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影视资源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5-08-15魏顺霞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影视红色资源

魏顺霞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今天,红色影视已成为大学生追忆激情燃烧的理想年代的一个途径,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形式之一,是我们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是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支撑力量。因此,高校有必要把红色影视资源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切入点。

一、红色影视资源的内涵及功能

(一) 红色影视资源的内涵

以颜色来喻指意识形态的特点,大概只有“红色”获得过这样的殊荣,它与“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党”、“红色政权”等政治术语紧密联系,在中国漫长的红色年代里,人民以红色思想作为人生最高的追求,以红色行为作为人生最高的准则,时时刻刻都与“红色”保持着亲密无间的鱼水之情。[1]并且,“红色”也是在新中国缔造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水与火的生活的一种坚韧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的总结,一种激情与理想的阐释。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媒体上,红色影视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有特定含义的概念。但是,对于这一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具体的定义。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而言,广义上,红色影视是指反应共产党人、爱国进步人士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所进行的浴血奋斗,以及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付出艰辛努力的影视作品,都可以视为红色影视。狭义上,红色影视则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先进事迹的作品。[2]从本质上讲,红色影视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红色影视指的是广义的概念。

(二) 红色影视资源的功能

1.道德教化功能。红色影视的道德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借助现代媒体的多种传播形式,将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主流思想展示在影视作品中。这种社会主流思想,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政治理论和高尚的道德思想,而且含有社会伦理观、历史事实等庞大的知识体系。[3]在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大学生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的革命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思想道德观念等抽象知识,以耳濡目染、视听交汇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接受理想与道德的教育与洗礼,从而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朝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发展。

2.思想教育功能。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受多元思潮和多元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文化和道德的选择、判断陷入了盲区,更有甚者,产生信仰危机。因此,必须加强引导和教育,让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朝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需要发展,使他们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者和践行者。例如,《恰同学少年》中再现了毛泽东等人在求学期间胸怀国家民族,饱含济世情怀,以及刻苦求学、立志成才的青春气息,对端正大学生的学习风气有强烈的激励和鞭策作用。所以,借助红色影视资源,可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地启迪他们的智慧,陶冶他们的情操,升华他们的人格,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要求。

3.价值导向功能。实践证明,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单一因素的作用所致,而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红色影视资源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国家的意志和规范,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引导大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义事业相符合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此,要充分利用红色影视资源的媒体效应与传播速度,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素质教育和政治观念的正面引导,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当前,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人的价值观念脱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轨道,以“庸俗、低俗、媚俗”为典型代表的娱乐作品和电视节目正在侵蚀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方向。所以,更应充分发挥红色影视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娱乐引导功能。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教育寓于娱乐是红色影视资源的重要优势之一。作为特定时期的文化艺术形式,与其他影视作品有所不同,红色影视作品以特定历史时期为背景,以真实的人物、事实为内容素材,借助艺术效果发挥其教育功能,同时,也扮演着与其他影视作品一样的满足人们闲暇生活消遣娱乐的需要。因此,在这一功能下,红色影视资源在价值引导、陶冶情操的前提下,仍不失为生活娱乐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实现娱与教的有机结合,具有其他娱乐载体不具备的娱乐与教育功能。

二、红色影视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 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丰富思想教育的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的先导部分,思想教育的内容不仅能够有效地促使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具备一定的思想觉悟,而且能够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必然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规范。红色影视资源作为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将其行为纳入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体系之中,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3.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红色影视资源,不断开阔大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感受健康高雅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摆脱“三俗”文化的侵蚀,不断增强自我调控的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而且,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强化,也有助于促使大学生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 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第一,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并能为教育者所操作。第二,必须是联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4]红色影视资源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艺术形式,一方面,它有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以及道德规范等要点,融入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激发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另一方面,红色影视资源所设置的情节和所塑造的人物,往往能够让大学生获得一种感性体验,[5]而这种感性体验往往很容易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进大学生的心灵,有效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刻板的授课形式,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依托载体。

(三) 开阔大学生视野的重要资源

红色影视作品就是反映中国革命的一部史书,更是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史。例如, 《南昌起义》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夺取国民党政权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以叙事的方式,讲述了伟人的奋斗史,更是奉献史,收获了高人气和高美誉度,源于它表达的题材,也源于它的“表达风格”;写伟人也写普通人,写国情也写百姓生活,让大学生深刻的体味到庙堂之上也有人情味、百姓家里也有大政治。大学生通过对这些红色影视作品的欣赏,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文化知识,加深了对历史史实的认识,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四) 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纽带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人才,是最具有活力与思想的群体,他们对红色影视资源有着浓厚的兴趣。例如, 《长征》、 《风声》 等,以其特有的历史题材,丰富的文化内涵,再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历史和共产党人的红色信念。红色影视资源把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内容更加生动,情节更加感人,形象更加具体,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的跃然纸上,对牢固树立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坚韧的人格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红色影视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红色影视教育未引起教育者足够的重视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涉及到红色经典故事的讲解,相对于把红色影视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只是冰山一角。一方面,灌输、填鸭式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原本丰富、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呆板,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种单纯的管理、约束与规范的授课形式实施,[6]使得教育主体不能够灵活自如地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体制的不规范,导致红色影视资源在教学中不能被合理有效的应用,甚至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另外,由于教师能力的限制,无法将红色影视教育带进课堂教学。

(二) 红色影视教育忽视了个体价值

我们的传统教育理念向来尊崇:要教育学生以集体利益为重,“舍小家保大家”的价值观,这就误导了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教育学生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原则,但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个体利益得不到实现,长此以往,学生对自身的个体价值就会产生怀疑,甚至认为个体价值的实现违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要求。很明显,如果个体价值得不到合理的归位,就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许多的红色影视节目只是一味地强调集体利益,而未能在荧屏上充分地展示出个体价值的实现,使得大学生的行为和意识发生僵化,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

