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境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2015-08-10连媛媛
连媛媛
摘 要:物理是一门反映世间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价值观的一个窗口,是教育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物理现象、思维和感知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从情境教学的模式出发,论述了其对教学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情境教学;物理课堂;实验;兴趣
在我国教育体制中,教学模式的改革已深入人心,情境教学的理念也被教师和学生所认可和接受。鉴于物理这门学科的难理解、抽象等特点,接纳情境教学这一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可行举措。
一、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感知性
所谓眼见为实,感性认识是第一步,教师利用课堂演示实验进行操作,视觉感观是最直接的,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对实验中的物理现象,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步步深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对物理现象和物理学知识有所探究。比如,在教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的《光的直线传播》一节中,教师用手影游戏,将光直接打在飞鸟手形上,墙上显示出飞鸟的手形,教师随即提问:手后面为什么会有影子?学生根据看到的现象,可能会得出:手挡住了光,光照不到手后面而产生影子。教师趁机引导:由此可知,光在传播时能否拐弯?你可以做出什么猜想?学生回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个种猜想是否正确呢?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后面的实验进行验证。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使情境更加贴切
由于有些物理现象是不便在课堂上显示的,只有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图片、视频、影像反映的信息在课堂中加以演示运用,学生在这些模拟图像中,真切地感觉到身边所发生的现象实际蕴含了相关的物理知识,引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仍以《光的直线传播》为例,在学生得出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线后,教师紧接着播放树林间的光柱、下雨天车灯的光束、夜色中闪烁的激光束等照片,提出问题:光传播的路径是直线还是曲线?这样的提问,调动了课堂的气氛,学生各执一词,兴奋点达到高潮,经过讨论,归纳出这些物理现象涵盖的知识点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为了将学生的学习更上一层台阶,教师又放出一个片段:光穿过糖水的视频,显示光变弯了,又给学生带来新的思考:既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里为什么不是直线了呢?光的直线传播需要什么条件才能成立呢?经过教师的逐步引导,使学生明白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在均匀的介质中”。
三、理论结合实践,从实践中的现象总结出理论
理论来源于实践,因此,要让学生对生活现象仔细观察,认真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通过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将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更增添了学生的感观、视觉效果,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比如,在教学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一节中,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惯性现象的实例,诸如:坐汽车或火车时,在车辆启动或停止的瞬间,人们的身体会出现前伏、后仰的动作;在田径比赛的赛场上,最后冲刺的一刹那,脚步是不能一下子刹住的。教师通过学生列出的素材提问:这些现象涉及什么物理知识?再指引学生应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建立有效的知识框架,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循环认识主线,符合学生的思维路线,课堂的活跃性也会大大提高,主动性和探究性随之增强。
四、加强师生情感,促进师生和谐关系,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情感是一个信息载体,它对学生脑神经的激活有着强有力的作用。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对物理课堂有期待,教师享受于教,学生乐于学,课堂上与教师共思维,课堂的学习氛围在无形中增强,学生更容易接受对应的知识点。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创设有趣的物理情境,提供直接的感性材料进行播放,有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物理概念及规律。比如,在播放声的相关视频时,教师引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眼镜能清洗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的?学生通过有兴趣地观察超声波对眼镜的清洗过程,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出“利用声能传递能量”的结论,将这一理论在大脑中生成烙印。
五、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初中物理的学习是物理学的基础,是一种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思维定式也是通过情感教学模式加以巩固,使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不至于束手无策,做习题时不像在荒原上开汽车,又迷路,又绕弯路。因此,要让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培养想象力和对事物研究的兴趣,追求事物的本质,尤其是大胆地进行科学实验,勇于挑战、勇于实践的精神,使学生的成长过程受益匪浅。
情境教学模式的开展,对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起了积极的作用,将学生的参与活动积极性调动起来,激活了学生的内在潜能,体验物理学习取之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为后续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兰廷.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原则及方式[J].考试周刊,2013(42).
[2]杜爱慧.物理教学中情境的分类与运用策略探讨[J].中学物理,2013(01).
[3]王怀琴.创设物理情境 构建有效课堂[J].文理导航:中旬,2011(06).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