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游戏与幼儿能力的发展

2015-08-13李翡翠

艺术评鉴 2015年15期
关键词:音乐游戏幼儿能力

李翡翠

摘要:音乐游戏是借用游戏的形式以发展幼儿音乐能力的一种活动。本文主要通过对音乐游戏特点及幼儿年龄特点的分析,探讨音乐游戏对发展幼儿的感受力、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动作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方面能力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音乐游戏   幼儿   能力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幼儿音乐教育应该从幼儿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音乐,寓学习于游戏玩耍之中。《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伴随着幼儿发展,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游戏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一、音乐游戏的特点

音乐是打开心灵的窗户,音乐可以把人带入美好的境界,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让人们感受真、善、美,给人们带来快乐。从音乐游戏的本质属性来看,有以下特点:

(一)音乐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

音乐游戏能给幼儿愉悦的情绪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音乐游戏适应幼儿的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幼儿在游戏中由于能够积极活动,从而感到了极大的快乐;二是在音乐游戏中,幼儿能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实现愿望,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三是音乐游戏中没有强制的目标,没有压力,因而幼儿感到轻松、愉快。

(二)音乐游戏是重过程、轻结果的行为

音乐游戏没有强烈的完成任务的需要,没有外部的控制。因此音乐游戏行为的目标可以根据游戏者的意愿而发生变化,其行为是自发的,但并不需要幼儿在游戏中明确和追求完成这一目的。

至于幼儿为什么要游戏,正如哲学家马丁·海德格认为:“幼儿游戏就因为他们喜欢游戏,游戏没有‘为什么。”因此,幼儿的兴趣在于游戏的过程,游戏之外的任何结果都不重要。

(三)音乐游戏是不真实的,富有想象力的行为

音乐游戏和工具性行为不同,它是一种虚拟的、假装的行为。例如在音乐游戏中幼儿用椅子当“马”骑,而不再作为其工具性行为——坐椅子。通过对现实物体、材料的借用,把他们假象没、代替成游戏所需要的物品,来模拟音乐歌曲中的内容或形象。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将生活中的表象,组合成新的表象运用到音乐游戏当中去。

(四)音乐游戏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的行为,具有主动性

幼儿之所以喜欢音乐游戏,就是因为出于自发、自愿的需要,因为音乐游戏确确实实给他们带来了欢乐。他们在游戏中自由选择玩伴、玩法,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动作、方式去表达音乐。幼儿的现实世界是属于成人的,他们由于不成熟而表现出来的叛逆、幼稚的行为,只有在属于他们的游戏世界里才能被接受,所以,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将平时难以实现的愿望表达出来,使自己成为游戏的主人。例如,在玩音乐游戏《木头人》中,到最后的“不许说话,不许动”时,很多幼儿都趴在地上,摆出各种各样的夸张的姿势,实际上就是在弥补内在的需要,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夸张的动作都是不被成人提倡的。因此,幼儿在游戏中总是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

二、音乐游戏与幼儿能力的发展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并有一定的规则,对幼儿动作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以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音乐游戏中有听、有说、有唱、有动作等几方面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向幼儿进行教育,培养了幼儿的感受力、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表现力、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了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一)音乐游戏能增强幼儿的感受力

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情绪愉快。同时音乐游戏重过程、轻结果的特点,决定了音乐游戏将更多的关注于幼儿的情感体验与内心感受。

音乐游戏活动中,要求幼儿随音乐开始而开始动作,随着音乐的结束而停止动作,按照音乐的节奏合拍的做动作,使动作协调优美、整齐一致、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在音乐游戏活动中,要求幼儿掌握音乐的基本情绪,随着情绪的发展变化来做动作,音乐情绪的变化总是用音乐的表情手段来表达的。如,通过速度、力度、音区等变化,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以此来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感受力。

