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转喻视角下的英语人体词汇多义现象阐释

2015-08-10杨小波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转喻多义隐喻

杨小波

【摘要】本文以实例探讨了隐喻和转喻两种认知机制在人体词多义生成中的机制,并指出在词汇学习中引入认知机制的学习将就将对词汇学习大有裨益。

【关键词】隐喻 转喻 多义 人体词

一、引言

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语言中极为普遍的现象。Lyons认为“人类所有的语言都没有,也不曾有过一个词有且只有一个意义的时候”。一词多义是所有语言共有的特点,这种现象一直都是语言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和焦点。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代表的传统方法侧重于关注词语本身的内部逻辑关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视角出发,为一词多义现象提供了更科学、更系统的解释。认知语言学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建立在体验主义哲学基础上,隐喻和转喻是多义词从基本意义向相关意义延伸的主要方式。

二、隐喻和转喻

1.隐喻是由源域到目的域的基本结构或部分结构的映射过程,它的实质是以一件事或经验来理解和经历另一件事或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陌生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以Life is a journey为例,人们利用旅行和人生两者在心理认知上的相似性,把“旅行域”映射到“生活域”通过具体的概念“旅行”来理解抽象概念“人生”。

2.转喻。转喻涉及一种“接近”和“突显”的关系,是用相近或相关联的不同概念域中的一个突显的事物来代替另一事物。接近原则的心理机制是距离相近的事物容易被看作是一个单位,而突显原则认为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观察和记忆事物比较突显的方面(赵艳芳:2001)。如 We need more hands here,手是身体的一部分,用手代替人力,属于部分代替整体的转喻。

三、人体词多义的认知阐释

人类的认知总是遵循这样一些规律:以自我为中心,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由自我到非自我。人们最先认识的是自己,再将对自己身体的认识以各种方式映射到客观世界,通过隐喻或转喻把已形成的熟悉的、具体的、易理解的体系投射到陌生的、抽象的、复杂的体系,从而逐步的认识世界。Lakoff把这种认知方式定义为“我们共有的生物机能以及我们在环境中活动而得来的身体和社会经验”。

英国是四面环海的岛国,英国人在生活中接触了大量的与海洋相关的地理地貌,他们将人体结构映射到相应的地貌体系中形成了如下的词汇或短语:a tongue of land (岬),a finger of land (陆地伸入海中的狭长地带),the neck of the sea (海峡),a neck of land(地峡),an arm of the sea(海湾)等。人体词表示明显区别和突显于其他的人体部位的人体部位或器官,这些部位和器官具有各自的功能。基于这种“突显”,人体词“head,face,heart,hand,leg,foot,”等常常用来指称整个人,这就是转喻的过程。

下面以英语中人体词“head” 为例解释人体词是如何通过隐喻和转喻实现多义的“head”经由隐喻而得到的一般称呼语有head of committee,head of government,head of state,head of department,head of a delegation,head of a gang,head of the family等。另外“head”还可以用作形容词修饰名词构成称呼语,如head boy(男班长),head girl (女班长),head nurse(护士长)、head waiter(领班);head也与其他名词一起构成合成词,如headman,headmaster。但在短语head hunter(猎头)中,“head”则是以人头转喻人的整体,在习语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中也是同样的机制。

四、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词汇学习是学生学习外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词多义现象给词汇学习增加了相当的难度。传统的词汇教学没有对多义词意项间的联系做出认知解释,大多数学生只是机械记忆,这加大了学习难度。从本质上说,语言是描述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有生命的符号系统,它和我们认识自身和认识世界的认知活动紧密相连。如果在词汇教学中忽略多义词发展中的认知理据,实际上也就背离了语言的本质属性。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有意识地还原多义词义项之间的隐喻和转喻关系,系统地解释词义的变化发展以及多义词义项之间的认知联系,这不仅能让词汇学习更轻松和有趣,也能让学生更立体更深刻地了解词义,并进一步领悟更多的关于文化、关于人类思维的现象和规律。

参考文献:

[1]Lakoff,G.Woma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267.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Lyons,J.Linguistic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2000.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转喻多义隐喻
《活的隐喻》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幸福的认知解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转喻分类研究
转喻视角下汉语中人体习语的研究
基于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认知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研究
维吾尔语动词“t∫iqmap”多义范畴的语义延伸机制
一个所谓多义句式的本来面目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多车道自由流技术在多义路径识别领域的应用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