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作光的舞蹈艺术特色及创作思想

2015-08-13傅梦巧

艺术评鉴 2015年15期
关键词:舞蹈艺术

傅梦巧

摘要:贾作光是我国现代民族民间舞蹈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是一位国内著名的舞蹈家和教育家。他的舞蹈曾经影响了几代人,他的名字俨然成为了新中国民族舞蹈的一个代名词。本文通过对贾作光舞蹈艺术特色的赏析、创作的思想两个方面,发现蒙古族舞蹈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在继承旧传统和发扬新文化的一个有限的空间里,表现出无限的活力。

关键词:舞蹈艺术  舞蹈特色  创作思想

贾作光出生于辽宁沈阳,1938年考入伪满洲映画株式会社。是中国著名的编导艺术家、表演艺术家,北京舞蹈学院的创始人,一直享有“东方舞神”的美誉。现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会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等艺术界的要职。

一、艺术特色之—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一)民族色彩

贾作光先生身为蒙古族舞蹈的创始人,一直被视为和蒙古族歌王哈扎布和马头琴大师色拉西同样的艺术大师。著名的蒙古族舞蹈艺术家斯琴塔日哈先生曾这样赞颂贾作光:“他是第一个用舞蹈艺术塑造了牧民的完美艺术形象”、“他是第一个将蒙古族传统的民间舞蹈加以强化,提升为舞台艺术的人”。贾作光的舞蹈已经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标志,他的舞蹈忠实于民族的审美理念,具有很强的鲜明、创新的自觉和时代的印记。贾作光先生于1947年创作了独舞《牧马舞》,该舞蹈主要为观众展现游牧民族的生活特性,通过生动描述牧马人的生活,为观众探寻牧马人的生活状态。通过舞蹈表现的张力,向观众展示了蒙古族人民坚韧不拔的强悍形象,充斥着非常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色彩。

(二)艺术来自生活

《牧马舞》以游牧民族的生活背景为参考对象,淋漓尽致的展现了牧马人民的粗狂、彪悍及其豪放,并给观众带来一种视觉冲击。尤其在表演上重视牧马人神态、形态的张扬与彰显。贾作光先生说过:“艺术的完美表现,必须做到形神兼备方可”,才能更好的体现出主题思想。只有将人物内心最深切的情感作为立足点,才可以更好的表现蒙古族人民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标准。贾作光宪政这样评价《牧马舞》:“对牧民生活了解的不够透彻,就谈不上对牧马人的深刻剖析。所以我必须深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以日常的生活习惯研究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对马特殊的情感。该舞蹈不仅仅是表现蒙古族人民的形象和性格,更多的是要将浪漫主义精神注入到牧马人的生活中,加上艺术的渲染,舞蹈的表演,才能将最好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三)形神兼备的舞蹈形态

《雁舞》首演在1949年,是作者亲自编排和表演的一部蒙古舞蹈作品。此舞蹈采用借物拟人、借物抒情的手法,通过流畅的语言及形象的动作展现了雁神态,让人眼前一亮。贾作光先生的作品非常擅长借物抒情,以此达到托物言志的效果。在1950年到1980年之间,他所创作的《牧马舞》《彩虹》《万马奔腾》《蓝天的诗》等等,都有生动的反映。《雁舞》创造性的塑造了大雁在草原人心中的美好形象。贾作光创造该舞蹈开始时,采用背对观众,采用交叉步伐移动双脚,如同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雁,突出表现了北归的欣喜之情。忽而疾驰、忽而俯视地面、忽而盘旋、忽而凝神注视……形态举止之间,都把大雁的神态表露无疑。

对《雁舞》的创作,贾作光先生道:“这部舞蹈作品并不是直接抒发动物本体,而是借助动物的形态表现人的思想感情。运用移情和比兴的手法,选择人类的灵魂,塑造大雁的形象,将仿造进一步真实化,通过流畅的线条演绎,向观众展示艺术形象。通过以物拟人的手法,表现纯蒙古人民激进奋勇的面貌。

(四)鲜明的时代特征

《蒙古舞》是由乌云先生和斯琴塔日哈先生所表演的,同时也是贾作光先生所有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一部。不仅表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还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征。《蒙古舞》是一部女子双人舞,这部作品没有像贾作光先生其他作品一样名声远播,但在早期的蒙古舞蹈时代,有着不可言语的意义。这个时期,蒙古族舞蹈的风格和特点在艺术上没有得到体现,可以说是一直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路线。作为那个时期的《蒙古舞》,只是一部平常的舞蹈,体现不出民族意识的自觉性。但是,时间到了今天,蒙古舞蹈一枝独秀,享誉全球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部作品就是几代艺术家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二、创作思想之—强烈的文化自觉性和创新意识