音乐游戏内容情节的变化总是通过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反映出来,要求幼儿随着乐曲结构的变化而变换动作,培养幼儿通过听觉感知音乐的发展变化和终止结束。如《喂小鸟》是三段式结构形式,第一乐段描写小鸟的自由飞翔,小朋友随着三拍子的音乐做轻盈优美的鸟飞动作;第二段用两拍子轻快短促的跳音表现小朋友撒米和小鸟吃米的愉快心情;第三段又再现变化第一乐段,结尾处稍稍渐慢、渐弱到结束,表现小鸟飞远了、飞走了。从乐段与乐段对比鲜明的音乐形象中,使幼儿感知音乐中内容情节的变化,从而增强音乐的感受力。

(二)音乐游戏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在音乐游戏中最能显示出幼儿的性格特点,意志品质和爱憎情感的倾向性。《老鹰抓小鸡》的音乐游戏情节中,母鸡妈妈和它的一群可爱的小鸡在外觅食,遭到天上老鹰的攻击,母子妈妈和它的孩子们团结起来,不怕恶势力,勇敢地和凶残的老鹰做斗争,从这个游戏场景中和音乐的旋律、节奏中,幼儿们感受到母子之间的紧密联系,母爱的伟大的力量,同时也让幼儿中从音乐中学到自信,独立思考,团结一致和勇敢地和恶势力斗争的自强,勇敢的精神等,这些都对幼儿长大后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有很大帮助。

音乐游戏《蓝精灵》中,幼儿可以感受到人生百态,美的一面,丑的一面,善的一面,恶的一面,幼儿的内心会受到深深的感染。同时通过融入到音乐游戏的角色中,幼儿可以学会明辨是非,知道哪些行为是应该学习的,哪些行为是可耻的,因为游戏角色本身就包含行为的榜样,幼儿模仿角色的言行、态度、认知和相互之间的联系。通过融入游戏角色中,音乐旋律,节奏的变化,调节自己角色的动作、言行、认知,从而对社会的真、善、美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和认知,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在音乐游戏中,幼儿还会学会怎么合作,互相帮助,共享等等,从而更深一层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三)音乐游戏能提高幼儿的表现力

“说音乐”能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在教学中,先让幼儿根据听到的音乐展开丰富的联想,再启发他们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学会用准确的语言来描绘自己所感觉到的音乐形象。如《雨》这一音乐游戏活动,可启发幼儿联系生活中的感受来议论、想象: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能用一句话把你感受到的画面讲给大家听吗?孩子们纷纷回答:“春天的雨,像千万条银丝从天空中飘洒下来,沙沙沙、沙沙沙”、“夏天下起瓢泼大雨,哗啦啦、哗啦啦”、“秋天的雨,带着凉意,刷刷刷、刷刷刷”、“冬天的雨,是纷纷扬扬的雪花,给大地穿上了一件白衣”等等。这样透过孩子们的眼光,勾画出一年四季“雨”的不同声音和形象,充实了幼儿的感受,使孩子在下一环节的音乐游戏中感情充沛,更加投入,更大胆地去表现。

“画音乐”能提高幼儿的表现力。“所谓“画音乐”就是启发幼儿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想象和记忆,通过绘画表现在具体的画面上,使无形的音乐艺术形象表达为有形的绘画艺术。如音乐游戏活动《春天到》,教师注意启发幼儿理解歌曲优美的情感,并要求他们通过想象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且在示范时注意思想感情的表达,从而激起了幼儿学习的愿望。由于幼儿之前已掌握了青蛙和蜜蜂的画法,在画画上不但表达了歌词内容的情节,而且在歌曲的启发下,还表达了歌词内容外的情节。如有的幼儿在介绍自己的图画时说:“美丽的春天到了,桃花、杏花都开了,小蜜蜂都来采蜜了,我画了许多小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这座小房子就是它们的家。通过“画音乐”,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力、表现力都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音乐游戏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活动,常常带有童话色彩,有角色、有故事、有剧情,它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陶冶幼儿,满足幼儿好动、好玩的身心发展需要。可见,音乐游戏是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一座桥梁。

