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加强地方综合年鉴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2015-08-15杜胜男

黑龙江史志 2015年24期
关键词:年鉴上海功能

杜胜男

(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黑龙江 哈尔滨 23010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综合年鉴越来越受重视,使年鉴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资政、教化、存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功助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何使地方综合年鉴更广泛地为现实服务、为发展服务、为群众服务,充分发挥年鉴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激发年鉴事业发展活力,已成为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平衡年鉴的各方面功能,补足年鉴社会服务功能短腿,才能确保年鉴各项功能齐头并进,健康发展。

一、社会服务功能是地方综合年鉴发展的价值体现。

地方综合年鉴的主要功能是“为现实服务”,因此“为现实服务”成为我国地方综合年鉴的编写宗旨,成为年鉴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成为地方综合年鉴的价值体现。

一是体现了存史的服务价值。作为系统记述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通过编纂年鉴,逐年对资料进行系统地的收集、积累和提炼,形成地情资料性文献,翔实准确地反映全社会年度性的具体发展变化,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更显示出地方综合年鉴在积累资料服务方面有较强的“存史”价值。

二是体现了资政的服务价值。地方综合年鉴主要提供地方全面系统的地情资料和资政信息,为执政者熟悉地情民风,因地制宜制定决策措施,帮助执政者依法行政,为地方领导行政决策参考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地方集约了大量的实用信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极大方便社会各阶层人士使用,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

三是体现了教化的服务价值。作为官方修书,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编纂出版的资料性文献。因此,地方综合年鉴都渗透着社会主义价值观,其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思想情操,增强爱家乡、爱祖国观念。

二、社会服务功能是新常态下年鉴发展的时代需求。

在新常态下,地方综合年鉴要健康平稳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和中央服务群众的意见要求,不仅要把年鉴编好,还要发挥好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经济建设的年鉴服务功能,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一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地方综合年鉴的发展必须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认可、接受和使用,才能体现年鉴编撰和出版的价值,才能使地方综合年鉴的发展道理越走越长。这要求我们在紧盯政府的前提下,还要盯住人民群众、市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不会失去年鉴发展的根基,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是当前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迫切需求。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快速提升,迫切需要了解和储备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而年鉴作为一部具有权威性的官方工具书已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为年鉴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要求我们要不断强化和完善年鉴的社会服务功能,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是当前对外宣传交流的迫切需求。地方综合年鉴是全面反映一地地情的权威性资料文献,较为集中和翔实地记载了政府重大文件和相关政策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工作等情况,是了解地情、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密切横向经济联系、了解投资环境等方面最为快捷的书籍。因此,年鉴已成为地方政府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一个推介地方政府的“窗口”。

三、社会服务功能是地方综合年鉴发展的表现形式。

要想切实做到全角度地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必须确保年鉴社会服务功能的多样性、信息的实用性和内容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当前社会各类工具书中独占鳌头。

一是转变思路。地方综合年鉴的编纂宗旨是为现实服务,我们编写出来的应该是具有服务功效,这要求每位责任编辑要有年鉴作为工具书的意识,改变过去对年鉴认识的偏差,切实提升年鉴服务功能,把更多为社会服务的信息呈现给广大读者。

二是找准定位。地方综合年鉴要为社会大众服务,就要先确定服务对象。年鉴作为一本特殊的工具书,不仅要服务于政府各级领导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还要贴近百姓生活,为人民服务。并通过对各阶层读者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他们对年鉴内容的需求,确保年鉴编撰内容贴近读者,提升年鉴的使用率,体现其使用价值,最终强化年鉴服务功能。

三是坚持原则。年鉴作为官方修书,具有权威性,要求我们在资料的搜集过程中,遵循真实性原则,严把资料出处、史实与数据的真实关;遵循实用性原则,增加年鉴信息量,为广大读者提供大量有用信息以满足读者对实用信息的需求;遵循时效性原则,加快出版速度,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提供给读者最大的信息服务,确保年鉴的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出。

四是完善框架。在制定年鉴框架时,应从服务的角度进行设定,通过完善目录(中文、英文)、书眉、索引等年鉴检索系统,最大限度的帮助读者查询想要获取的信息,成为实现年鉴的服务性的最直接的途径。目前,现在已出版的地方综合年鉴在框架设定上绝大部分已经能够做到在内容涵盖完整、分类科学、编排领属得当之余,增加政策法规类信息于附录或文献之类篇目或类目之中,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做到查询的资政便民功效,但是离百姓生活、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有一些距离的,应该增加便民、利民服务类信息,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服务信息,社会热点类信息,以及分析解读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和趋势的信息。在这一点上,《上海年鉴》就做的非常到位。其整体框架在以行业分类为标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每个类目和分目的设定出发点都是读者较关注的信息,这样能够使读者最大限度的获取资料。《上海年鉴(2013)》中,将“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上海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上海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上海创新制度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上海推进社区建设纪实”等上海关系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发展改革措施添置专文之中;将“上海市政府执政满意度分析”“上海市民公共安全感调查”“上海市民文化需求现状”“上海女性人才成长状况”“外国人眼中的上海城市形象”等社会关注较高的话题加以分析并对提出对策的文章内容放于“社会调查”篇目;将“上海世博会地区”“上海虹桥商务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上海区域发展亮点和举措的文章放于“专记”篇目,为读者了解上海发展的形式和走向提供了权威的信息和分析解读,起到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

五是创新表现形式。目前,我们绝大部分为现实服务的信息都是寓于框架之中,以条目的形式出现,一些能够直接起到服务作用的延展性信息,因为不便于直接放置在条目中,砍去不记,弱化了年鉴的服务作用。因此,我们要在不影响条目记述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灵活多样的编写形式,把便民信息展示于读者面前,增强年鉴服务功能。笔者在阅读《上海年鉴》和《广东年鉴》时,觉得眼前一亮,他们对于这类的信息均采用了安插边框的方式,《上海年鉴》是资料的形式出现,《广州年鉴》是以链接的形式出现。其作用也各有不同,有解释说明条目内容类的,《上海年鉴(2013)》第92页中关于“保税全单质押融资”就是解释条目“保税仓单质押融资试点”的内容;有直接便民的信息,《上海年鉴(2013)》第283页中,就直接将上海有哪些科普馆及其地理位置标注其中,使人一目了然;还有直接将政策措施直接置于条目旁,《广州年鉴》第142页的链接“多想政策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就是放置在“个体私营经济”分目旁,配合记述内容将广东省私营经济发展状况及广东省对私营经济政策整体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够一次性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解使用。诸如此类信息,以这种形式出现,突出了相关信息的位置,也成功的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达到了服务社会、便民利民的需求。

综上所述,只有贴近社会,不断增强为现实服务的功能,才能使年鉴的社会功能和使用价值被广大读者接受、认可和欢迎,才能激发地方综合年鉴的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年鉴上海功能
上海电力大学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把党史的功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有效
特色·可读·扩展《江苏年鉴(2020)》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Examining the Role Globalization Had on China’s Air Quality and China’s Response to Air Pollution
欢乐上海迪士尼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