(一)舞蹈中的创新

《鄂尔多斯舞》首演于1955年,由贾作光先生和斯琴塔日哈联袂领舞的蒙古族舞蹈,也是我国第一部登上世界舞台的舞蹈。在舞蹈的取材中,贾作光先生选择了寺庙中喇嘛跳鬼中的“鹿舞、撒黄金”等舞蹈元素。使得“软硬动肩”和“手腕互挽”等标志性的动作贯穿始终。其中还创作了很多新的动作,比如“单腿板腰”、“甩手下腰”等相关的高难度动作。极大的加强了舞蹈感染力。不仅展示出鄂尔多斯蒙古族男人的豪放、彪悍,也成为了这个舞蹈永恒的艺术形象。在女性舞蹈中,欢快、轻盈的节拍展现了女子的热情。贾作光从草原生活中,创造出了新的骑马、挤奶等具有民俗特色的动作,加上艺术的渲染,整支舞蹈就变得浓郁和鲜明。女子群舞和男子群舞相互穿插、对舞,通过肢体的交流融为一体,在音乐的烘托下,呈现出起承转合的结构变化。

(二)简洁、典型、浪漫色彩

“她们身着不同色彩的服饰,象征七色彩虹,充满了梦幻和动感的浪漫色彩。这是创作于1979年的《彩虹》。《彩虹》在动作语言的表达上相当流畅和简洁,同时采用了鄂温克民歌上的音乐,朗朗上口。正是由于此特征,使得《彩虹》刚面世,就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并受到群众的喜爱,获得较高的评价。在国庆30周年的时候参加演出,荣获一等奖。这部作品把大自然的元素和舞蹈的元素凝结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浪漫的动作符号。在舞蹈的创作中,创作者将自己置身在草原中,自由闲适的呼吸每一口清新的空气,沐浴在充满幻想和色彩斑斓的彩虹之中。

(三)情绪舞蹈

《喜悦》是一部情绪感非常强的舞蹈,它的主题思想就是单纯、简洁。抒发的是文革之后,人们的喜悦心情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幻想。舞蹈在一开始的时候,利用奔放的音乐,将观众带入一个激情澎湃的高潮点。让人感觉压抑很久的心门突然被打开,然后不愉快的心情一泻而出,瞬间将心情释放出来。同时随着音乐的深入,一种新的空气沁入内心,令人振奋不已。这部作品的表达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开始→高潮→结尾”,进而突出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

贾作光先生在创作所有舞蹈时,较重视“形神兼备、情舞交融”,往往用一个“情”字来展现每一个舞蹈动作,使得舞蹈灵魂得到无限的夸张,达到一种“人舞合一”的境界。为此贾作光先生用尽毕生的经验,将这样的舞蹈美学浓缩成为十个字:“准、稳、敏、轻、健、柔、洁、美、韵、情”。这十个字不仅仅体现出对舞蹈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舞蹈艺术以很高的理论进行概括。

三、结语

准确的说,贾作光创作艺术的黄金期是从蒙古舞蹈开始的。因此,对于蒙古舞蹈的创作和表现是最多的。在蒙古生活的20多年,使他熟悉了蒙古生活的习俗,学会了他们的语言,有着一段我们不知道的传奇经历。从贾作光创作的作品来看,大量的佳作离不开蒙古的热土,离不开草原的文化。他的舞蹈寓意深远,具有很鲜明的时代印记和个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1]李颖.贾作光舞蹈教育思想三题[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04).

[2]张巍.贾作光“为人民而舞”的艺术之路[J].艺术评论,2012,(02).

[3]高绿茵.试论舞蹈艺术的美、审美及其美育功能[J].大众文艺,2009,(01).

猜你喜欢

舞蹈艺术
舞蹈艺术中形式美的思考
《羚羊的外套》的主题思想与艺术表现
探析舞蹈评论的意义与审美价值
论明朝时代舞蹈艺术特点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舞蹈艺术与身体的审美关系刍议
数字时代的舞蹈艺术
舞蹈服饰的包装的重要性
浅析白俄罗斯舞蹈艺术与花边艺术的交融贯通
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对体育事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