(三) 大学生对红色影视教育的认同度不高

红色影视教育主要就是利用红色经典来激发大学生的思维和思想,让他们在物质生活富裕的今天能够“卧薪尝胆”,体会拼搏的乐趣,奉献的喜悦,坚持的快乐等等。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缺乏灵活性、内容缺乏时代性,所以,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就不断降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对红色影视资源的认同度不高,也就使得红色影视资源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步履维艰。

(四)西方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轻视

全球化带来了大量的西方影视作品及多元价值观,例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都是后工业化资本主义的重要意识形态,借助强大的现代传媒技术的支撑实现跨国流动。这些多元的价值观往往通过影响大众日常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等来扩散自己的影响,[7]这些价值观内容空心化,宣扬享乐的生活方式;情感低俗化,反映低品味的内容;娱乐过度化,降低了欣赏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态度。因此,娱乐性很强的时尚文化在满足人们尤其是大学生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其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负面影响也不应忽视,因为这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整体提升。[8]大学生作为最有活力、最有思想的受众群体,对于多元价值观的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很强的辨别力和侦察力,所以,有些大学生的价值观会陷入盲区,在客观上造成了红色影视资源难以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有效的结合。

四、红色影视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 加强红色影视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深入挖掘红色影视资源的内涵,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资源。红色影视资源所具有的隐形教育功能,对于大学生具有巨大的引导作用,因此,利用红色影视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观看影片、写观后感等层面,而是要从整体全局着手,把红色影视作品放在当时的情境中去理解,深刻挖掘它们所具有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并且,把它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资源。

2.整合红色影视资源,创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红色影视资源有十分丰富的主题,但是,彰显的教育与引导的思想也是各有不同,因此,在整合红色影视资源的时候,要从弘扬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等层面完善大学生的道德理想,通盘考虑,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把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把对人才的殷切希望与大学生的个人成才愿望相结合,创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9]

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仅不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可以把红色影视引入课堂教学。例如,学生自编自演红色剧目,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社团活动等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实现大学生与红色经典影片的共鸣,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 影视创作者必须重视在红色影视创作中的担当

影视文化作品在一时的传播,也影射出了当时的价值观与社会的主流思想。多元价值观造成了大学生在价值观定位上的混乱,致使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影视创作者要通过自己高质量的作品,涵养道德力量,激发创造力量,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发挥积极作用。[10]所以,影视创作者必须在红色影视创作中有相应的担当。

1.道德担当。这是影视创作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社会担当。红色影视资源是借助当时的人物与事件来展示一种价值取向或道德准则。正确的道德观的正面教育作用很强,但错误的道德观的负面腐蚀力也会很大,所以,影视创作者必须以合理、合法、合德的要求规范自己,不能以拜金主义为主题而宣扬一种低俗、纯娱乐的影视节目。

2.精神担当。这是影视创作者应该具备的职业担当。影视创作者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道德素养,不能把自己的创作仅仅只当作“产业”来做,更要当作“事业”来做,通过自身的创作,在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自身应有的独特作用。一些影视作品之所以缺乏精气神,固然与创作者道德意识薄弱、生活情感低俗有关,同时,也与其陷入拜金主义泥沼而缺乏真正的创作精神有关。

3.文化担当。这是影视创作者应该具备的理想担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影视创作者要把高尚的道德意识和理想信念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己的实际创作。[11]

(三) 创设红色影视教育的协同机制

红色影视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相关教育主体与影视创作者的参与,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各界的协调配合。

1.强化社会对大学生进行红色影视教育的认同机制。作为实施社会教育与信息传达的场所,社会各界要不断的宣传经典的富有深刻教育意义与价值理念的红色影视作品,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实现对红色影视教育的认同。

2.重视家庭对大学生进行红色影视教育的认同机制。家庭作为大学生最初的教育场所,有必要有义务强化对大学生进行红色影视教育的认同机制。父母作为第一位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例如,观看红歌类节目,红色经典纪录片等方式,让大学生在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之中对红色影视教育产生认同和好感。

3.发挥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主阵地的认同机制。作为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施教场所,学校有关部门和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例如,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经典影视片,让学生写观后感,或者是通过激烈的讨论、演讲等方式,让学生对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积极的认同,并以此来规范自身的行为。还可以通过校内的刊物、社团等,强化大学生对红色精神的继承和传播。

4.重视网络作为大学生信息交流平台的认同机制。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对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心得都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网络制作者可以就红色经典影片的宣传和策划做专门的网页,增加影片的亲和力,实现大学生对红色影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学习。在手机信息日新月异的条件下,例如,微信的朋友圈可以实现红色经典影视扮演者与大学生进行网络“面对面”的交流,让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实现言传身教的效果。

[1]刘礼泉,张红明.红色影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J].思想教育研究,2007(2).

[2]胡梦恒.论红色影视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法制与社会,2010(9).

[3]刘党英.红色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

[4]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9.

[5]郑军.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大学生消费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6]侯玲,于晓娜. 从文化消费看大学生价值取向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4).

[7]邱柏生. 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的若干问题辨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07(6).

[8][10]党圣元.消费主义思潮对文艺创作的冲击及其应对[J]. 求是. 2014(9).

[9][11]郭剑敏.新世纪红色影视剧与红色文化的打造与传播[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113、27.

猜你喜欢

影视红色资源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红色在哪里?
资源回收
追忆红色浪漫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