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原生态”民歌唱法的传承保护研究

2015-08-13杨敏陈薇

艺术评鉴 2015年15期
关键词:陕北民歌原生态

杨敏 陈薇

摘要:陕北民歌的原生态是有着一定的原因的,陕北地区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其地域有着一定的密闭性特点,那里苍凉荒漠却又生机勃勃,正是这样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中才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唱法,而没有被外界的文化影响。保护一种民族歌曲的唱法实质上就是在保护一种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陕北民歌文化的保护和发扬。要做到对陕北“原生态”民歌唱法的保护和传承就必须充分地研究其演唱技巧、风格特征、文化价值等,并能够实际地对其唱法进行发掘和整理,采取具体的办法例如培养原生态唱法的艺人等手段完成相关的保护工作。

关键词:陕北民歌  原生态  民歌唱法  继承和保护

陕北民歌的保护和继承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重视,我国逐渐加大了原生态文化保护的相关政策和经济投入,为很多的文化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氛围。今天的陕北民歌并不算当今的产物,而是经历了不同历史层次的发展和堆积形成的,陕北民歌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尽管内容有所变化,但是在发展中仍然保留了其基本的唱法技巧和艺术特征,为此我们将详细的分析和整理陕北民歌原生态特征,并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一、 陕北“原生态”民歌唱法的基本特征

传统意义上的陕北民歌是指广泛地流传于陕西榆林、延安等地的一种民族歌曲,其种类繁多,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是黄土文化的精华,陕北民歌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是我国西北地区最为典型的文化符号。陕北民歌最为常见也最为特殊的音调特征是在五声或者七声的基础上由调式主音以及上下五度音构成的双四度重叠音调,其唱法相当程度上和这种调式有关,即大量的应用了双四度重叠的音调架构,使得陕北民歌中有着大量的四、五、七、八大调音,因此其唱法并不总是语言声调的细微变化,宽阔的音域也让其唱法有种粗犷的美感,节奏和旋律非常简洁,有着鲜明的粗犷、洒脱的演唱感。由于陕北民歌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因此在演唱陕北民歌的时候不仅仅要掌握其音调的特色和语言发音,更加要熟悉其唱法的艺术特点,研究其唱法特征也是实现其原生态民歌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

二、 陕北“原生态”民歌唱法整理

(一)陕北民歌唱法的影响因素

优秀的历史文化赋予了陕北民歌深厚的文化底蕴,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其粗犷、率真、洒脱的艺术风格。研究陕北民歌的唱法不仅仅对典型的唱法进行归类和总结,更加需要注意陕北民歌独特的地域文化。首先是其方言特征,陕北方言最大的特点是有着非常多叠字和叠词,大量叠词的使用也体现在歌曲中,生动而且充满活力的叠词也给陕北民歌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必须注重陕北民歌的演唱的发音。不仅如此,陕北地区的语言特点也造就了民歌中衬字、衬腔的延长特点,浓烈的地方语言文化的音调和唱腔也是其民歌独具特色的主要原因,其中很多衬词的使用不仅让歌曲更加的口语化,而且也让歌曲的演唱呈现出一定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有利于演唱者抒发自己的情感。其次是句式结构,在陕北民歌形成的初期很多人都是不识字的,导致其歌词相对来说简单,而且句式结构也多以二段式居多。二句式和四句式是其主要的句式结构,但有的时候为了完成抒情和叙事的需求,会采取重复或者增加句式的方式,演唱者要充分的了解这种句式结构,对于不同的句式结构和特点要采取不同的延长方式和情感,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最后是调式特点,典型的陕北民歌是在五声的基础上有调式主音和上下五度构成的,这也是旋律构成的主要特点,即通过一个纯四度为主要特征的方式实现了对音调和其他非四度音调的完美融合,构成了其基本的音调结构和特征。

(二)陕北民歌的唱法汇总

1.平腔唱法,这种唱法是以真嗓演唱或者以真嗓演唱为主的方式,演唱的特点是高亢嘹亮,是最为主要的唱法。这种唱法决定了其音乐的流畅度和旋律线的大起大落,尤其是很多的中长音的处理中均采用这种平腔唱法,是陕北民歌的代表性唱法。

2.断腔唱法,断腔实际上就是运用断腔和断音的方式使得演唱过程富有弹性,一般这种唱法出现在很多题材比较悲伤和哀怨的曲目中,甚至有的时候会出现一字数断、一腔数断的方式,演唱者需要结合演唱内容和情感将每一个音符都唱的清楚,将每一词每一句都讲清楚。

3.衬词衬腔,衬词和衬腔是基于语言特征的带着明显感情色彩的一种唱法,特点是演唱的轻巧。除了一些基本的叹词和助词来保证上下的连贯和整体性外,还有很多传承和沿袭下来的很多衬词。一般这种衬词和衬腔的使用都有着特殊的用法,演唱时注意衬词与正词部分的连贯性,注重衬词的发音。

4.滑音唱法,即在演唱中加入上滑音、大滑音、打腔等来体现出作品中的种类、力度和方式,滑音的唱法要结合方言的发音,突出咬唱的棱角感,突出民歌演唱细腻以及多样化的情感表达,演唱时注意发音的圆润自然。

