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课例

2015-08-15张峪铭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课堂实录课后反思教学设计

张峪铭

[摘 要]选取《归去来兮辞并序》第一课时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与“课后反思”三部分,旨在通过对该课例的探究,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课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

课例简介:本教学课例选取第一课时为研究对象。课例由“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与“课后反思”三部分组成。“课堂实录”是教学中遇“变故”而讨论的内容。

一、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简案)

(一)导入新课

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的陶渊明,“为官进退千千万,惟你归田有盛名。你为官不附势,务农不应时,你只能写千古好文了。欧醉翁言论为证:两晋无文章,幸有归来辞。”(摘自作者《陶公你只能写千古好文》2010年《杂文选刊第2期》)(播放第一张PPT)

(二)检查预习:

提问学生关于作者陶渊明的了解,包括其生平、经历、思想、文章著作等等。

(播放第二张PPT)

(三)文题解释:

“文题”“辞”的解释。(略)

(播放第三张PPT)

(四)听课文录音

学生注意:1.划分节拍;2.注意语调;3.找出韵脚。

学生集体朗诵课文。

(五)学生自读序,并解决问题。

1.疏通序中的字词,并翻译。老师帮助解决学生不能理解的词句。

(播放第四张PPT)

2.思考:序讲了哪些内容?

交代了文本写作的时间、背景,叙述了作者做官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

3.作者辞官的原因有哪些?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2)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3)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4)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播放第五张PPT)

作者在序中叙述了自己辞官的四个原因,这四个原因中哪个是根本原因,作者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他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

(六)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集体朗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推举同学分别指出第一段中的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

2.教师强调重点文言知识:

(1)特殊句式:“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句中“为”表被动

(2)古今异义:问征夫以前路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3.学生翻译第一自然段内容,老师评价。

4.思考:1)本段讲了什么内容?(作者辞官的原因,回家途中的欣喜之情。)

2)陶渊明辞官的原因是什么?他的心境如何?

(播放第六章ppt)

5.结合《归园田居(其一)》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播放第七张PPT)6.体悟作者的感情。

7.再次诵读第一段,组织答案回答课后第一题的第一小题。

(七)课后作业

1.结合二、三、四段的内容思考第二、三小题应该怎么理解。

2.背诵第一自然段,熟读后三自然段,并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二、课堂实录

(节选)

前期按预期进行,课堂进入了中场阶段……

师:请同学们思考:本段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作者辞官的原因,回家途中的欣喜之情。

师:既然是欣喜之情,那如何理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曦微”中的“恨”?(由此问导致课堂上的一系列讨论。)

生:“恨”是遗憾的意思。一个“恨”表达了作者归家的急切心情。

师:此句可翻译为?

生:问路人前方的路程,遗憾的是天还是朦朦亮。

师:若这样翻译,似乎话未尽,意未达。陶公到底“恨”什么?他问路到底问到没有?

生一:问到了,征夫将前方的路指给他看,遗憾的是晨光曦微,看不到家在何方。

师:理由何在?

生一:陶公“虽迷途未远”,但回家的路略有陌生,问路人,表明他归家心切,但晨曦微光,看不见家,他所以“恨”。

师:应该说有些道理。有没有不同看法?

生二:陶公根本没有问到路人。

师:是吗?你有什么理由这么说?

生二:陶公准备向行人问路,遗憾的是天刚擦亮,根本没有行人可问。这样写更能说明陶公思乡心切。他夜以继日地往家里赶,下了船,上了岸,一时找不到归家的路,想问人,又遗憾太早,没有行人。此“恨”,有不识路之恨,有离开家之恨,与其文中的“迷途”,形成呼应。

师:“只缘君行早,已无早行人。”这位同学言之成理,与文章前后没有逻辑冲突,我认为也无可挑剔。

生三:我有不同看法。

师:哦,还有不同看法,我们来听听。

生三:这句话可以是个因果倒置句,陶公归家心情急迫,遗憾的是下船时天还没亮,他担心耽误行程,所以他决定向行人问归家的路。

师:我还不太清楚,请接着说。

生三:有可能陶公从彭泽回九江的家,一般乘船到岸时,天都大亮了。可此次不同,他是随性而为,即时动身的,从他“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可看出他心情愉快,顺风顺水,本想尽快回赶,无奈天未亮,路迷茫,心着急,于是有了“恨”,想问早行的人,是归心似箭的多此一举。

师:这样一分析,陶公之“恨”,竟有了三种可能。一是陶公问到了路,为看不见家而“恨”;二是陶公没有问到路,找不到行人问路而“恨”;三是陶公因天未亮,走不快而“恨”。

师:同学们举手表决一下,看支持谁的观点多些?

(教师清数了一下,每个观点都有人举手。)

师总结:不同的人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有所不同,这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古代辞赋注重“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只要情感把握准确,陶公问路问到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对此问题的剖析,了解到陶公归家心切,真正的恨之所在,可能是自己“心为形役”,误入官场。

(摘自作者《陶公恨在何处?》,发表在《北海日报》)

三、教学反思

本堂课看起来没有完成预期任务,留了一点“遗憾”,但这个遗憾却收获很多。至少有如下几点:

一是突破了课本教案的藩篱。教案说到底是个预案,它不可能对未来的课堂所发生的情况做到完全的预设。它只是对知识点和知识教授的一个初步安排。教案是静态的,课堂是动态的。在课堂上处理突发的变故,在教育心理学上,就是课堂“机智”。从某种情况说,突破原来的教案是正常的;照本宣科是不正常的。课本是个例子,目的是让学生认知得到提高,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培养。该“变故”是自然的发展,而不是有意而为。万物顺势而为,就合乎大道。

二是符合现代教学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提倡多元化阅读,指出:“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生能对陶公的“恨”,有了多元表达,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探异求新的思维,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个培养。

三是对课堂走向进行了控制。“教学设计”具有普适性与预设性,它不可能完全契合课堂。而“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与动态性,它才是教学的本真状态。但课堂不是放野马,不能无拘无束地任我行。本课学生的多元回答,均是围绕“陶公当时归家心切”的这份情感。以情感为中心,只要言之成理,我们都不应提出异议。

四是落实了教师“平等中的首席”地位。课堂应该是生发的,课堂也是开放的,同时课堂也是有序的。本课中教师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引导为主,以学生生成的答案为主,这样让学生思维有个张扬的空间。同时,教师的首席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为这一切都是在教师的控制之下的,。其实语文课堂上的老师,就是主持人角色,关键是让学生精彩。

当然本课也肯定有不足之处,正如一件艺术品不可能是完美的一样。语文的宽泛性特点,让语文教学尤为艰难,所以课堂若过于松散,直接效果可能受到影响。就像上课的不如做题的。但我认为语文不仅为当下考分负责,也应该为学生的未来负责。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猜你喜欢

课堂实录课后反思教学设计
积极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实录对教师的成长之我见
立足新课改,教好高中数学
合情引导,便能水到渠成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设计主问题,课堂更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