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中的冷热之道

2015-08-15耿引循

烹调知识 2015年3期
关键词:秋冬养夏养阳饮食习惯

耿引循/文

所谓饮食中的冷热之道,包括两重意思,一是指食品温度的冷热要适宜;二是指食物性质的冷热要适宜。

《抱朴子》中有这样的记载:过热的食物易伤骨,过冷的食物易伤肺。而冷热的标准是,热不要烫到嘴唇,冷别冰到牙齿。如果冷热食物都要吃,应该先吃热食,再吃冷食。这是冷热之道的一方面。

过冷过热的食物对人体都是不宜的。河南省林县是食管癌高发地区,据调查,当地人有一种饮食习惯,就是喜欢喝滚烫的汤,正是这一不科学的饮食习惯,造成了这一地区食管癌高发,这可以说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过冷的食物同样对健康不利,常见的如对牙齿的刺激,对胃肠的刺激等。

食物冷热之道的另一方面即是指食物性质的冷与热。如冬季寒冷,应吃温热的食物;夏季虽炎热,但有阴气伏在体内,所以夏天吃热一点的,让身体微微出点汗也是件好事。古人讲,夏天不出汗,秋天容易得风疟之病。

对老年人来说,即使是夏天,也不宜进过于寒凉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出现腹痛、腹泻。四川湿重,夏天吃附子羊肉汤,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附子是大热的,羊肉是甘温的,在四川夏天吃附子羊肉是因地制宜,可除湿养阳,很符合养生之道。

猜你喜欢

秋冬养夏养阳饮食习惯
春夏养阳勿上火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从秋冬养阴说起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戒除糖瘾先改饮食习惯
?被误解的“春夏养阳”
近30年《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研究进展*
6种“败性”饮食习惯
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冬季膏方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