三、 陕北“原生态”民歌唱法的保护和传承

(一)注重原生态民歌唱法歌手的培养

民歌原生态的唱法和艺术特征是其艺术的灵魂,这种内在的东西与陕北民歌的曲谱和内容无关,更加是一种文化的高度浓缩和凝练。可以说是依托在充满特色的陕北黄土文化中的,没有口口相传的传授,也就不会出现这样充满艺术特征的民歌类型,而人是民歌传播和继承的主题,因此必须加强对陕北民歌传统唱法歌手的培养工作。陕北民歌的形成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于歌手的培训并没有形成规模的系统,历来都是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继承。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陕北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的年轻人纷纷离开自己的故乡外出打工,陕北民歌遭受到了时代的冷落。后继无人让陕北民歌这种原生态的唱法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大政策和经济投入,培养更多的原生态唱法的歌手,保证陕北民歌原生态的文化魅力。

(二)做好民歌的搜集和保护

其原生态的唱法是依托在民歌的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很多典型的唱腔对应了一定的曲目,因此要想完整的保护原生态的唱法必须加强对曲目的搜集和保护工作。民歌的保护工作有以下两个工作的重点:首先是歌曲本身不能随意的篡改,保证其曲目的内容、形式、唱法的纯正,必须尊重当地的特色文化,保持曲目的原汁原味;其次是保护好歌曲的地方特色,民歌的韵味时期艺术的灵魂,民歌的韵味和歌声的唱腔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山西口音就唱不出陕北的那种韵味来,对民歌的保护有必要也有责任尽可能真实的还原民歌的韵味,近两年对于陕北民歌的保护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必须重视陕北民歌不能受到商业运作的影响。

(三)陕北基层文化教育部门的扶持

陕北民歌的传统唱法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文化的保护离不开有关文化部门的支持。因此必须开展陕北民歌相关的活动,在丰富民众娱乐文化的同时,也为陕北民歌的保护营造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保护传统唱法的继承也有着一定的优势,因为他们世世代代扎根在这里,能够保存原始的陕北民歌文化。除此之外基层文化工作者们还可以积极地调动民间艺术团的力量,从民间选拔传统唱法的歌手,然后再回归到民间去演出,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很多主唱陕北民歌的民间文化团体都是扎根在基层的,他们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例如榆林市民间艺术团、志丹县民间艺术团等,不仅仅坚持原始的传统唱法还经常下乡表演,贴近群众,对于民歌以及其独特的唱法的保护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四)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教育在民歌唱法的保护和继承中体现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校音乐专业对民族声乐的教育可以从理论上完成对民歌的深入研究,让原生态的民族音乐知识得以系统化和科学化,不仅仅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通过学校途径加强对原生态民族唱法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方式:(1)教材的编写。要想实现这种原生态民族唱法的保护和传承,必须得到相关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的重视,调动研究民乐的专家、学者等从基层发掘原汁原味的民族唱法,通过当面接受他们的指导,也可以通过录像、录音等手段对这些原始的唱法进行搜集和整理,特别是对于很多年龄较高的老艺人身上去发掘他们原生态的演唱方式和特点。当然了在注重范围和数量的同时,也注重精品化的道路,注重搜集精品化的特色唱腔和曲目。然后对其艺术审美特征以及文化价值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分析,并结合曲目的简介、演唱技巧等完成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将教材付诸于实际的教学过程,给陕北民歌的唱法提供一套完整的理论和系统;(2)注重师资力量的建设,借助学校教育来保护这种原生态的唱法必须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任何教学的战略和方针都是通过教师来开展的,因此必须重视教师对原生态演唱技巧以及艺术特征的理解,不仅仅具备过硬的理论技术基础,更加重视起艺术修养。想要将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的唱法发扬和继承下去,我们也可以让学校很多声乐教师跟随当地著名的老艺人进行学习,学习原生态的民歌唱法;(3)授课对象和方式,授课的过程一定要因材施教,挑选一些嗓音条件较好的学生进行教育。授课方式要按照教材来进行规划,授课过程一定要注重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并开设基础的文化课程让学生了解陕北民族文化的内涵,采取主修课、辅修课等灵活的形式完成授课,并积极的组织学生深入民间,了解原始的民歌的唱法。

四、 结语

陕北民歌的演唱技法有着多样化的演唱技巧和独特的音调旋律,以及浓郁的地方特色,要想实现对陕北民歌原生态唱法的传承和保护,不仅需要了解其基本的演唱技巧、音调运用,更加需要了解陕北的文化,我们总结和归纳了原生态唱法的特点,并提出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希望能够对原生态唱法的保护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基金项目:

本文为陕西省社科界2015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原生态”民歌唱法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研究》,立项号:2015Z086。

参考文献:

[1]方顺利.从音乐教育视角看《民歌·中国》栏目对原生态民歌传承与传播的作用[D].开封:河南大学,2008年.

[2]刘海霞.现代传媒对原生态民歌传承与保护的两面性[J].作家,2011,(20).

[3]卫素霞.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05).

[4]蒋文娟.论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J].黄河之声,2011,(04).

[5]齐晓芳,吴素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J].广播歌选,2008,(05).

[6]胡恩.浅谈民间团体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以柏杨龙船调民间艺术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5,(01).

[7]曾雪飞.从音乐传播的视角思考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03).

猜你喜欢

陕北民歌原生态
作文呼唤“原生态”
原生态静宁苹果
陕北民歌产业化开发对策探讨
浅析陕北民歌《赶牲灵》的艺术特色
陕北民歌语用视角研究
试评垄耘所著之《说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兰花花》作品分析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