春天主要的特征是百花盛开,但这些花朵开放的过程在生活中很难看到,只有在千分之一的慢镜头中才会观察到:有的花朵的小花瓣是一片片开放的,而有的花朵的大花瓣是一起开放。如音乐游戏《春天花会开》,先让幼儿听音乐观看花开的影片感受音乐的性质,并运用音乐的元素在游戏中帮助幼儿理解生活中一些不常见的自然现象,再引导幼儿用手、头发甩开、眼睛瞪、裙子张开等身体动态来表现花开的方式,创编花朵开放的姿态动作,以此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若当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能够完整的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并能符合音乐的特点做动作,就能有效的促进思维活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一些有情节、有角色、有形象化动作的音乐游戏也启发幼儿去积极的思考角色之间的关系、角色的性格和动作特点,从而使他们在丰富而生动的想象之中做形象化动作。如游戏《动物狂欢节》,教师用形象生动的音乐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在美妙奇幻的森林里,动物们正在举行盛大的狂欢节,动物们的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就出现了……孩子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想象,并表演着母鸡和公鸡、野驴、乌龟、袋鼠、大象等动物形象,它们有的在唱歌、有的在奏乐、有的在跳舞、有的在饮酒。一幅动物狂欢的画卷就这样被孩子们创造出来了。

音乐游戏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游戏形式,只要我们为幼儿选择合适的音乐,提供足够的幼儿的游戏材料和宽松的环境,让幼儿情不自禁地投入到音乐游戏角色中,在音乐的熏陶下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和创造。

(五)音乐游戏有利于孩子快速发展动作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音乐游戏中,幼儿在走、跑、跳、钻、爬等动作中发展了大肌肉,从而促进幼儿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

如音乐游戏《丢手绢》,丢手绢的小朋友和被丢手绢的小朋友听唱着歌谣,一个要悄悄丢手绢,另一个要迅速觉察自己身后有手绢,并快速站起来,去追逐丢手绢的人。在走和跑,追和赶,悄悄丢和发现丢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又如音乐游戏《小鱼游》,幼儿观察鱼的外部形象和运动的状态后,随音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现:身体微蹲,双手合十,扭动身体和手指,头向前倾做鱼儿游的动作、钻水草的动作、嘻戏动作;身体蜷缩或站立不动或展开双臂装扮成水草、珊瑚、石头来躲避危险。那时那刻,活动室的每个角落都呈现着千姿百态的小鱼的影子。这样通过提高大肌肉的运动机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基本动作的发展,同时锻炼了幼儿应变能力,增强身体灵活性。

音乐游戏《五指歌》,满足孩子的兴趣需要,将唱儿歌、做儿歌结合起来;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将手指拟人化;照顾孩子的经验,将游戏生活化。让幼儿在音乐的熏陶中很好地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如:

《五指歌》

大拇指是爸爸

爸爸开汽车,嘟嘟嘟

食指是妈妈

妈妈洗衣服,搓搓搓

中指是哥哥

哥哥拍皮球,呯呯呯

无名指是姐姐

姐姐在跳舞,啦啦啦

小指头是我

我上幼儿园,哈哈哈

总体来说,在音乐游戏中,幼儿的各项能力都将得到发展,在愉快而自由的游戏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情感的享受和体验,进一步促进了幼儿对音乐活动的稳定兴趣及积极、主动个性的形成,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音乐艺术的美的同时还能使孩子在集体活动和配合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及分享,从而达到促进幼儿情感发展的目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嘉评,卢青生.少儿歌舞游戏新篇[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美]H·加登纳.艺术与人的发展[M].兰金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3]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邱学青.学前幼儿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6]王懿颖.学前幼儿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黄瑾.学前幼儿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姚思源,李婉茵.创造性音乐教学新探[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音乐游戏幼儿能力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研究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游戏作用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