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初高中语法教学的差异及语法知识的衔接

2015-08-10王慧

新课程·中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语法知识初高中语法教学

王慧

摘 要:语法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正日渐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简要分析了当前语法教学现状及语法知识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加强语法教学的建议,希望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语法知识;语法教学;初高中

新的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关于语法知识的问题引起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学生升入高中后语法知识的缺乏和高中语文教学对语法知识不可规避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本文就初高中语法知识衔接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引起教育部门及广大教师对今后语文教学连贯性的重视。

一、初高中语法教学现状

1.课程标准中对于语法教学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实施建议中对于语法知识有如下叙述:“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本标准通过所附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对相关内容略加展开,大致规定教学中点拨的范围和难度;这一部分提到有关的名称,则便于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和问题时说。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从课程标准的要求看,意在避免系统的知识记忆和讲解,而是将语法教学建立在学生接触语言现象和积累语言经验的基础之上,并不是忽视语法,甚至摒弃语法。笔者认为,建立在大量语言经验基础上的语法学习不易成系统,如能在语言现象和经验的基础上由教师带领稍加归纳,不必过深,才能对语法规则有更加理性的认识,语言的传承也是传承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对事物的认识大多情况下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上升到理性认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有如下叙述:“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这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主张具有传承性和一致性,都是主张在运用中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如果初中三年的语言基础扎实,那么高中阶段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不成问题。

2.初中语法教学现状

在语文教材中,语法知识从七年级下册开始放在每册书最后的附录中,且课程标准中要求“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于是更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忘记了总结归纳语法现象,即使学生作文中的某个句子读起来不通顺,教师说到句子成分的时候学生还没弄明白词性,往往事倍功半。我所从教的地区(呼伦贝尔市)中考直接涉及语法的有一道选择题和两道古文阅读,其中选择题难度不大,学生大多凭语感做出来,两道古文阅读一道是课内古文,死记硬背就可以,另一个是极为简单的古文,况且还有注释,翻译的时候不涉及古汉语当中的特殊句式,所以在应试规则上也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

3.高中语法教学现状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的设置,对比以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设置,高中阶段主要是运用语法知识而非讲解语法知识的阶段。其中应用最多的地方是古文讲解和写作,高中阶段古文的讲解和初中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要直面高考,所以古文中的字词句避免不了要拿出来单个分析,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如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被动句等必须建立在对现代汉语句式十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否则很难学习,作文中个别语句的纠正也需要正确的语法知识,高考中的病句题、古文翻译题、扩展和压缩语段等都能够不同程度地运用语法知识,所以高中阶段和语法相关的知识都是直接应用而非讲解。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学生刚上高中,讲到古文时教师会发现,说到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时学生很茫然,甚至分不清名词和形容词,更不要说虚词了。过段时间后,经过英语教师的系统讲解,语文教师恍然大悟,原来是借了英语老师的“光”。

二、语法知识的重要性

语法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具体体现,同时,语法是语言的规则,是几千年来人们使用语言形成的习惯,这也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正确传承语言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理所应当的责任。

1.语法知识与修改病句

当前,中考和高考都有一道试题是修改病句,或为选择,或为文字,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一方面,只有熟悉语法知识才能熟练地根据掌握的知识做出试题,现在初中的语法试题较为简单,初中生仅凭语感做题,准确率当然没有保证。另一方面,修改病句并不仅仅应用于考试,也是我们正确使用语言的准则。如,小时候,爸爸经常陪我一起玩。经常会有人说道:爸爸小时候经常陪我一起玩。语序颠倒,意思完全不一样。

2.语法知识与古文教学

古文教学一方面是对于古代经典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通过注释及工具书自己阅读古文的能力。古代汉语中特有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现象必须建立在对现代汉语词性和句式熟知的基础之上才能熟练掌握古汉语知识。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忌不自信”一句,根据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的规定,应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不能译成“邹忌不自信”。这一点在高考中实用性极为明显,古文翻译题占10分,且全部为课外古文,学生答题全凭日常的知识积累。

3.语法知识与写作教学

要想写一篇好的作文,文从字顺是基本要求,有文采才是得高分的关键。当然,高分作文首先要立意新颖、见解独到,但是优美的语言必不可少。想要有优美的语言,就必须懂得运用语言的技巧。下面是学生作文的实例:在我的家乡,每年五月份,漫山遍野的紫色的杜鹃花开了(原文)。修改后:在我的家乡,粉色和紫色是五月的代言,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怒放,虽然单调,但是壮观。从修辞和增加修饰成分的角度入手,语言的表现力自然增强。

三、如何让语法知识有效衔接

1.教材的衔接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以教材为主,教材的设置首先应该考虑到各学段的衔接,尤其是初高中的衔接,因为小学和初中现在是一套课程标准,而高中是另一套课程标准。初高中教材目前都以选文为主,每篇选文后根据课文内容设置课后习题,初中的语法知识从七年级下学期开始附在每个单元后面,没有将语法知识融入课文的编排中,如要学习,则需要教师自己安排和总结,很多教师嫌费时费力,干脆放弃讲解。高中教材则没有为语法知识另外开辟园地,所以目前的状况是语法的编排出现在初中,而应用则出现在高中,笔者建议今后教材的编排首先应该考虑将语法知识怎样与选文相融合,并出现在教材合适的位置。其次,应该注重初高中教材之间的过渡,在教材设置上注重语法知识的衔接,将语法甚至修辞知识在高中之前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第三,目前初中教师对语法的不重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考试不直接考,而间接的语法问题又不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如能从考试应用的角度加以强化,会引起广大初中教师的重视。

2.教师的衔接

除教材的设置外,初高中语文教师的交流也尤为重要。以我所从教的地区为例,以前初高中教师缺少学科间交流,处于彼此封闭的教学状态,自去年建立各学科委员会后,这一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各学段语文教师每当本地区或者市里有重大教学活动,则尽量派更多的语文教师观摩和交流,众多教师在一起探讨教法,让彼此更明白需要什么和改变什么。另外,支教政策的实行也为各学段教师提供了解彼此的机会,如,高中教师去初中支教,了解了初中的教学教法和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语法教学状况,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制订高一学生的教学措施。

3.教法的衔接

俗话说“教无定法”“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施教对象就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学生的接受心理是需要过渡的,尤其是初中到高中的过渡,高一、高二到高三的过渡。目前大多数教师都能认识到“少教多学”的重要性,笔者在这里强调的是千万别矫枉过正,初中语法知识的放手将会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后遗症,高一、高二的自由式课堂,高三以做题、讲题为主的训练式课堂转变后,学生会觉得枯燥的讲题、枯燥的语法规律归类给自己带来困扰,这当然也是语法知识基础不牢固的原因,所以语文教师应针对语文知识的不同而讲法有所改变,如像语法一样规律性的知识,放手让学生不知所以然地说不如认识、总结、实践的方式更加有效,也更能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

语法知识对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材中有计划地设置语法知识,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语法知识,形成语法系统,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养成正确使用语言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相文,韩雪屏,王松泉.语文教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誗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语法知识初高中语法教学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学语法,驱文句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