自由等政治价值观念受到质疑,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建设的成功经验被否定,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被迫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一场深刻影响中国人精神生活、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政治价值嬗变由此拉开了序幕。

1.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民主,推进改革。粉碎“四人帮”后,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邓小平提出:“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3]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事求是,“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4]在他的领导和支持下,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吹响了现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进一步破除了思想僵化,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党的中央工作会议和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恢复和发扬了党内民主、群众路线,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按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5]的新政策,我们党决定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严肃党纪,依法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严格区别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同时,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全党工作的重心,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社会主义政治价值重新得到认识和恢复,由此开启了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建设和探索的新时期。

2.恢复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开始全面拨乱反正,恢复党和国家正常的政治生活秩序,调整党政领导机构及其人员,着手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多党合作与协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正确认识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关系。[7]积极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进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反对官僚主义,改革领导制度,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批判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8]1981 年6 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进行了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提出了“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9]的目标和方向。标志着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奠定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全面正常化的思想基础,有力地推动着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全面恢复。

3.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制定新宪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全面恢复的基础上,中国政治价值的建设和探索开始起步。1982年9 月,党的十二大将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要求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使其制度化和法律化,使人民能够更好地行使国家权力。为适应国家政治生活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经过两年的酝酿、修改和全民讨论,1982 年12 月,新宪法获得通过,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作出了明确规定。新宪法恢复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进一步拓展了人民民主,确立了村民自治原则,对国家机构和领导体制作出了新的规定,确认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1984 年10 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审议了经济体制改革,对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对改革的性质、目标、原则和内容等进行阐述,[10]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中国政治价值建设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

4.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着国家的面貌,激发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政治价值主体意识。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1987 年10 月,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地阐明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基本论断,提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和任务,确定了改革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由此指明了中国政治价值建设应该努力的方向,初步勾画出了未来中国政治价值的基本轮廓。

二、推进与展开阶段:从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到开展“三讲”教育活动

1.加快改革,发展市场经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同富裕。为了回答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1992 年初,邓小平前往南方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谈话。他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改革开放,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关键,既要反“左”,也要“反右”。判断姓“资”姓“社”问题,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就在于共同富裕。发展是硬道理。要坚持两手抓,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12]“南方谈话”具有深刻的政治价值内涵,对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选择、主体、标准、目标、实践等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而拉开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大幕。从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和推动下,中国政治价值建设继续推进和展开,并呈现出了新的时代气息。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南方谈话”精神的指导和鼓舞下,1992 年10 月,党的十四大在总结改革开放14 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指出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同时,强调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13]民主和法制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14]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我国政治价值建设的基本方向。

3.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地位,开展“三讲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四大后,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和依据,我国政治价值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写入宪法,得以正名,获得了应有的法律地位。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推进国务院机构改革。制定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准则,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时期,一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孕育和生成的政治价值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和塑造作用越来越大。

三、扩展和加快阶段:从冲破姓“公”姓“私”之争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命题

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市场经济是多元经济。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恢复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势必引起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对此,一些人产生了疑虑,担心非公有制经济的壮大,会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造成损害,进而削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最终导致社会主义的变质。姓“公”和姓“私”之争成为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又一枷锁。1997 年9 月,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并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基本经济制度。”[15]“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6]从而有力地破除了思想羁绊,统一了思想认识,开启了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从而为扩展和加快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基于此,党的十五大强调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此,法治作为一种政治价值,逐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日益成为一种自觉追求,其规范和引导作用不断得以强化。

2.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推进以德治国。党的十五大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建设进入了快车道。1998 年11 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公布并施行,为推进村民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提供了法律保障。1999 年3 月,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2000 年2 月,在准确把握我们党自身建设任务和要求的基础上,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执政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导向等问题。2001 年7 月,江泽民发表“七一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提出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着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17]此外,江泽民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将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2 年11 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三个代表”被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从而进一步明确和规定了新时期我们党的政治价值取向。同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规定、价值诉求和价值选择进行了明确。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尊重和保障人权。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提供司法保障。建立机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18]

4.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的战略部署,2003 年10 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审议和研究,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9]“以人为本”论断和思想的提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终极政治价值取向和目标,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本质和规律有了突破性认识。2004 年3 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强调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提供宪法保障。9 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部署,提出要“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20]坚持人民民主,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1]2005 年10 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其整体素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2006 年4 月,胡锦涛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提出了“八荣八耻”。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政治价值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内涵和精髓的集中概括,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政治价值建设的目标和任务。10 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明确了其总要求、重点、目标、任务和原则,对其所蕴涵的以人为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意蕴进行了全面阐述。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22]同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对其科学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理论化、系统化的新高度。

四、深化与完善阶段: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论断

1.明确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改革开放由解放思想肇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2007年3 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确立了对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实行平等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的原则。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这就进一步明确了物的归属,保护了权利人的物权,有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物权法的制定和实施,是解放思想的产物。它突破了私人所有权的思想束缚,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进而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又一轮思想解放的序幕。

2.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23]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24]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价值建设经验的历史总结,是我们党不断增强政治价值自觉的必然结果,标志着我们党的政治价值理念实现了进一步升华。同时,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有效途径,为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推进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改革,实现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25]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26]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从价值层面提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强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中之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27]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科学阐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28]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明确了其历史地位,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把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等基本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将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9]同时,党的十八大还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基本价值遵循进行了具体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社会价值共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理论探索的最新成果。它的提出,进一步指明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方向和任务,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在应对多元价值挑战的自信、理性、包容和开放的姿态。随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们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有效政府治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建设法治中国,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30]2013 年12 月,《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印发,系统阐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原则、基本途径等,为指导中国政治价值建设提供了一个纲领性文件。2014 年10 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论断,从顶层设计的角度阐明了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31]这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也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建设注入了新的推动力。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77.

[2]萧永宏.反右扩大化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异常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3][4][7][8]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8-39、42、168、320-343.

[5][10][11][12]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5、176-180、370-383、370-383.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1978-12-24.

[9]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N].人民日报,1981-07-01.

[13][14]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N]. 人民日报,1992-10-21.

[15][16]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N]. 人民日报,1997-09-22.

[17]江泽民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4-299.

[1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11-18.

[19]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3-10-22.

[20][2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09-27.

[2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23][2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5]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8-03-05.

[26]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20.

[2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08.

[28]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2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3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3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

猜你喜欢

民主价值政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式民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选举年的民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